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行动】“青椒”老师王铭:愿青年人摆脱冷气,像萤火般发热

他是首都师大的一名“青椒”

年轻,热血

他叫王铭



-王铭-

王铭,历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中古礼制史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北魏皇帝庙号研究、唐宋丧葬仪制与信仰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科研项目等。现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伊始,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无处可逃。纷繁芜杂的各式信息突然呈现在所有人眼前,而在此之中的各式反应,也不禁令人感叹世事百态。在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疫情,作为最普通的个体,我们看到了医护一线的

「最美逆行者」,也看到了一直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们。

近日,依然在社区进行志愿值勤服务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王铭,接受了电话专访,对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他有着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力所能及 尽己所能


2020年1月23日,武汉市公布「封城」消息,全市公共交通停运,离汉通道开始封闭。关注疫情进展的王铭老师在第一时间看到了武汉市慈善总会公开的捐款渠道,1月24日捐款5000元。2月1日,当看到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在组织捐款和捐赠医护物资到武汉一线医院时,王老师又捐款3005元。当天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发出倡议,教育工会系统组织师生捐款,王老师又捐款500元。

就此次疫情而言,王老师认为,每个人都身处其中,专业不同,自己不能像专业的医护人员「逆行」

到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对整个疫情防控有益的事情。在谈及多次的捐款行为时,王老师反复提到,捐款前没有太多考虑,虽然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而言,会面临住房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经济压力,自己也仅仅是量力而行。自工作以来,在学校、学院和其他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王老师还说到:「我只是学校众多青年教师的一员,校内许多的青年教师都和我一样,为抗击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无论是捐款还是其他方面,我肯定不是最突出的那一个,更多的青年教师的付出和努力也远超过我。」



图为王铭老师在社区张贴防疫指南


身处社区 志愿服务


王老师是浙江温州人,他原本计划在除夕之际返回家乡与亲人共度春节,因为疫情未能成行。他时刻关注着家乡的疫情状况,毕竟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二楼有很多由温州商人开设的商铺,温商的年前返乡导致家乡成为疫情爆发初期除湖北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虽然心有牵挂,但他还是决定响应国家号召,留守在北京家中,不给国家添乱。

2月2日,王老师所在的社区党支部出于当时基层疫情防控的需要,号召社区在职党员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王老师立即报名,2月3日便戴上了「首都志愿者」小红帽,上岗开始了志愿者的工作,一直到2月21日,王老师共参加了为期三周的志愿者工作,每天到岗值勤服务半天。此后当北京疫情防控逐步规范之后,按照社区的安排,王老师每周末一到两天时间参与社区值勤。

在值勤过程中,王老师深切体会到了基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不易。他提到,「每天都在岗坚守的社区工作人员、保安和下沉干部,他们还需要排班在寒冷的冬夜里值守,几乎都没有休息过,尤其是春节后北京的几场雪,更增加了社区工作的艰辛,脚上多套一双袜子仍然冻得脚底冰冷,在刮风的天气里更是难熬。自己只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配合参与社区工作,远没有那些专职工作人员付出的多。」

同时,他还深刻体会到了基层社区工作的复杂。王老师所在的社区,有许多非京籍返京居家隔离14天的住户,还有部分外籍住户。给小区里的每一栋楼张贴疫情防控通知,给进入小区的住户用测温枪测温与检查社区出入证,给进入小区的汽车检查后备箱,有时还帮忙给外籍住户翻译、传达当前政策等,这都是他的工作内容。王老师还呼吁,「在社区居住的每个住户请一定积极配合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将心比心,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对别人负责,共同做好此次疫情的防控工作。」


牢记使命 先锋模范


2003年「非典」期间,正处于积极分子考察期的王老师,当时还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当得知学院某本科年级辅导员出现缺位时,当时代理学院团委书记的他在全面负责学院本科生系统各学生工作组织的防治「非典」工作的基础上,又自荐兼任了该年级5个班的代理辅导员,承担了该年级每位同学每日体温数据短信收集、学院本科生健康状况日报表整理报送、探望隔离同学、给部分因「封校」而无法返校的同学逐一电话了解信息和后期解释返校政策等工作。就在北京「非典」被完全控制住的当年六月,王老师也被党组织发展为预备党员。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当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王老师也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响应社区的号召,参加社区志愿值勤工作。

王老师居住的社区,住户情况复杂,工作条件有限。在疫情爆发之初,整个社会还处在信息轰炸、恐慌情绪蔓延之中,这更需要党员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坚定信心,传递正能量。王老师说,「无论是党员还是非党员,有条件的话其实都应该站出来,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基层社区的工作,当然党员更应该在这个特殊时期站出来发挥作用,尽一名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胸怀国家 关心社会


疫情期间,一些「自我」的青年人被贴上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标签,对于这种现象,王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青年更加关注自我感受、更加在意个人所得上表示理解,并认为,受时代思潮和信息洪流的冲击,家庭的溺爱,出现这类声音,并不难理解。但是这次疫情中也有一大批青年人

「逆行」冲到抗疫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报酬,确实每天也都在感动着我们。他说到,「也希望当代青年,尤其是青年学子在学习、生活之余,放眼看一看这个国家,放眼看一看这个社会,在脚踩坚实的大地的基础上,抬头看一看这片星空,让自己的内心更广阔一些。」

当然他也承认,在这场席卷全国的严重疫情中,每一个个体在面临灾难时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是现实的。正如有作家所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每个人所处的境遇不同,遭受的苦难也不同,我们应该抱以理解的态度,学会感受危急时刻每个个体的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但是,王老师还是希望,青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应该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反思自己,适当地吃点亏也是好事,有的时候,吃亏是福嘛。有些事情无关乎对与错,但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青年要让自己学会思考怎样做的更好,怎样让自己的人生态度更大气一点。

最后,王老师引用鲁迅先生在《热风》里写的一句话,对青年学子提出期盼:「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