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不妨活得大胆一点”

《大鱼海棠》中有句台词:“人生是一场旅程。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这个旅程。而这个旅程很短,因此不妨大胆一些,不妨大胆一些去爱一个人,去攀一座山,去追一个梦……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但我相信一件事。上天让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创造奇迹。”

我们总想追寻人生的意义,我们从众,我们害怕没有按部就班地走,没有随大流,就会成为异类。但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我们不必格格皆入,不必时时刻刻人地皆宜。”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不妨活得大胆一点,把它当成一场游戏,去追寻让自己得到最多快乐的事情。

命由己造


我看过王宝强的一个演讲,是关于他如何走上演艺之路的。众所周知,王宝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中世代务农。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像这样苦出身的孩子,很难翻身。眼界限制了他们可选择的道路,物质的匮乏又限制了他们追求梦想的机会。

他八岁那年,看了李连杰演的《少林寺》,就有了学武术的梦想。虽然父亲反对,但是八岁的王宝强又去跟母亲讲:

“你就让我去练武吧,到了那,我将来要是拍电影,挣了钱之后,我给你盖房子,我一定好好孝顺你,不让你们种地了。将来我家产什么都不要,全是你们的,真的,全是我哥的,我什么都不用你们管。你们要是不让我去,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挺遗憾的,因为人生只有一次。八岁你要是不去练的话,你到二十岁才去练,现在去练就晚了,练一辈子都练不出来了。那就不行了,这一辈子就晚了,后面这几十年你怎么过啊。”

他想方设法说服母亲,然后母亲说服了父亲,同意他去少林寺学武功。

他果然在少林寺用心练武,后来师傅告诉他,想拍电影要去北京,他就背着行李去了北京。每天早早地等在电影院门口,坚持当群众演员。许多当初和他一起当群演的人都放弃了,他还在坚持。实在没钱就去工地上干活。

终于,16岁的王宝强等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角色,《盲井》。导演打电话到工地上,问他会不会河南话,让他第二天去面谈。此后,他见到了偶像刘德华,见到了冯小刚,还和刘德华拍了《天下无贼》。

没有一个站在聚光灯下的人,是轻松的。尤其是出身贫寒的人,他们要对抗许多阻力,来自家庭的反对,来自周遭的冷眼,来自自我的怀疑,还需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不改初心的心念,以及上天眷顾的好运气。

好在这些阻碍,王宝强都克服了。而那些成功必备的素质,王宝强一样也没缺。他有胆量去追一个梦,也有实力把这个梦做完。

成为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实现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人生不过短暂的几十年,何必用来委曲求全。

我很喜欢金星这个人,虽然她有很多我不太认同的言论。我喜欢她,是因为她敢于做自己。她六岁时就想成为一个女生,十六岁为此做好了准备,二十八岁接受了变性手术。为了成为一个女人,她的左腿出现了短暂的瘫痪。

她接受变性手术的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并不开放。95年,当时的舆论压力一定是负面大于正面的。至今都有一些思想比较落后的长辈,用“假女人”这样的词来形容她。可她只想要做自己,周遭的言论,对她而言并不是那么重要。

手术之后,别人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她变性这件事上,忽略了她是一个世界领先的舞蹈家。在这个过程里,她也没有消极面对,而是继续把跳舞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凭借对于舞蹈这件事强大的自信,重新以骄傲的姿态站了起来。

她不仅编舞,跳舞,还开始当评委,当主持人,拍戏,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非常美满。她领养了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很爱她的丈夫。她儿子看她原来跳舞的视频,问:“他是谁啊?”金星坦坦荡荡地说:“你舅舅。”

她身上的光芒,在各方面的自我认同都实现之后,完全绽放了出来。她依然优雅,自信,专业,依然是人中的佼佼者。

她就是她,她用一生的时间证明了,做自己的路上,或许一开始会很艰辛,但是走到后面,所有阻力都会迎刃而解。自身的实力越强,就越容易让那些非议你的人,向你低头。

普通人的逆袭


我看过一个知乎高赞回答,答主高中毕业,家里没钱供她上学,她自己的分数也不够读大学,于是一个人前往深圳,成了一名流水线工人。工作了八九个月之后,她去报了一个计算机软件培训项目,随后进入一家培训机构,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除了学IT之外,她还要兼职做电话客服。

她的学费都是分期付款的,一边赚钱,一边还学费。从培训机构出来之后,她在IT行业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半年之后,她开始想要学习英语。于是她依旧分期付款,报了一个三万元的英语培训班,每天下班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学英语。八个月之后,她又报了一个远程教育的学位,为了拿到一个好一点的文凭。

她的人生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从一个高中辍学生,逐渐提升自己,专升本,存钱,出国,在国外求职。如果她从一开始就把自己局限成一个工厂流水线的小妹妹,就不会有后来的璀璨人生。敢于幻想未来,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可能你的起点不如别人,你的资源不如别人,不像许多赢在起跑线上的人,生下来就坐拥一切,或者智商高到随随便便就能过得很好。但是对你来说,达到你理想的高度,也只需要比别人多花十几年时间。

如果你活得足够长,这十几年的长度,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就算你不把这十几年的时间花在自己身上,时间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逝。

每一天都是余生的最后一天


有些姑娘说,她想考研,想出国,但是害怕时间来不及了,害怕自己老了。但是即便你不出国,不考研,也还是会老。而那个时候的老,就是没有学历没有经验的老去,尚未度过自己精彩的一生,就一头扎进婚姻里,当个家庭主妇,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的人生锁死了。

人生太短暂,不妨豁出去。不管你想去哪里,想成为什么人,都有可能。只是你需要付出,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不惜一切代价地朝着那个方向去努力。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周遭的阻力没有那么大,你拥有最大程度上的自由。一旦结婚生子,有了家庭,做事情就会有很多顾虑,束手束脚。身上背负的责任,家人的期待和需要,也很难允许你再放胆去在人世间闯荡了。

我看过一些关于濒死体验的文章,很多人都说,一生发生过的事情,会像放电影那样,快速地回放一遍。这更让我相信,人生就是一场真实的梦。你记不清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何时会结束,所以只能尽自己所能,让生命过得更精彩一点,发挥出更大的价值,体验更多的事情。

放胆去做吧,把每一天都当成余生的最后一天,去追求想要的生活。诗与远方并不遥远,眼前的苟且也未必是定局。活着就要敢折腾,人生爱拼才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