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羹,古时确实是一种羹,而且源自风尘女子

古人确实智慧非凡,即便是风尘女子也是如此,用闭门羹拒绝人,既不失礼,又达到了目的。

旧时有个人和老婆吵架,两人处于冷战状态,谁也不理谁。他老婆先憋不住了,开口说:"我请你吃饭吧。"那人也就借坡下驴,边穿衣服,边问:"请我吃什么?"他双脚刚站到门外,就听背后,"啪"地一声,门关了。

他拍门说:"你不是请我吃饭吗,咋把门关了?"

他老婆大吼一声:"请你吃闭门羹!"

新郎吃了闭门羹

那人也是聪明,摇头感慨说:"真是人心不古啊,古时闭门羹,还有羹吃,如今却只剩闭门了。"这话他老婆也听到了,开门和他辩驳:"你这纯粹是胡说,闭门羹就是闭门羹,哪有羹吃?"

那人赶紧接过话茬。原来闭门羹还真是一种羹。

话说"闭门羹"这个典故出自唐朝人李贽写的《云仙杂记》:"下列不想见,以闭门羹待之。"

这里还有一则故事。

唐朝的时候,宣城(今安徽境内)是个繁华之地,秦楼楚馆林立,窈窕女子,风流公子来来往往,接踵而至。这其中出了一位轰动一时,让无数人倾倒的风尘女子,她名叫史凤。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土气,但她的容貌,她的身段、她的歌喉、她的才艺却迷倒了无数人。

许多公子哥千里迢迢,慕名而来。那些风流才子更是蠢蠢欲动,希望一度芳容。许多人为了博得史凤的垂青,不惜豪掷千金。

众人不解,不就是一个风尘女子吗,何以如此摆谱。其实这也难怪,古时的风尘女子,许多都是卖艺不卖身的。这史凤便是如此。她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加之能歌善舞,因此讨得不少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她就厌倦了这种生活,专门招待那些文人雅士,或者有才情的人。

古时风尘女子

虽说如此,但是史凤有个本领,能让所有爱慕她的人,觉得不是史凤拒绝了他,而是因为种种原因,无缘相见

原来史凤让人将想要见她的人,根据名誉地位、人品相貌、才华学识等分为三六九等,那些排名靠前的人自然能够见到史凤,但那些排名靠后的人,她也不直接拒绝,而是用羹招待他们。

羹在最初时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

由此可见,史凤用于招待"下等人"的这种羹可能也不是那种随意的食物。这些人虽然没见到史凤,但是还可以吃羹,也算一种弥补吧。

时间久了,他们就发现了,凡是用羹招待的人,史凤是闭门不见的,因此就很知趣地走开了

后来,人们便用闭门羹比喻拒客人于门外,不与相见。

秦楼楚馆

接着说前面那人吃了老婆的闭门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他老婆笑得合不拢嘴:"照你说来,还要真的给你做碗羹了。"两人也就和好如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