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丘《十日谈》丨低俗的性和崇高的爱

https://www.toutiao.com/a6802185910067659278/

《十日谈》:人间伊甸园?

上一讲我们说到,早期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强的雅俗差别观念,薄伽丘是处于俗的这一端的。但其实,薄伽丘并不是要在雅文化面前故意用俗来标新立异,他甚至很想向雅的这一端来靠拢。

比如最简单的例子,《十日谈》发生的场景并不是薄伽丘熟悉的那种贩夫走卒经常光顾的酒馆或是旅店,而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书里的十位故事叙述者也都是有身份的绅士淑女。他们有财力,有机会逃避平头百姓只能等死的瘟疫,像度假一样去到一个十分让人赏心悦目的地方。

这可能会让你想到今天中国很时兴的“农家乐”,在城里生活的人,偶尔在假期或者周末开车到农村地区去,在农民家吃个饭,到田野里走一走,要是有野草地,还会在草地上坐一坐。这样的草地经常不太干净,会有些小虫子什么的。

《十日谈》里的年轻淑女和绅士们,可是不会坐在这样的草地上的。他们坐在屁股下的草地必须是干净、美丽的,就像牧歌一样美妙,还有鸟儿唱歌,到处都漂浮着茉莉花的香气,有小动物会跑来和他们亲近。这是古代和中世纪典型的田园诗歌的场景,让人赏心悦目,好像进入了一个人间的伊甸园。

性是肮脏的吗?

但即使有这样的伊甸园景象,《十日谈》里的故事,在许多读者眼里仍然是很不文雅、粗鄙低俗的故事。为什么呢?因为故事里有太多关于性的内容了。

那么,性又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粗鄙低俗呢?

杰出的人类学者玛丽·道格拉斯在《洁净与危险》一书里指出,人体的排泄物,液体的或固体的,都被人本能地视为“不洁”,也就是“肮脏”的东西。有的部落里,身份优越的人甚至宣称,他们是没有肛门的。所以,我们在伟人的传记里绝对读不到他在茅厕里或床上所做的事情,尽管他每天都要做这样的事情。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Ruth Wajnryb)在《脏话文化史》里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说:“人体的某些下方部位也是不登大雅或儿童不宜的;但我们还是有泌尿专家、直肠专家、妇科专家……我们不会因为蜗牛长得丑,就禁止在生物书里提到它们。”

虽然人人都离不开性,但在薄伽丘那个时代的文学里,性,仍然还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似乎一涉及到性,就是出口成脏。

其实一直到今天,这样的观念也还在影响人们的思维。不仅是性,连性的欲望也经常被看作是污秽,是一件道德缺损的事情。

在学校里,老师出于“善意”,禁止学生“早恋”,显然也是把“爱恋”当成了一件坏事。在许多人的头脑里,“爱恋”和“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很自然地,会用成年人的“性欲”去理解少年人的“爱恋”。既然成年人的“性欲”有它“不洁”的一面,那么老师为了保护少年人,不让他们受到不洁的影响,自然也就要禁止他们进行和“性”有某种关联的“爱恋”活动。

但这样的推理逻辑,从现代心理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认知。

读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知道,对于少年人来说,爱恋是一种自由个性的真情流露,在对灵魂亲和力的热烈向往中,其实可以根本没有肉体欲望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柏拉图的《会饮篇》在讨论“爱欲”的时候,把爱神当作是人类幸福的来源,而爱恋的对象是男是女则并不重要;苏格拉底更是把爱情看成是在美的对象中传播种子,人通过爱而接近善和永恒。

神圣的爱与肉体的爱,[意]Giovanni Baglione


在少年人的所有感情中,爱是最纯洁、和平的,也是最真诚、友善和美好的,实实在在的爱,它对少年人的人性善教育胜过一切空洞的思想灌输。

框架叙事结构的优势:反映生活百态

不过,性和爱虽然可以分开,但在《十日谈》里,它们却是紧密相联的。

《十日谈》里的十个人物,在十天内以开故事会的方式,讲述了100个故事。这100个故事除了第一天和第九天没有命题外,其余8天的故事各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展开,这就形成了一种框架结构,在大框架下套小框架,故事里面嵌套故事。

这一点看上去好像是很多故事的组合,比起单独讲一个长篇系统的故事要简单。但是,这毕竟是属于同一本书,这一本书要通过100个不同的故事来表达同一个主题,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这种主题写作的框架结构(frame story)并不是薄伽丘发明的,大多数早期欧洲的小说都采用过这种框架结构来组织作品。《十日谈》里的100多个故事有一个总的框架,就像一个大篮子,大篮子里还有10个口袋,100个故事就用这样的结构被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

