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酸性體質,把我們的身體“鹼”回來


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望實現120歲的長壽,但考慮到後天因素,人的壽命至少應該是110歲左右。但到目前為止,人類的平均壽命也只是停留在70-80歲之間,遠遠達不到110歲的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結果對各項影響健康因素的重要性做了提示:

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後天保養,包括日常健康行為、保健行為、避免有害環境行為、戒除不良嗜好、合理求醫和遵醫行為等;15%取決於生物學因素,比如性別、遺傳和病史等;10%取決於社會環境因素;8%取決於衛生服務因素,包括醫療、預防、康復等機構的服務;7%取決於自然環境因素。

由此看來,人類在追求健康和長壽的努力中,60%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全世界沒有一個鹼性體質的人得過癌症!為什麼呢?癌細胞及很多重病在鹼性體質裡,病菌根本活不下去,只有在酸性體質裡,病菌才能存活並且會快速發展,最終爆發成重症,奪走人的生命!

如何判斷自己身體的酸鹼性?



人體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為“鹼性體質”,但這部分人只佔總人群的10%左右;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

大家都知道人體上了年紀體質偏酸性,酸性體質容易滋長細菌,壯大細菌的隊伍,最終導致生病,而太歲可以破壞細菌的生長環境,它營造的鹼性環境下幾乎不生長任何細菌,能夠長久保持殺菌功效。

太歲可以強制改變環境:太歲是世界上最好的防腐用品,太歲待過的地方會自動變成鹼性;有太歲的地方,沒有任何細菌可以存活,而且環境會自動變為鹼性,酸性的水用於浸泡太歲,也會變成鹼性水。

養生保健不是一朝一夕,也需要自身各方面的配合,包括飲食結構、睡眠、身體鍛鍊等,注意在平時的生活中改善身體的酸鹼平衡,那樣才能更好的達到養生的效果。

如何預防酸性體質,把身體“鹼”回來



1. 運動:每天堅持適量的有氧運動如跑步,做操,散步等,多出出汗對身體有好處。

2. 多吃鹼性食物:日常生活中應儘量多吃鹼性食物,養成每天喝綠茶的習慣。

3. 多喝水:儘量喝水質好的水,如太歲浸泡過的太歲水,礦泉水,經過處理的弱鹼性水。普通自來水要注意在水燒開後把壺蓋打開燒3分鐘左右,讓水中的酸性及有害物質隨蒸汽蒸發掉,並且燒開的水最好當天喝不要隔夜。

4. 早睡:深夜1:00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由內分泌燃燒,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幾率比抽菸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儘量在12:00前入睡。

當然啦,只有均衡飲食,全面攝取營養,身體才能有條不紊,健健康康。如果天天糾結於選酸性食物還是鹼性食物更好,而挑食偏食,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超重肥胖,或因為缺乏某些特定的礦物質、維生素,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大家一定要均衡飲食,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情,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