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说到人生苦难重重,你是走了哪条道?

小楼东风|少有人走的路


图书封面

人生苦难重重

这本书也是一位朋友介绍读的,感觉不错,推荐给我。在我看到开篇一句话就让我痴迷:人生苦难重重。总觉得人生应该都是基本完美的,从出生到长大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活里面的酸甜苦辣,这些内容都是在书本上学到过,但是还是第一次这么明目张胆的的提出来,这让我产生了一种不可言说的获得真理般的快感。

接受了这个伟大的真理,就再也不会为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不再哭哭啼啼,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总感叹自己运气不好。

人生就是一个闯关游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关后的短暂空隙,可以享受片刻的宁静。就像小时候父亲耕完一垄地,坐在地头上抽根烟。然后,下一关,一直到死。

人生这么苦,如何才能勇敢面对呢?

两个字:自律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律呢?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1.推迟满足感 2.承担责任 3.尊重事实 4.保持平衡

这四点看上去都非常简单,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因为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是动物和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做不到这四点的,多多少少都是存在心理缺陷的人。也就是说,99%的人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你是不是经常刷手机到深夜?

你是不是总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动手写PPT?

你是不是减肥三年还胖了两斤?

没事,别怕,我有病,我骄傲。但最好别传染给孩子。

推迟满足感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痛苦并感受痛

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最大的快乐。作者说,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其实这个道理我们父辈都

教过我们,那就是:先苦后甜。

承担责任

不能及时解决人生的难题,它们会像山一样横在我们面前。

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这是我的问题,还是让我来解决。”

责任感出现问题,会产生两种心理疾病:一种是神经官能症,一种是人格失调症。

这两种病症表现恰好相反: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加强责任,人格失调患者不愿承担责任。当与外界发

生冲突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患者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口头禅是:“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不应该”。

人格失调症患者的口头禅是:“我不能”,“我不可能”,“我做不到”。

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意味着如实看待现实,杜绝虚假。

对现实了解的越少,思维就越混乱。了解事实越多,处理问题就越得心应手。这就像做市调,市调做得越细,定位就定得越准。

在这里,作者引入了“人生地图”的概念。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靠的是自己用亲身体验绘制出的人生地图。我们手持自绘的人生地图,走完人生旅程。所以,地图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需要不停地修订。

可是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地图的修订。20岁就死了,80岁才埋,一辈子活在狭隘和偏激中。

大多数人也好不到哪儿去,人过中年就自认为人生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毫无瑕疵,对新事物失去了兴趣。

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不许顶嘴,我是你爸(妈),在家里我说了算。”

我们不要做这样的人:“我是老大,我说了算,你不服就卷铺盖走人。”

。。。

保持平衡

自律,很艰苦,又需要持久战。所以呢,也别把自己逼得太死,要确定弹性的约束机制,适当灵活对待。

推迟满足感,也别忘了适时奖励自己。

承担责任,也别大包大揽。

尊重事实,必要时也可以有所保留。

还是要尽可能过好眼下的生活,要为自己创造多一点的快乐,不要做苦行僧。

写在尾后

做到了以上四点,我们就可以放弃过去的我,获得新生。

“人生是一场冒险。我们一生要经历千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自我成长——走出童年朦胧混沌的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

成长,像死亡一样痛苦。也如同死亡的本质一样,旧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诞生。接受它,直面它。然后,我们就可以活到更高的层级。

活得像一个正常人,活出爱。

爱——自律的源动力

作者给爱下的定义,是我此生见过最棒的:

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的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从这个定义来看,大多数的中国人谈恋爱的时候,都是不爱对方的。哪怕是痴情到坠入情网,也不是爱,而仅仅是一种幻觉。

你觉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