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来自切格瓦拉的救援

意大利正在新冠的侵扰下水深火热,而昨天,一则新闻进入了网友们的视野:

古巴紧随中国脚步,派出25名精英医生,带着10吨医疗物资赶赴意大利救援。


对于不了解古巴的人来说,难免有些讶异。毕竟在很多人的心里,它只是一个多年受到美国的制裁的拉美小岛,是西方社会眼里典型的“穷国”。


但他也是一个拥有世界顶级的医学水平和优秀医疗体系的国家。甚至有人称,古巴“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医疗系统”。

在雪茄和古迹背后,医学才是并不富裕的古巴,最硬核的资本。


赶超欧美的医疗数据

婴儿死亡率极低,孕妇产前护理到位,疫苗接种覆盖全民,人均医疗资源丰富,这里是古巴。

abc报道中曾这样描述他们:“98%的儿童,在2岁之前就能对得到充分的疫苗接种,儿童拥有13种免费疫苗抵抗疾病;95%的孕妇会在怀孕期间得到精心的产前护理;婴儿死亡率只有千分之五,比美国都要低上一些(5.82)”

“很少有国家能与古巴的成就相媲美。”

1950年代,古巴每一千人中医生的数量,已经超过英法和荷兰等欧洲国家,死亡率为世界第三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也是拉美最低。古巴还是第一个堕胎合法化的拉美国家。

到90年代,已经达到95%的古巴人口,都能享受免费全面的医疗服务,医生人数也在不断扩大。

到了2005年,古巴每10万人就能拥有627名医生和94名牙医资源。当时的美国每十万人只有225名医生和54名牙医资源。

2007年,古巴已对全国血库,肾脏病学和医学成像等领域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建立全民健康数据库。当时全世界除了古巴,只有法国在运用了这项新技术。


如今,古巴每一万人里就有67名是医生(美国25,俄罗斯43)。这样庞大的医生群体足以看出古巴对于医疗的重视。

令西方羡慕的医疗体系

首个实现全民全面免费的公有制医疗国家,覆盖率广,出诊率高,医患关系亲近。这些词汇的确很难相信是在形容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古巴。


古巴为了建立这样的医疗体系,真的是倾注了全国的心血和数十年的努力,当然还有痛苦。

甚至有人玩笑说:古巴良好的医疗系统,都是被逼出来的。


新冠面前古巴已经开始扩大口罩生产

众所周知,古巴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拥有强大集中的中央政府。在早年间,这就是古巴医疗改革的关键力量。

1950年代,古巴和中国实在像一对难兄难弟。古巴被美国拉入了黑名单,封锁制裁,而苏联大哥也不能一直给予足够的支援。

婴儿死亡率虽然在全世界看来不算很糟,但却在几年之中持续恶化。古巴当局为此非常焦急。他们很快明白,想要解决国民的健康问题必须且只能自立自强。

1960年,切格瓦拉在《医学革命》对医疗系统做了最早的预设。他认为“国家要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制定预防措施。”

这至今都是古巴医疗体系的信条,而至今古巴也仍在为这个目标努力,从未改变。


面对资源危机,古巴将注意力重点转移到民众的预防保健上,争取让更少的人生病,以这样的方式减少大型手术和重症治疗的需求。

古巴的医疗国际精神

古巴在绝境中生出的医疗之花,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界的认可。他们一直是奉行着国际主义的医疗支援大国。几乎每次公共卫生危机中都能看到古巴代表团的身影。

新冠疫情,古巴没有记着意大利曾经和其他西方国家一起支持美国制裁自己的旧仇。带着整整10吨物资和25名精英医生出征,这已经是这个经常断药的小岛能付出的极限了。

而古巴从1960年开始就在南美洲帮助智利等国家进行医疗援助,眼科技术一流的他们,经常赶赴非洲和南美贫困地区,进行免费的白内障手术。


海地地震时,古巴派遣了最庞大的支援团队,凭这支团队承包了40%海地灾民的康复任务。

克什米尔地震之后,古巴向巴基斯坦派出2400名医务人员,为70%以上的受灾者提供了治疗。


古巴医生在海地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古巴医疗队一样没有缺席。骨科,外科医生们在四川驻扎了很久。古巴医疗队队长说:“四川就是哈瓦那,只要灾区的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在这里坚持工作。”


埃博拉爆发后,古巴又去了西非。《卫报》在这段报道中特别提到,当时美国和英国都承诺WHO,要派数千名医护人员。实际上贡献并不大,多为嘴炮。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的国际主义精神远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太多。

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社会主义实现就是有物共享,没有腐败,没有压迫,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上升到国家层面,如果觉得赞同,请点击一个赞,或转发个别人,给小编一个鼓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