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称之由来

我国历来号称“中华”,特别是近代以来,外国列强也好叫我们为“中华帝国”。清朝灭亡后,成立“中华民国”,“中华”二字正式写入国家名称中。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定神圣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中华”二字自此响彻全世界,它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代称,显得神圣而伟大,得到了旅居世界各地“华人”的认同。华侨在海外见到“中华”二字,倍感亲切和温暖,“中华”,含义深远,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探源“中华”一词,最早出现于优秀史学著作《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原句是“若使游步于中华”,这就是“中华”一词的最早出处。

“中华”一词来源于“中花”,“华”与“花”在古代是同音同意。据传,在陕西宝鸡的天台山有一座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出日落之时,山顶上就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于云海之中,壮观非常。人们称赞其景为“三昧生奇花”,又称“云中花”,“中华”即由此而来,传流至今,全球华夏儿女都认同这个伟大的称号。

“中华”一词源远流长。原始社会后期,华夏大地有一个著名的部落领导人,他的名子被称为神农氏,他在天台山上居住,经常聚众练武,日久天长,因功夫到家,他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为了使自己的武艺更出众,他就邀请天下部落首领来天台山比武论艺,以便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各首领受邀,共来了200多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神农氏还请了天帝前来仲裁优劣。经过几天比试,神农氏出类拔萃,武艺超群,天帝非常欣慰,盛赞神农氏是天下无敌手的英雄首领。鉴于当时天下大乱,群龙无首,互相攻伐,人民不能安居乐业,天帝心中盘算让神农氏为天子,当人间帝王,确保天下安宁。天帝虽是这么想,又怕众部落首领不服,于是,天帝发下御旨,宣告“谁能一夜之间建造一座登天梯,还能让天台山中长出石莲花,我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大事!”天帝慧眼识人,知道只有神农氏敢担此任。神农氏不负天帝之望,接御旨后,就立即率部落行动起来。他分部落为两支部队,分别完成登天梯和石莲花的重任。他公布了奖励制度,调动了每个部落成员的积极性,众人各显其能,分别行动起来。其它各部落见任务艰巨,难以完成,就按兵不动,美美地休息了一晚上。神农氏所率部落,苦战一晚,感动了天神。在天神的帮助下,在太阳将要露出笑脸的时刻,完成了天帝布置的任务。一轮红日升起,天帝在天台山上看到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紧接蓝天,三峰之间捧出了一朵巨大的石莲花正在徐徐开放,光辉灿烂,无与伦比。天帝非常佩服神农氏的领导能力,当即封神农氏为“赤帝”,建都在我国南方湖南,南方炎热,“炎”和“赤”同意,根据此意,日久天长,人们习惯称神农氏为炎帝,按古代“五行”的说法,南方属火,神农氏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炎帝了!

天帝没有看走眼,炎帝神农氏真是一名贤明又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施行仁政,为民造福。他发展农业生产,以农为天下根本,让人类播种五谷,使人们摆脱了肉食的习惯。自炎帝以后,粮食成了人们的主食,后来又用火煮饭取暖,生活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延长了寿命。炎帝又有献身精神,为了扑灭瘟疫,减轻人们的病痛,他亲自上山遍尝百草,制成了百药,即如今的传统中药,制服了瘟疫,减少了疾病。炎帝神农氏一生劳苦,在尝百草的过程中,误食了毒草“火焰子”,人们无法救他性命,不幸在莲花峰下与世长辞,人们为失去炎帝而痛哭失声。

炎帝神农氏逝世后,子孙为了永久纪念他,便以“三昧生奇花”为理由,把天台山莲花峰称为“中花”,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了“中华”。为纪念炎帝神农氏的功德,就把中国叫成“中华”,作为代称,成为四海五洲最响亮的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