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尸体什么感觉?医学生:划破皮肤的声音难忍受,还会被熏出泪

“到后面缝一针就大喘气,腰也不舒服。穿上那个服装(防护服)后闷在里面汗不停地往下滴落,......而到了下半夜也有饥饿的状态。”

2月16日凌晨1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法医学系主任刘良及其团队,开始进行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

图源:澎湃新闻

而后解剖的结果也被详细报道出来,大家对遗体解剖多了一分尊敬,也多了一分好奇。

第一次解剖遗体是怎样的体验?

小九收集了一些过来人的分享。

医学生小林:被解剖的遗体在福尔马林的作用下可以保存相对完好,但同时福尔马林所散发出的强烈刺激性气味却让人难受,即使戴上三层厚口罩且提前通风,解剖过程中依旧感到头晕,且眼睛会被熏得直流眼泪。

张法医:遗体解剖看似是非常可怕,但却是近距离接触死亡的机会,而且法医在接触遗体解剖之前,其实已经上过大量人体解剖课程,并且也看过各种各样的标本,此前的动物实验也为遗体解剖做铺垫,所以对于遗体解剖有的人会害怕,但有的人还是存在好奇的。

解剖前,医学生会悼念捐赠者 图源网络

研究生小王:遗体解剖通常从分离遗体全身皮肤开始,当刀片接触僵硬的皮肤后,产生的声音的确让人头皮发麻,特别是划开遗体腹膜时,力道不对甚至会划破肠子,满腔的黄色液体流出会让人觉得恶心。大部分人早期可能觉得胃部不适,但是后面面对遗体解剖就会变得泰然,我们有些小伙伴甚至可以在遗体解剖的时候谈论美食。

研究生小刘:遗体解剖室需要细心,且常常需要长时间保持弯腰的动作,因此常常会觉得腰背酸痛累得要死,有时候结束遗体解剖回到宿舍以后,都需要靠在阳台大口的喘气。

遗体解剖有什么意义?

这一次新冠肺炎逝者的首例遗体解剖,意义非常重大,但很多人并不理解。事实上,遗体解剖的作用非常大。

首先,遗体解剖帮助临床医生确诊疾病并辅佐公安检查。

遗体解剖就是对逝者遗体做全面系统的检查、解剖,在解剖过程中可以提取检材以及证据并对遗体的死因、发病机制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有利于临床的医生全面了解逝者病情并为其他患者的治疗提供线索,进一步提高医疗诊断以及医治水平。另外,针对司法遗体解剖能够帮助公安、检察以及法院等查明遗体死因和真相。

其次,遗体解剖能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想要更全面的了解新发现疾病通常需要遗体解剖。比如刘良主任此次遗体解剖能够了解到新冠肺炎的病理,帮助医生从根本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的致病以及致死情况,遗体解剖等同于科研且解剖资料的累积也能为后续医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最后,解剖后的病理治疗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虽说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是也无法将所有的疾病都了解透彻,也许可以靠一些辅助性的检查诊断手段确诊疾病,通常其准确率为90%,而对遗体解剖后的病理检查则可以将诊断率提高到99%。

为什么很多逝者家属无法接受解剖?

遗体捐赠者被医学界称之为“大体老师”、“无言良师”,在解剖之前学生都会身穿白褂对遗体默哀并承诺认真对待遗体。

实际上大体老师来源于公众捐献,且对医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勇敢捐献身体只为帮助临床医学研究。但是能做到自愿捐赠遗体的少之又少,如今我国尸源紧缺就更显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了。

图源网络

尽管遗体解剖意义重大,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逝者的家属并不能完全接受解剖这一操作,可见遗体解剖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从古至今人们,都遵从“人死后要入土为安”、“死留全尸”的传统观点,因此大多数逝者的家属都希望逝者能很好的入土,而不要在死后再遭受解剖的痛苦。另外对逝者解剖进行开膛开肚等操作,很多逝者的家属都会感到害怕,所以在潜意识里也不愿意接受遗体解剖这一操作。

近日关于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的新闻引发关注,疫情灾难面前遗体解剖更具有社会现实的意义,我们要感谢逝者及其家属的无私贡献,这值得我们歌颂!

1.《医学生第一次解剖尸体是什么感受?》,广州校园,2017-05-11

2.《遗体解剖为何如此重要》,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