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硬核”院长:打着点滴也要顶住压力

记者:孙凡

两个黑眼圈,一双疲倦的眼睛,口罩遮住了一副严肃的神情,却难掩憔悴。会议室里,坐在桌子一端的胡明朝正在开会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右手握笔放在笔记本上,左手正输着液。他身后的背景正好是《入党誓词》: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这些天,陕西省白河县人民医院院长胡明朝的照片感动了许多人。

白河县地处陕鄂交界处,是陕西省东南的门户,三面环楚,与湖北省十堰市仅一江之隔,两地群众来往密切,很容易造成疫情向陕传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白河县人民医院作为全县定点救治医院,也是全县唯一接诊发热病人和诊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疫情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胡明朝作为白河县人民医院院长,具有30多年卫生管理经验,曾担任抗击“非典”的医疗救治组组长。面对这次疫情,他用“责任和担当”,又第一时间冲在了战场一线。

01

夜以继日,打着点滴也要顶住压力

“疫情初期压力大呀,我们医院有发热门诊、隔离病区,但是只有4间传染病房,8张床位,刚开始的1天就确诊了2例,后边怎么安排,当时真的是压力大。作为院长,还要做好我们医护人员防护,确保他们不能感染。”近日,《健康县域传媒》记者连线采访到胡明朝,时隔一个月,提起疫情初期,他一句话中还是感叹了两次“压力大”。

实际上,疫情刚开始,胡明朝就预判了疫情形势会逐渐严峻,第一时间在院内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他亲任组长,24小时坚守医院指挥,迅速搭建起医疗救治、后勤保障、院感防控、人员筛查、督导落实5支专业队伍,制定院内疫情防控“八项规定”,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新冠肺炎疫情。

1月25日,白河县首次确诊2名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一下陷入恐慌。街道商铺紧闭,各镇纷纷加强管制,群众都自觉在家隔离。

面对陡然严峻的疫情形势,为了做好整体防控工作,胡明朝深入隔离观察点、监测站、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感染病区等高危区域部署和检查工作。无论是发热病人的救治流程,还是防护服穿戴标准,每一处细节他都亲自安排,亲自示范,所有隔离治疗的患者姓名和住址,他都一一记在心中。

在他的指挥下,医院大门口增设了前哨岗,对进入医院的所有人员检测体温,发热者由专人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24小时专人守候,对就诊者严格认真排查,力求做到无遗漏;同时严格管控全院消杀工作,安排专人对全院所有区域喷洒消毒液;院感染办每日对重点区域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细落实。

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文件、指南、标准,胡明朝则需要挨个学习吃透,才能针对性地指导一线工作。疫情发生后,对于胡明朝来讲,根本没有什么白天黑夜之分。

胡明朝回忆道,“那时候核酸检测必须要送到市里唯一的核酸检测机构——安康市疾控中心,而结果出来往往晚上12点以后了。如果检测结果是阴性,皆大欢喜报平安,人员进行普通隔离;如果结果是阳性,那就要马上到指挥部开会,指挥部派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流调,安排确诊患者在隔离点进行隔离。”

说到这里,记者问胡明朝当时每天能睡几个小时,他一阵儿苦笑,稍作停顿,补充道,“忙完回去能眯一会儿就不错了,可能一个电话打进来又要开始忙。还要抽时间学习,每天晚上要看新冠肺炎的诊疗方案有没有更新,国家关于新冠肺炎医疗救助、疫情防控有哪些新通知和政策,这些都要认真学习”。

连续多日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痛风再次复发。脚趾的阵痛,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大剂量的止疼药、输液、泡面,成为胡明朝坚守岗位的“三件宝”。因此,也就有了文中刚开始的那张一边输液一边开会的照片。胡明朝笑着说,“即使再辛苦再累,打着点滴也要顶住压力”。

02

团结一心,做好疫情防控“守门人”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疫情来袭,胡明朝带领白河县人民医院411名医护人员,取消休假集结奋战,团结一心抗击新冠肺炎。

“我看群里说筛查点人员不足,正好这几天我孩子在老家,你看哪里需要,可以安排我……”“我是医生,这是我的责任,我请战。”在白河县人民医院,随处可见穿着“天使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他们纷纷提交“请战书”,主动要求参与疫情抗争,做好陕鄂界疫情防控“守门人”。

