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回家!”澳癌症患者戴口罩遭辱骂,香港留学生被殴打!

因为观念不同

华人戴口罩被歧视的事

在海外时有发生

但没想到

类似的事情会发生在

一位澳洲50多岁患癌症的阿姨身上

被尾随、辱骂

被冲着喊“滚出去!”

因为戴着口罩还咳嗽

就被当做是疑似新冠患者

在澳洲戴口罩到底有多难?

医护人员无防护

民众请愿,专家发话

澳洲民众的抗疫之路

看起来还有很远要走

...

01

澳洲患癌阿姨戴口罩,竟遭到辱骂!

近日,澳洲的新冠疫情愈演愈烈,许多人开始诚惶诚恐。

新冠热线电话被打爆,医院排队数小时进不去,而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感也似乎变得很低

悉尼一位现年55岁的阿姨,最近就遇见了一档特别“糟心”的事。

这天,她前往悉尼某Woolworth附近的一家药店买东西时,正戴着口罩。

大概因为身体不适,阿姨在店里咳嗽了起来

按理说她戴着口罩,也没有影响到他人健康。

但就因为这样

“扎眼”的举动,引来了“有心人”的侧目。

一位陌生男子在店里就对她开始骚扰!

那人甚至跟着阿姨,尾随进了停车场。

就在她上车,车子开过去时,男子朝着她大喊:

“滚回家!你这个肮脏的*****”

事情发生后,阿姨的女儿Rachel接受了7News记者采访。

她说母亲情绪受到影响很大:

她对这段经历感到羞辱和困惑。这令她太害怕了,不敢离开家,担心自己会受到更多的辱骂。

毕竟,阿姨20多年来一直在当地超市购物,都没遇见过这么奇葩又羞辱的事情。

阿姨表示,因为自己的癌症症状和口罩会引起别人怀疑(和新冠肺炎扯上关系),这让她 心里很不舒服。

之后,Rachel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母亲的经历,并说:

停下来想一想,你可能实际上是在判断哪些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最大。

她向公众发出呼吁:

像母亲这样的人完全有权利在公众场合自我防护,保持警惕,不应该需要为自己戴口罩或咳嗽辩解!

无独有偶,据ABC报道,

近日,有一名来自中国香港的留学生,因戴口罩而遭人殴打。

这位名叫Ted的中国香港留学生表示,周四晚上,

他和一名好友在霍巴特New Town Plaza停车场遇到了袭击者。

这名男子高喊:

“你感染了病毒”

“滚回你的国家”

Ted表示,起初他没有理会这名男子,

后者一直跟到车前,并开始对其进行殴打。

结果把Ted的眼镜都给打碎,眼睛也跟着被打伤...

他说:

“我之前就听说过类似事件——留学生因戴口罩被打,只因有人认为他感染了新冠病毒。”

Ted还表示,

最近,他的室友在霍巴特的KFC中也遭遇了类似对待,

“我的朋友们都戴着口罩,几名青少年则在嘲笑他们。他们很没礼貌,举止十分无礼,甚至想动手。”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事件中的袭击者很快就被警方缉拿,

这名38岁男子也因此领刑2个月!

02

卫生部门不建议健康人戴口罩,医护者也不让戴!

“这里太恐怖了,我希望你们能过来报道一下,我们不让穿任何防护措施!”

一条来自一线医护工作者的举报,引起了本网记者们的关注。

一位叫Mary(化名)的华裔女护士告诉今日哥,在悉尼莱德医院的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在“零”防护下工作

Mary说,当这家医院

唯一的华人医生被确诊新冠病毒阳性时,她就预感到情况会变得更糟,后来的事逐渐证实了她的想法。

“我们都知道,COVID-19病毒的潜伏周期可达14天甚至更长,然而相关部门在排查的时候,只追查与确诊患者前3至4天内的亲密接触者。更让人不安的是,这名医生在确诊前接触过大量病人,但据我所知,病人并没有接受任何相关检测。”

接着,在随后的几天里医院的一系列行为更让这位急诊科护士感到生气,

据称,医院上层和他们开会时表示“戴口罩会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安”

不仅如此,医院随即把所有的口罩都锁了起来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甚至有医生因戴口罩被批评,还要向病人及家属道歉。

但与此同时,部分医院被指P2口罩储备不够,“放在外面,马上被人偷了”。

日前已有医生病人之间传染的事情发生,澳医护人员的健康令人担心

细想可知,并不是民众和医护不需要口罩。

据信,官方宣传“不必要”的大部分原因,除了怕“造成他人恐慌”,还跟政府储备及产能不足,为避免抢购引起的物资短缺

有关。

03

民众向政府请愿,“戴口罩”被重视!

