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和非暴力沟通:回归自身才能抽离网络暴力的旋涡(二)

今年3月开始,国家明令禁止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违法行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开始施行。


但是就在国家净网月开始实施前后,网上却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史诗级”网暴事件,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属近期罕见。这起事件就是因粉丝纷争上升至粉圈与同人创作圈冲突导致“粉丝行为、偶像买单”的“肖战粉丝事件”。



此事件中涉及的网络暴力,包括滥用举报权利进行党同伐异的攻击、煽动粉丝群体情绪进行打击报复和围攻、抵制中无处不在的侮辱、造谣等语言和精神暴力、P黄图和在各个空间散发遗照花圈出殡图、刷黑词条、对路人按头粉丝施以无差别语言暴力……


更有大批人跟风黑,发泄仇恨。此事件由粉丝冲突上升为群体事件,后因为双方冲突升级,演化为大规模网络暴力事件,一时间将人性的丑陋面全部暴露。


不止冲突的双方,最后大量的纯路人和吃瓜群众也被无辜卷入,因为只要出来发声,就会被抨击为某一方的拥护者,许多人都在这种畸形的网络暴力环境中感到压抑和三观震碎。



之前曾经学过一点非暴力沟通基础的小C,在近期的网络暴力中遭受到巨大冲击,想要把非暴力沟通的知识应用到对抗网络暴力伤害中去,却应用得并不好,她带着困惑向非暴力沟通资深分享人李迪老师寻求指导。


对谈人物


亲身经历网络暴力的人

小C


非暴力沟通中心认证培训师候选人

李迪老师


“观察自己的语言模式,观察感受如何因想法和念头产生。”


李迪


前面提到的无力感,你能描述一下具体是什么样的吗?


小C


比如说,在某条微博的下面看到很多不实的言论,一看就是谣言和诽谤,就忍不住想去辩解,但发声之后,会有更多的人用语言暴力来围攻你。时间长了,只能选择沉默。为了避免暴力升级,就放弃了话语权。


有时候觉得,在现实中的沟通,你可以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但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处于非理性和愤怒中的对方,没有人会认真去听你的表达。


每个人都在强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去听别人的意见。在运用非暴力沟通碰壁的时候,会有一种更加沮丧无力的感觉。



李迪


在这里,我觉察到我们对非暴力沟通理解的不同。你觉得你表达需要和请求无法达到期待的效果,所以你把它当做评估非暴力沟通是否有效的标准对吧?


小C


是的,因为我沟通之后看不到有什么效果,所以我不知道怎样才算是有效。因为在现实的沟通中,你能看到对方的反应,从而判断它是否发生了作用。但网络中的针对暴力的沟通,往往得不到回应,或得到更加暴力的回应。所以大多时候我都感觉它没有效果。



李迪


你刚刚提到非暴力沟通的表达在网络上显得更加无力。关于你的表达对方不能被听到,这些在现实的沟通中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在吵架时,对方也是很难听进去你非暴力沟通式的表达。因此它不属于网络沟通的特性。


无论网络暴力属于何种性质,我们都要聚焦到一个个体身上,考虑怎样排解烦恼,怎样推动事情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这样我们就又回到个体如何去应用非暴力沟通的问题。


刚才提到,网络沟通有一个特性,网络上充斥的几乎都是意见和想法的碰撞,如果长期沉浸在这种环境里,大脑被这些想法所占据,你就看不到真实的生活,比如现实中的花花草草,或者父母对你的关爱。


小C


是的,感觉网络上待久了,各种意见观点来回穿梭,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冲击很大,价值观的对立有可能就使得沟通之间出现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谁也不想和对方讲话。这些虚拟的想法,与真实的生活产生很大的距离。


李迪


嗯,比如说,现实中,你们会谈论今天吃什么饭啊,你养的那个花真好看之类的。但网络虚拟环境中可能更多是:“我觉得……”“你的是不对的”“你是没道德的”“没底线的”“没人性的”……这些虚拟的想法。


而在非暴力沟通中,这些想法都是你的感受所推动的,因为你有了不爽的感觉,你的想法才会冒出来,表达出去。对方也会因为有了某种感受,他再把想法表达出来。


在网络中,就体现为想法和想法的互丢,产生碰撞后会激发更多的感受,导致更多的想法,就会呈现一种循环升级的状态。


小C


那我能不能理解为,大家都喜欢在网络里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是促成网络暴力的根源之一?



李迪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种人们习惯主观表达的语言思维模式不是网络所独有,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一种行为习惯,上亿的人都在使用,你没有办法去控制它,也很难一下子去改变它,所以没办法从改变他人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我们只有回到自身,看到自己的语言模式,自己的每一句话是怎样说出的,是不是习惯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别人。当你观察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说话习惯时,你就能和对立的人群脱离开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感觉到真实的东西,而在网络世界中更多的是想法和观点,这些观点本身也是起源于真实,这个真实就是我们的感受。


当你想要去指责对方的时候,这些话语实际上是来自于你不舒服的感受,而正是这些感受促成了指责的话语,在网络中形成冲突和摩擦。


那些攻击性的言论,不光出现在对方的意识和表述里,也同样出现在我们自己的意识和表述里。有的时候我们虽然没有骂对方,但我们就会觉得对方的人品有问题,说着说着,就无意识地上升到道德评判和攻击了。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要学会观察这些步骤的形成过程,因为这样一个过程,在每个人身上同时上演着。

如果我们也受它的推动,也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那就等同于我们蒙着自己的双眼,像僵尸一样,跟着他们去跳,不知不觉被裹挟,自己也变成一个施加暴力的人。


然而当我们从那些想法回到推动着想法的感受上时,去观察自己身体上的感觉,回到自己内心的渴望,比如我需要一些平等,我需要尊重,这样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回到了当下真实的东西。只有通过这样的观察,你才可能从那种感受中脱离开来,不陷在里面。



为什么念头会一直在脑海里打架,是因为心里的不平还在。这种不平的感觉没有得到纾解,这时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将我们的不平合理化,而产生那些打架的念头。如果这种身体中的不舒服被很好地照顾到了,头脑才会比较清静,才能保持比较理智的判断。


在网络暴力中实践非暴力沟通的困难


小C


我有一定非暴力沟通的基础,这些我会比常人多一些了解,但我感到这些在现实中比较难以操作。比如想从情绪中把自己抽离出来,在遭遇极大精神冲击陷入抑郁和焦虑时,很难做到。


李迪


那你觉得困难具体在哪里呢?


小C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容易陷入情绪,被情绪所控制的人。比如说,我在看到一篇颠倒事实的文章时,我感觉到愤怒,同时也很沮丧,因为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同时,有更多的担忧。在这些事情循环往复时,很多情绪在逐渐叠加、升级,混合在一起,导致内心非常混乱。就很难去按照步骤实施。



李迪


那你在这种情绪糟糕的情况下,是否有实行过非暴力沟通的步骤呢?


小C


我曾经试着去观察过自己,有时陷进去了不知道自己的状态如何,偶尔我注意自身时,会发现我的愤怒情绪,会观察到我的感受是沮丧的,担心的,我会分析,但觉察到之后似乎就停止在这一步了。


偶尔也会觉察到自己的需要,但觉察到需要时可能会很沮丧,因为发现自己的需要没办法得到满足,于是会更加沮丧,这是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