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临床病例(六)—简单高效推磨牙向后技巧

推磨牙向后是口腔正畸里常需要用到的方法,临床经常会用到推磨牙向后来调整咬合和管理间隙,例如:磨牙远中关系调整为中性,向磨牙远中寻找间隙解除牙齿的拥挤,为种植牙预留修复空间等等。

我在临床上常用到的推磨牙向后的工具有:头帽口外弓,推簧,透明牙套。

先说下头帽口外弓,这个主要是用在替牙期和青春期,一是为了抑制上颌骨的发育,二则是起到对磨牙三维方向的控制(磨牙压低、冠远中移动、扩弓),对于有些上颌第二乳磨牙早失,6号牙前倾的效果不错。

上图示例为简单型头帽,根据术者需要,可以使用可以调整牵引角度的头帽。

第二个就是临床常用的,固定矫正上常用的,配合推簧使用的,推磨牙向后系统,此种搭配,能让磨牙往后推多少是一个考量,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推簧推磨牙向后的反作用力怎么处理(化解),回到支抗的控制问题,我临床上常用骨钉作为推磨牙向后的支抗装置,1因为它是绝对支抗,2它让推磨牙向后系统简单化。看CASE 1:

我画个示意图:

腭侧面观:

单纯颊侧往后推,它能推动,但是有时比较慢。如果想快一点,则可以加上舌侧的后推力量,我放下一张图片,很容易懂。

早期病例,腭杆与磨牙带环做了焊接,这样弊端就是限制了左右磨牙横向宽度,虽然提前做了预判腭杆也做了扩弓,但是移动量有限。现在做法为插销式,腭杆插到腭管,方便调节。下图为完成时:

第3种就是透明牙套,推磨牙向后是透明牙套的强项,其原理就类似“塞牙”,根据动画设计的移动量,牙套塞在两牙邻接的地方,慢慢牙缝就越“塞”越“大”,举个例子CASE 2:

文章最后放一个CASE 3 ,压低磨牙并且推磨牙向后,注意牙齿移动的方向,这个是在方案设计时就考虑在内。以终为始,牙套的佩戴,只是表达出自己想法的工具。

以上3种方法,各有适应症,根据病例,选择合适方法。但是根据矫治器的特点,最擅长推磨牙向后的还是透明牙套。

总结:

1.术前做好诊断设计,病例是否需要推磨牙向后?

2.磨牙后区能提供多少后移空间?(一般会选择拔掉智齿提供后移空间)

3.做推磨牙向后需要做好垂直向控制,不要增加垂直向高度,一般后推方向为后上方,牙冠远中倾斜。

4.需要考虑到横向宽度,磨牙后移量与横向宽度成正比。

5.支抗的控制,推磨牙向后勿使前牙唇倾,解决方法文中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