一周时间,澳洲新增病例在不断翻倍,医护人员是真的怕了...

墨尔本Box Hill医疗中心一位有15年经验的GP,就因为上班时没有可用的防护装备,出于对疫情的担忧,直接选择了辞职!

当事人 Debra Dettman-Wu | ABC News

随着疫情急速扩散,出于对“人传人”风险的担忧,更多人站出来,发声支持以医护人员为例的工作者上班戴口罩。

呼声不仅存在于华人社群内。

在澳洲请愿网站上,已经有超过2.2万人签名

他们请求政府:

“允许和鼓励工作人员戴口罩”

保护医护人员,

保护更多人的生命!

http://chng.it/8ZQdbdtH

尽管在网上搜索澳洲及口罩的关键词,出来的新闻依然是

澳首席医疗官表示无需戴口罩。

宣告:“口罩不起作用 ”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但仔细一看,有些说法已经变了。

戴上口罩当然不能保证您不会生病–病毒也可以通过眼睛传播,微小的病毒颗粒(称为气溶胶)可以穿透口罩。

但是,口罩可有效捕获液滴,而液滴是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些研究估计,与没有单独的屏障相比,防护大约有五倍的保护(尽管其他人发现其效力较低)。

并且,报道明确指出,当与感染者密切接触时,口罩会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如果本人已经被确诊,戴口罩也可以保护他人。

因此,口罩对于照顾病人的卫生保健和社会护理工作者至关重要, 也推荐给需要照料患病者的家庭成员使用,理想情况下,患者和护理人员都应戴口罩。

不过这并不代表普通市民需要大量囤货。

将物资留给最需要它们的医护工作者们,才是对这场“全民灾难 ”最有帮助的做法。

03

世界瞬息万变,澳人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

一开始是最先受到国内报道影响的澳洲华人和留学生们,自发采购防护物资。后来,在街上也偶尔能看到小部分澳人戴上口罩防护。

如今,大部分市民都行动起来。超市里、药房内,从厕纸到米、面,洗手液、消毒水和口罩等,都成为目前

最惹人眼红的“硬通货”。

然而,现实是就算你想买口罩,都抢不到。

昨日《每日邮报 》报道,由于病例激增,所需的 医疗物资及防疫产品供不应求,澳洲政府不得已要求制造业转向“战时生产方式”

不论之前政府如何“粉饰太平”,面对着蹭蹭往上窜的确诊数,澳人的“恐慌性”购物潮还是来了。

墨尔本超市实拍

面对各种卫生产品售罄,商店经常断货,专家指出:

恐慌性抢口罩可能造成真正需要口罩的医院供应短缺,而澳大利亚没有足够的供应链满足所有人都戴口罩的需求。

墨尔本排队等候看诊的市民 | Dailymail

SBS广播电台援引医学 教授Bruce Thompson的话,表示:

“澳首席医学官的建议是正确的,恐慌性购买切断了医院的供应,而医院才是真正需要口罩的地方。 ”

如果医疗资源不够,只能自求多福,个人防护好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再严密的防护措施也无可厚非。

专家呼吁尽可能勤洗手|The Guadian

戴不戴口罩于我们而言,

已经不是最开始那样“是否会受到歧视”的顾虑了。

在生命安全面前,

对公共利益负责,

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怎样合理防护才是目前最值得考虑的问题。

维州首席卫生官萨顿

现在,有部分官员的肯定,我们不要过度在意戴口罩带来的偏见,何况之前的偏见已逐渐被“疫情扩散带来的恐慌 ”和民众“防护意识的增强 ”冲淡。

除了戴口罩,多问问自己是否做好了手部卫生,外出归来记得消毒,减少群聚活动。


疫情仍在迅速发酵,

勤洗手路线还是主流宣传模式,

但“人传人”可能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这种时候,

每天刷着数据,关注疫情的大家

如果不得不出门,一定要注意防护。

值得肯定的是,

全澳的忧患意识逐渐增强,

没有什么比防范病毒,保持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