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家的炕

小时候,娘娘经常给我讲故事,猜谜语,其中有一个是“头小肚大,尾巴朝上”?谜底是灶火。



说起这灶火,那自然离不了炕。在那个年代,二州五县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有炕,而且不止一个,除了正房外,两边歇耳的,东西南房里都有炕。


咋们?娃们多。小时候兄弟姐妹们都在一张炕上挤着,每天黑老不睡觉,热火朝天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急腾的太凶了,炕板的就塌了!不过好像没有听说掉到炕洞的里的,要不然外黑米哇眼(niǎn)的可咋闹呀!睡着后,一个个也不安身,半夜起来你看哇,横一怪,竖一怪,你的胳膊担到他肚上了,他的腿擩的你盖地里了,慢慢的,一个个都长大了。长大了都要结婚,你总不能结了婚呀还和爹波一起睡哇!就把歇耳的收拾收拾,盘上炕,置办上点家具,做小房的(婚房)。


咱好赖也是睡过炕的人,自然非常熟悉炕的味道。以至于到现在也睡不惯席梦思,睡上一黑老,早上起来不是腰疼就是腿困,咱还是习惯老睡咱的外硬床板的了,这或许就是土炕情结吧!


这二州五县的炕也分多种,一般农家有顺山炕、对门炕之分。顺山炕就是进门是地,或左或右靠住山墙是炕,这种炕一般盘在两间房里的多;对门炕也叫倒炕,进门是地,对面靠后墙是炕,这种炕一般盘在单间的多。后来小两口的房里为节约地方,又有一种叫转角角的炕。还有几种是店家的炕,叫通炕、单炕、棋盘炕。通炕(现在的地暖就是仿通炕制作的)是没地,能多睡人,相当于现在的多人间;单炕和棋盘炕就和现在的床差不多,两边能走人,属于高级房间了。一般盘炕以土炕板的盘得炕为最好,土炕板的是用水和土和起泥加上稻(tǎo)节做韧,用专门的模具制作而成。与纹石板相比较它更加温润、耐凉且省火,一般五六天烧一次也还是热乎乎的。而反观纹石板铺的炕板易热,发烫,而且会迅速退温,退温后又太凉最多四五天就得再烧,要不凉得吸人。




五台人盖房时一般人家都是盖的一出水(与人字形的区分)的房,有钱人家才盖人字形那种前后檐出水的房。一般盖房时都会在合适位置预留烟囱,盘炕时根据烟囱口位置盘。在炕底下会根据烟囱走向垒炕洞,上面盖上炕板,用泥抹平,用来走烟。以前人们垒炕洞时为了让省火速热,会在炕洞子里垫土,这样却导致几乎每年就要掏炕洞里的灰。后来人们为了省事,就不填土了。这是一门技术活,盘不好走烟不顺,炕也不热。盘好炕在炕前还要垒灶火,垒灶火时要先垒碳池的,灰窑的,架上“滴大儿”(一个像漏斗是器具)、炉瓷,留好风哈口,安上灶火门的,灶火垒起来后,上面把“锅渠(qù)的”担上,锅渠的中间是空的,正好放锅,放上锅把锅缝抿住以防跑烟。完了按上风哈(风箱),这个炕就算盘好了。说到这忽然回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那会在旧房里住,院子里养着鸡、猪、兔子,院子背后是沟,经常半夜有猫豹子、黄妖(黄鼠狼)从房后面翻进来吃鸡、兔子。我那会还小,妈妈胆子小,爸爸又不在家,娘娘是在另一个屋里住。我妈睡轻,有点动静就醒了,可是又不敢出去,有时候急得又喊又叫,每次都是奶奶起来出去把它们撵走。后来妈妈学会一个办法,拉住风箱上的韛(bài拜)杆使劲呼嗒,哈哈,你别说,还真管用。



新炕盘好后,有钱人家还要在炕周围画上炕围的。一开始主要是为防止炕周围墙面脱落蹭脏衣服或被褥,而在绕炕的墙上涂上高约二尺的“围子。古人最讲孝道,所以最早一般都是画孝行方面的多,后来,它融壁画、年画以及建筑彩绘为一体,逐步加入人物传记以及山水花鸟等,兼具实用和审美功能,慢慢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再有甚者,在炕沿边上方顶及两边装上帷帐,使土炕似现在的床,既显美观又能分隔,有挡风和促进睡眠作用。



炕上一般人家只铺席子,到了冬天天凉了铺上张狗皮或者羊皮;差不多点的人家在席子上再铺毡子;再有钱的才铺起地毯;后来到了八十年代流行铺“漆布”。听老人们倒拉,最早以前穷人家连席子也铺不起,就在光炕板子上睡觉。


五台人自古热情好客。你看,谁家要是来了戚人,一句“上炕哇”!尽显亲切。这可是娘家人的待遇啊!在以前有人家做事宴,能上炕坐的那可都是娘家人啊!不过,说起这上炕,也是有文化的,从上炕就能看出一个人家的教养好不好来。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想在上炕坐,先得会盘腿,坐到炕上要稳盘似海、四平八稳的。特别是女人们,从小就得学会盘腿坐,要不以后到了婆婆家,一看你外坐相,就没教养。尤其是吃饭的时候,那会儿,吃饭、睡觉都在炕上。到时,小桌子往炕上一放,人家都是盘脚弯腿的在那坐着了,就你是长擩弯腿的,能怪不好看。知道的了不说甚,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怪“别(biè)国的”(不普通的意思)咧!



这炕有冬暖夏凉的功效,特别是在冬天,烧的炕热点,就能暖家,可不用生火炉。俗语有“三尺锅头,七尺炕”的说法,所以炕又有锅头起和后炕里之分。靠近灶火的部分,因烧火做饭时离得火焰近,所以热得快,加热时间长,所以最暖和。冬天,外面寒冷,一般人都有寒气,特别娃娃们好肚疼,这时候你回老家,到热乎乎的锅头起躺上一会儿,再叫捏波或者是捏娘娘给你在肚上“婆娑”一会儿,放上几怪屁,上下一下就通塌了。这上下一通塌,身体就舒服了。这个家乡俗称“拉寒气”。而后炕里就稍微凉点了。要是遇上烧煨、蒸馍馍等做饭时间长的时候,那锅头起那个热呀!根本不能睡。有句歇后语:“五台家的炕―翻过折过得烫”。(这实际上是外地人这样说了,五台家是说窑头家的炕了,窑头家碳多)。后来人们为缓解后炕里的凉,就在炕中间生个小灶火,炕凉了,从这打开擩点柴火进去,炕就热了。再后来有了火炉,就把火炉的烟囱从这走,通到炕里,叫过炕炉子,与灶火功效一样。既能做饭,又能烧炕取暖,一举两得。为了使炕能热,人们也是想各种办法,在炕洞子里,这堵一块砖,那堵一块砖,要是不热就得自己想办法,掏狗窝或者是掏炕洞。总之都不是好营生。还有外抓柴按火时,坐到灶火圪崂里草撇子上,怎么注意都会蹭两手灰。



再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风箱变成了吹风机,拉韛杆的声音也几乎听不到了。紧接着,灶火也远离了我们,被天然气、电磁灶取代,就连炕沿边里扫炕的那个上古神器“笤帚疙瘩”也变成塑料的了,但唯有那股子对炕的情结却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