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县”到底会不会被并入北京?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以下称《规划》),要求两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规划》一出,“北三县并入北京”的论调再次甚嚣尘上。

三河、大厂、香河,被统称为“北三县”。这个长期作为北京“睡城”存在的地方“被并入”的传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当地房市低迷的时候。人们为什么会对这样捕风捉影的传闻乐此不疲,且“屡传屡信”呢?北三县到底会不会被并入北京?

北三县从何而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香河的位置在哪里,但一定听说或吃过香河肉饼;可能对三河比较陌生,但一定听说过燕郊和它疯狂的楼市故事。

北三县就是指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以及香河县,三市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西面和北京的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东部南部紧邻天津。虽紧临京津,但北三县仍属河北廊坊,和京津并无行政隶属关系,北三县之“北”即相对廊坊而言。

虽为隶属,但北三县和廊坊主体部分并不接壤,北三县就成了中国行政级别最高、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且最著名的行政区划间飞地。这块飞地形成的历史,像极了“被嫌弃的北三县的一生”。

北京行政区图

作为国家首都,如今的北京总面积达16410.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53.6万,下辖16个区。无论从人口还是面积来讲,北京都是一个超大城市,而且还常年面临着大城市病的困扰。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城规模并不大,南不到大兴,西不到通州。当时的北京也分16个区,但是每区所辖面积却小的多。若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来算,当时的北京城只有西城、东城、海淀部分、朝阳部分。

大国建都,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自然成了头等大事,但在此之前,北京还得先解决吃水问题。稍微了解北京历史的人都知道,吃水难的问题始终伴随着北京的发展而存在,而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决定城市发展上限的重要因素。

在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之前,当时北京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唯一可行办法就是修建水库。作为临时用水工程,1956年,北京修建了长26公里的永定河引水渠,拦截永定河水,使之流入通惠河,北京西郊暂时无缺水之虞。

1958年9月,密云水库正式开建。1960年,又修建了从密云水库到北京的京密引水渠,京引经怀柔水库向西,再经昆明湖,与永定河引水渠合流。但当时,密云属于河北,而跨行政区协调困难又是京津冀的“传统”。跨省区的水利工程需要协调的东西太多,北京吃水还要看人脸色。

另一方面,北京建城之初,选择了苏联老大哥的发展模式,即大力推进工业化。根据“一五计划”(1953-1958),北京的工业飞速发展,林立的烟囱和扩建的工厂成为社会主义繁荣的象征。按照这样的态势,当时的水源供应和土地存量,显然满足不了需求。

经过几次零星扩张之后,1958年,河北省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平谷、密云、怀柔、延庆9县1市划入北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新划入的地区每个县市都有至少一个水库或水系。密云县—密云水库,平谷县—海子水库,怀柔县—怀柔水库,房山区—永定河流经,顺义区—潮白河流经,延庆——官厅水库。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北京全都要。

北京部分水库分布 地图编辑:搜狐城市

天津的扩张,和北京类似。

1973年,河北省把静海县、蓟县、宁河县、宝坻县、武清县五个县划入了天津市。之后,为解决天津水资源短缺问题,又将河北一部分县划入天津。通过调整,天津得到了团泊洼水库、于桥水库、于庄水库、于庄水库等。

天津部分水库分布

而没有大型水库和水系,水源短缺的三河、香河、大厂被北京、天津忽视。即使廊坊的行政区被分割,河北也得服从“顶层设计”,从此,北三县就成为了一块飞地。

虽然未被“收编”,但是北三县仍摆脱不了被北京影响甚至支配的命运。可能三县人民自己也没想到,随着北京的发展,自己的命运会面临着如此大的跌宕起伏。

北三县的命运起伏

2019年,竞争力智库和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发布《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18》,前40名中,燕郊镇以23名成为北方乡镇唯一遗珠。这个“北方第一镇”,正是位于北三县之一的三河市最西边,距离北京市中心仅30公里。

可以这么说,北京周边地区没有人能拒绝北京的影响,而北三县尤甚。

从地理位置上看,三河离北京中心城区最近,交通最为便利;大厂县供应了北京中高档宾馆70%的牛羊肉消费量;而香河县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三、北方最大的家具集散地,并且绝大部分家具销往北京。但是北京对三县的影响表现最典型的,还是房地产。

在北京发展初期,外溢效应还不明显。北京和北京周边地区都在各自发展,相互之间交集并不是很多。但是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人口自由流动成为常态之后,全国各地的人口像潮水般涌入首都北京,“北漂”由此形成。

根据北京统计年鉴,1994年,北京常住外来人口仅为63.2万人,1995年猛增至180.8万,增幅达180%。期间经过几次反复,到2000年时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再次大增,从前一年的157.4万人增加至256.1万人,增幅达62.7%。此后数年,北京的常住外来人口持续增加。

1999年时,燕郊被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时的燕郊,还是大片农田。在2007年之前,燕郊的人口不超过10万。整个北三县都在静静等着历史机遇的到来。

2010年,4月30日,北京出台“国十条实施细则”,对北京本地人以及外来人口买房作出了明确限制。“限购令”生效,北京周边地区瞬间成为热土。在同一年,燕郊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于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越来越多的北漂开始在燕郊买房。

事实上,在此之前,北京的房价已经开始上涨,加上北京中心城区生活成本的提高,已经有部分北漂开始把触角伸向通州等郊区甚至城外的燕郊。到这个时候,在北京工作的人置业或租房在燕郊,开始把它变为“睡城”多是是刚需族自发的市场行为。但是当京津冀开始一体化的时候,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

