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打通复工复产的“大通道” 畅通经济运行的“微循环”

3月25日,市工信局副县级领导石春旺做客《环境热线》,就我市目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整体情况、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工业企业的抗疫故事进行交流。

我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整体情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渭南市工信局坚决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相关决策部署,兼顾疫情防控与工业运行,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基础上,加快推动全市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稳步回升。截止到2020年3月23日,全市524家规上工业企业除季节性无法开工、煤矿安全集中整治停产企业、拟退库企业外已全部复工,复工率为100%。复工企业员工到岗8.9万人,到岗率为84%。我市重点建设项目续建项目复工率已达100%。

市工信局局长王蕾带领第一督导组对富平县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我市企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复工复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企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仍面临以下困难:一是企业因消费需求下滑导致销量下降,防疫防控成本增加,造成资金链紧张;二是部分复工企业外地职工尚未全部返岗,产能没有完全释放;三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不同步、配套不足,尤其是对装备制造等行业影响较大;四是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较慢,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订单减少,开工意愿不强。

市工信局副县级领导石春旺带领第五工作组在大荔县政府听取大荔县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

对此,全市工信系统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逐步发力,突出四个重点全力推动企业提速复工复产。一是重点抓好政策支持引导。二是重点抓好主动靠前服务。三是重点抓好“一企一策”定点帮扶。四是重点抓好“小升规”培育力度。

我市工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抗疫故事

在疫情防控前期,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严峻形势,蒲城县的陕西保罗兰服饰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员上岗,火力全开地赶工制作医用防护用品。疫情防控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1月27日企业计划改造生产线,转型生产防护服、口罩等抗疫物资开始,到安排员工返岗、调集原材料进场、协调上游企业配合生产,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2月9日防护服正式投产。在防护服生产线投产后,企业又马不停蹄投入到建设口罩生产线、无尘无菌十万级净化车间的工作中,经过多方协调,口罩生产线于3月8日正式投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企业克服困难开工生产急需物资,有力服务了全市乃至全国防控大局!在肩负起防疫物资生产供应重任的同时,企业更是不忘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支援防控工作:共捐赠消毒液1.25吨(50大桶)、警示服200套、蓝大褂200套、防护服220套。不仅有效保障了市场防疫防控物资,更勇担社会责任,为奋战在一线的防疫工作人员提供了防疫物资保障,充分保障了民众在疫情期间的物资需求。

市工信局副县级领导石春旺在陕西吉尔品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了解防疫物资生产

经开区恒盛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放弃春节假期恢复生产,开足马力保供应,从大年初二开始,保持24小时生产,日产消毒水80吨,为全市公共场所的消毒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

我市全部医疗企业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复工。比如:高新区陕西利君现代中药有限公司,2月1日就复工两条生产线,紧急生产抗病毒和抗感冒类中成药,日产量达到1万盒,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网友提问

有没有针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希望了解最新政策?

石春旺: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的需要,市工信局开办了中小企业大讲堂,共计组织了200余家企业开展培训,邀请成功人士谈创业心得,帮助企业答疑解惑,不断更新经营理念。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这项工作暂时没有开展,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准备继续把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工作抓好;同时还正在建立中小企业微信公众号,更新改造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以更好的服务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