“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坑了我很多年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位高校教師講,我們都受教育多年,並不乏高學歷者。然而連同我自己算在內,都對一句話誤解甚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意思就是人不為己老天爺都難容下他。老祖宗為什麼要留給我們這樣一句話?我看大家也都一臉疑惑,是呀?為什麼?你可知,這裡的為是修為的為,一個人如果不修為自己,天地都是不允許的。是告誡我們每個人都要修正自己的行為。


聽完他的解釋打破了我多少年的觀念,原先我一直將這句話視為自私自利的話,一個利己主義者為言行開脫的理由。突然有種“翻天覆地”的感覺,原來我們以為的都是我們以為的。

我不禁問是誰在歷史的傳承中,改變了這句話的意思?於是我上網搜這句話的出處和真正的意思。

在《佛說十善業道經》(非出處)裡這句話還有上半句,而且十分經典---人生為己,天經地義。結合兩句“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來看,佛的意思是說:為自己著想雖然是件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修養自己,還一直為自己著想,那就是天地不容。佛家本是要讓人向善,並寫了很多經書指點人們學會如何修養自己。我覺得天誅地滅可能過重,對於普通人來說,不讀書看報思考一樣也活得好好,但只要是人就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你看當下有人淹沒在物質洪流中,嘴裡講著迷失、空虛,找尋不到人生的意義,心理也逐漸變得不健康,行事為上也出問題。事實上說明修為是每個人都需要的,但沒到天誅地滅的程度,看看身邊的人就知道了,大多活得好好的,真的去修為自己真的不多。


但也有人說利己是自然界所有物種存在的基礎,如果都利他早都滅絕了。我不同意這個說法,首先,利他和物種滅絕沒直接關係;再次,利他不是大公無私一點不在乎自己,不傷害他人的情況為自己謀求正當權利是可以的,當初生存條件惡劣的人類,如果沒有犧牲沒有奉獻,很難說人類能走到現在。

可要非爭論人要不要利己?這句話到底真正的意思?知乎上的很多“大神”也沒明確答案。同樣一句話,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同的價值觀決定每個人持有什麼樣的看法。我從“使用這句話的人”這一層面的說說吧。

若要表達“人要多修行”的概念,我們有更好的表述語句。為何獨獨這句話有古流傳至今?到底是話的那層意思觸動了人們內心的感情,思想的共鳴?我大膽猜測,可能是中國的大家庭思想,要求家庭成員奉獻,剋制慾望,沒有尊重人內心的自由。而這句話給那些想自由卻不得自由的內心一個精神慰藉,身不能至,心嚮往之。於是口口相傳至今。


若是這句討論“人要不要自私自利?人能不能自私自利?人該不該為自己著想?”那就容易說多了。人當然可以為自己著想,也一定是必須的。你若說我的自利以不害人為前提,那你的品德值得讚賞;若你的“自利”利己也利他,那層次又上一層,社會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才得以發展。自私自利是不是該存在不值得爭論,值得思考的是一個人該如何調和“自私自利與社會、他人的關係。”?

最後一句總結:人如果不修煉自己,上天(良心)會譴責他,人的心地也會無路可通。有人要問了,你這句還是有為己的意思。是的,若要為己是利他的前提,一個人做好自己,併為自己的價值觀去說話做事,不會輕易迷失。人迷茫很大程度是今天聽這位說一句,明天聽那位說一句,從不捍衛自己內心的想法。

一個人短短几十年,一定是變來變去,這很正常,而我們需要做的是反思與辨別,讓內心平和。上面我所做敘述都不重要,只希望各位讀完後,對你曾深信不疑的話進行一番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