这10组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小主题,但整部故事却可以归结出一个大的整体主题,那就是是“爱情”和“性”(love and sex),特别是女性的爱情和性。 《十日谈》一百多个故事里,有73个故事都和女性有关,正如薄伽丘自己在序言里写的那样:

“多情善感的妇女最需要别人的安慰,命运对于他们却偏是显得特别吝啬。为了多少弥补这份缺憾,我才打算写这一部书,给怀着相思的少女少妇一点安慰和帮助。”

可以这么说,薄伽丘的《十日谈》,描绘了各种姿态的女性形象,传递的是他反对中世纪礼教的心声,也呈现出了现实生活里复杂的男欢女爱的关系。

《十日谈》的故事,John William Waterhouse创作于1916年


我们先来大致看一看书里这10天故事分别的主题:

第一天的故事没有规定主题,但当天所有故事都展示了人的情欲如何使那些教士们不能自已,做出了违背教规的事情。

第二天围绕“起初饱经忧患,后来又逢凶化吉、喜出望外”的主题,展示了情欲、金钱欲如何促使人们奋争、拼搏以至于成功的故事。

第三天,则展示了爱情如何给那些痴男情女们以力量和智慧,让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

第四天是“结局悲惨的恋爱”。

第五天的故事是“历尽艰难折磨,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六天展示了某种特殊的情境下,包括情爱如何让人们急中生智,用巧妙的言语摆脱尴尬甚至是危险的境况。

第七天讲的是妻子为了偷情,或是为了救急,而对丈夫使用种种诡计,有的被丈夫发觉了,有的把丈夫瞒过了的故事。

第八天是男人作弄女人,或是女人作弄男人,或是男人之间互相作弄的故事。

第九天的故事不限主题,共同展示了那些出自理性算计的行为的可笑和可悲,比如为钱财出卖肉体、自作聪明、贪婪吝啬等等。

第十天的故事,展示了出自感官本性的行为的可贵和可喜,比如慷慨、大度、好客等。

读完这100个故事,你就会发现,几乎全书都在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那就是“爱情”——或者是光明正大的,或者是偷偷摸摸的;或者是精神的,或者是肉体的;或者是喜剧的,或者是悲剧的。即使那些讽刺教会的故事也大多和爱恋、情欲联系在一起。

《十日谈》不是一部由统一的人物和事件构成的故事,也不是某一个人物行为过程的叙事,这和我们熟悉的现代小说很不一样。不过中世纪,框架故事是很常见的故事叙述结构,著名的《天方夜谭》、《坎特伯雷故事集》也都是采用这种故事结构。它能够用一连串各自独立,但又相互雷同的事件和情景,把它们合成一个大致的整体。这个整体不只是形式上的,也是主题内容上的。

《十日谈》的核心线索:爱和性

对于《十日谈》,它里面所有故事的核心线索,可以说就是“爱”和“性”,它全面展现了人们在情欲支配下各种各样的行为状态。它用100个类似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人类的存在来说,爱和性是不可禁止、禁而不止的。爱和性赋予了人类无穷的生命力和智慧,创造出各种美好的事情,但也创造出了各种丑陋的欺骗。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爱和被爱的含义都是复杂的,《十日谈》用100个故事来讲各种各样的爱和被爱,爱情和欲望。在这个世界里,丑陋和脆弱、残酷和邪恶、有罪和无情都是在为爱和被爱服务。它最重要的信息似乎是,爱是一种不容否认的自然又超强的力量,它压倒了理性和常识,它改变了人。

薄伽丘


作者薄伽丘为这些爱情游戏提供了规则,但又一直在打破规则。

在《十日谈》里,爱通常是在性活动中完成的。而男人只有当女人叛逆或不愿意,无法得手的时候,才会对女人表现出纯洁的爱情。

在爱的游戏里,自然欲望的男性扮演积极的主角,只有他们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和获得性的满足。相比之下,必须控制自然欲望的教士不是真正的男人,教士与女性一样,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才能从渴望的对象那里获得性满足。

在中世纪时代,压倒一切的性道德是贞节,但《十日谈》却让人们可以得出很多和这个性道德原则相违背的结论,比如:

“性是自然而不可抗拒的。”

“对性的宗教限制是虚伪的,无论如何它们都不起作用。”

“试图控制子女性生活的父母,通常不会有好的结果。”

“通奸可以带来很多乐趣。”

“嫉妒的丈夫应该受骗。”

这些观念在14世纪是惊世骇俗的,而在6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恐怕也还是如此。

今天这一讲就说到这里,下一讲要谈的是《十日谈》里的坏女人和与她们有关的性滑稽和粗俗玩笑。我们下期再会。

*本节目内容由张磊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