2011年时,国家发改委启动开始启动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在2012年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当中,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更是位居首位。而廊坊便是经济圈中的11个地级市之一。2014年之后,京津冀一体化开始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更多的资本也开始兴奋。

不只是燕郊所在的三河,就连离北京较远的香河也开始成为香饽饽,万科、绿地、富力、首创、万通等国内知名开发商纷纷逐鹿此地,一跃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六普数据,燕郊2010年常住人口攀升至447000人,此后更是持续增加。

2016年6月,北京有关部门发布《意见》指出,通州区和“北三县”将实现“三统一”: 即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和统一管控。一时间,无数投资客涌入,北三县的楼市,开始被引爆。

以燕郊的燕京航城为例,该项目在2008年时曾以3800元每平米进行交易,而到了2017年初,该项目在二手房网站的报价为2.8万元每平。香河的房价从2016年初的7000元左右,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涨到2.3万元每平。整体楼盘较少的大厂,2017年3月房价也达到了2.5万每平,最高时单价达3.5万每平。但是这样的疯狂,并没有持续很久。

2017年3月22日,廊坊市主城区、北三县、固安及永清限购,外地户籍限购一套且提高首付比例;4月5日,三河市限购实施细则出台,进一步提高二手房交易成本;6月3日,廊坊市限购升级,外地户籍需有3年社保或纳税证明,本地户籍限购2套。北三县楼市犹如过山车一般,迅速进入冰封。

2018年时,有媒体记者探访当年燕郊最火爆的“售楼一条街”时,看到的是这样的状态:

不少售楼处大门紧锁,甚至拉下了防盗铁门,只剩下门店招牌。从一家已经关门的售楼处门外望进去,潮白河孔雀城中央公园鸟瞰图的横幅一边掉了下来,斜挂在墙上,地上散落着废纸、条幅和揉成团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沙盘上放着落灰的杀虫剂。

一家链家门店绿色的墙面已经褪色,玻璃门上贴着出租标语,门口停着一辆装货的三轮车,车的主人坐在地上,把头深深地埋进臂弯。店内已空,墙上挂着二三十幅房屋出售的广告标牌。

都不用看房价数据,就能知道这样的场景和不久前的疯狂,已经是两个世界。

近期公布的《规划》中,是这样评价北三县的“产业发展结构失衡,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产业层次低,就业吸纳能力不强,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并明确提出“严控房地产无序开发”。

住在北三县的“北漂”们以及三县的本地人做了那么久的北京梦,似乎还不知道何时才能实现。目前这里最像北京的,大概只有房地产了。他们的北京梦,还能做下去吗?

北三县并入北京可能性有多大

约等于0。

是的,搜狐城市认为,目前以及可预见的时期内,北三县几无可能直接并入北京,但是这样就不值得期待了吗?当然不是。

且不说自从1958年后北京所辖范围再也没有扩容过,到了当下,单纯靠增加土地面积的“摊大饼”方式发展早已过时。再退一步讲,即使需要拓展,北京目前也并不缺地。

北三县面积为1277平方千米,通州区面积为907平方千米。多年来作为一个农业县,通州并不缺地。目前通州的未开发土地能满足北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更不用说北京其它郊区县的未开发土地。

另外,在北京的最新规划中,将北京的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以内,截至2019年底,北京常住人口为2153.6万人。如果把一个区域整建制的并入北京,一次性增加超百万的人口,是很难想象的的。

最重要的一点,《规划》把“四个统一”的通州和北三县定义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这代表着什么呢?

众所周知,京津冀一体化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很多个年头。但是到目前,在全国最著名的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京津冀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的地区。国家有意把通州和北三县的协调发展打造成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范本,如果京津冀一体化的未来是京把津、冀的土地合并,天津、河北会怎么看?全国人民怎么想?

几乎可以确定,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北三县不会从行政区划上并入北京,但是《规划》的出台,依然是重大利好。

如前文所述,2016年时已有文件出台,规定北京和北三县实现“三统一”,但当时的政策为北京市发布,和如今由发改委发布不可同日而语,且由“三统一”变成“四统一”

事实上,之前之所以多次传出北三县并入北京的传闻,除了一些投机者刻意炮制的纯谣言外,大量交通一体化的规划也是传言四起的根据。除了传统的通燕高速(102国道)外,根据规划,北京地铁6号线也将向东延伸,辐射北三县。传言是假,但得利是真。

除此之外,和北三县人民的切身利益最相关的教育、养老资源共享,产业转移,交通一体化等,《规划》中均有所体现。

潮白河大桥

潮白河大桥上有北京和河北的分界线,每天早上所有的车辆都要一辆一辆经过检查站,从燕郊进入北京,到了晚上再回来。每天往返于此的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晚睡早起、长途通勤。但是总有那么一些特殊时刻,提醒着你是住在北三县,而北三县和北京分属两省市。

今年3月开始,北京的很多企业陆续复工,而这批住在燕郊、职在北京的人深深感受到了这段30公里的路程原来这么长。

2020年3月9日 通州白庙北综合检查站前长长的队伍

疫情期间复工,无论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从北三县进京的人都要排队步行至检查点,测体温、查验身份证、查进京工作证等,私家车还要检查后备箱。在检查口堵上三五个小时是常事,如果早上从燕郊出发,顺利的话,正好能赶上公司食堂的中饭。

未来,当京津冀一体化示范区建成时,在燕郊的北漂们或许不再只是睡在燕郊,也能工作在燕郊,潮白河大桥上的“朝阳车队”或许也会消失。希望那一天早些到来。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年鉴、各地政府网站、华尔街见闻、人民网、财新网、上观新闻、新京报、每经网、政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