在白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有数十名医护人员每天不停歇的工作,做好重点人群排查,加强对发热、胸痛、咳嗽、乏力患者监测,为发热病人进行询问病史、查体、影像检查和血项检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地留观,严格隔离确诊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胡明朝介绍,发热门诊是第一时间接触发热病人的地方,相当于一个“筛子”,要对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进行详细检查。每位医护人员都是口罩、护目镜、防护服全副武装,工作时不敢有丝毫马虎,每位白班医生需坚持5个小时,夜班则是9个小时。

一身白色的防护服把他们裹的严严实实,护目镜上随着呼吸不时的会起一层雾,额头上能看见一些镜框留下的压印,口罩把整张脸盖住了,但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义无反顾地坚守工作岗位。截至目前,白河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644人,采样咽拭子62人次。

紫外线灭菌灯、危险隔离标识、酒精消毒剂……这是白河县人民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的醒目标识。作为白河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的唯一定点医院,陕西省首例重症患者也是在这里确诊的,这里承担着此次疫情的监测、报告和采样的重任。

胡明朝告诉记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确诊需要采样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而采样过程,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高风险操作,医护人员需要离患者大概20公分的距离,从其口鼻中提取分泌物进行封存并送检,容易引发患者咽喉不适产生喷溅物,造成感染风险。面对风险,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从不曾畏惧危险,主动扛起责任,做好采样工作。在隔离区,他们不仅要为病人检查身体、扎针输液、观察病情、送水送饭,还要安抚患者情绪,处理医疗、生活垃圾和环境消毒等。

白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共13名医护人员,全天24小时守在隔离区,实行倒班制,已经多日没有离开过隔离区。每天上班后,隔离区的医护人员便做好防护措施,带上N95口罩、护目镜、防护帽、橡皮手套、再加上一层隔离衣,最外面还有一层连体防护服,层层防护后便开始一天的工作。厚重的防护装备,使他们的脸上挤压了一条条青紫色的压痕,全身的衣服和头发都湿透,但他们从不说累和苦。

03

不辱使命,呵护生命健康

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白河县人民医院其他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着。1月31日晚零点,白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王能珍接到急诊科电话,有一名湖北省郧西县的产妇羊水破了,很快就要生产了。这个特殊时期,王能珍也不知道如何是好,立即汇报给胡明朝。

“其他情况可以等,生孩子是关乎两个人的生命安全,一刻也不能等。”得到消息的胡明朝告诉王能珍正常接生,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王能珍随即安排备班医生上班,与护士一起坐上救护车到麻虎镇大桥接产妇,为孕妇测量体温和胎心,并嘱咐产房做好生产准备。

王能珍说道,“孕妇家距离郧西县城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到我们县距离较近,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严禁湖北籍人员到白河,但是孕妇生产是突发情况,生命安全更为重要。”

2月5日凌晨一点,陈小宇接到电话说从乡镇转入两名疑似患者需要做CT检查。他不顾白天的劳累和困倦,立即起身奔至医院,用最短的时间出具诊断报告,让患者及时进入下一步的治疗。陈小宇是来自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是支援白河县人民医院的专家之一,也是此次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成员。正月初一,正休假在家的陈小宇退掉本已订好的返程车票,返回白河支援,在一线参与新冠肺炎影像筛查。

此次疫情期间,5位常年在湖北十堰市做血液透析的病人找到白河县人民医院。由于他们患有乙肝,白河县人民医院无法给他们进行血透治疗。疫情影响,往返不便且感染风险大,加之到十堰后酒店关门,想要住宿也成了问题。这件事很快“闹”到了胡明朝那里,他给5位患者想了个办法:白河县人民医院安排专用救护车一路不停,送他们到透析治疗的医院,透析完再接回白河。

采访临近结束时,胡明朝告诉记者一个好消息,白河县6例确诊患者已经全部康复出院,医院已经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当天,安康市中心血站的采血车来到白河为4名新冠肺炎康复者采集血浆。这是安康市首次采集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也是陕西省新冠肺炎康复者同时捐献血浆人数最多的一批。4名新冠肺炎康复者每人捐献400毫升血浆,总共1600毫升,这批血浆将被送往安康市中心血站进行检测,灭活制备,达到临床输注标准后,送往陕西省血液中心,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