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雄‖不让祖父“漂泊”海外

此去家山近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回到故乡的家山上,祭扫缅怀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亲。

先人如今长卧于故土红白相间的芳香泥土间,其周遭山水钟灵,苍松翠柏,凤尾竹珠泪点点。每次睹物思人,以及左昭右穆的氛围,都会引发我无尽的忧伤。

亲人驾鹤乘龙,远遁天国,和长孙我湖天路远,其恩千重,其遥也千重,跋涉千年而犹万里。而今年清明,我将第一次没有回家乡,只是握笔写下一段文字以深情纪念,却又如此感到“此去家山祖庙近”,与先祖血脉相连,气运相通。

先人安卧故乡的青山绿水间,深深与故土融为一体,静静聆听着阵阵松涛声,近距离接触人间的烟火气,与乡人窃窃细语,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焕彩生辉,一定会含笑九泉!

在我未来到人间,曾祖父母、祖父,已驾鹤西归,缘悭一面,未能同堂。

2003年,旅居泰国的老三叔、老五叔、老六叔,作伴回乡在家山,收集曾祖父母的遗骸,合葬名山“吉坦帽”,从此每年“摆五色纸”祭扫曾祖父母坟茔的任务,无可代替落在我这位大孙身上,只是每次都行色匆匆。

祖父于1959年在马来西亚去世。1975年,父亲离世,草草葬于家山一个土山包,那年我才11周岁;而此后的日子,我和祖母相依为命,备尝艰辛。至成年后,和祖母不离不弃,我工作到那里,祖母也随我迁到那里。我反哺奉养祖母直至89岁高寿离世,并于2000年,将祖父母、父亲的遗骸归合葬家山一处名为“桂竹陵”的宝地,圆了亲人在家乡团圆的夙愿。为了祖父母、父亲“生不能团圆,死要团圆”的遗愿,我举“一人之力”足足奋斗了30年。

写下片言只语缅怀,我默祷着亲情永存心中,祈愿着先人在天国轻歌曼舞,丝鼓升平,欢乐无穷;没有忧虑重重,不用为子孙想有千年计,远离劳役终年的命运;在一方净土乐土厚土逍遥自在,享受锦绣膏粱、温柔富贵、诗礼缨簪。

又要到清明时节了,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冷雨,此刻,我想起了许许多多离我远去的亲人,对婆婆的思念,也更是悠长。

【编后语】清明节,是怀念亲人、凭吊先辈的“感恩节”。当前,中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中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2020年清明暂停现场祭扫活动,中山日报发起“清明思亲”征文活动。主题为“清明思亲”;追思对象为已远逝的亲人;征文以散文为主,篇幅800字以内。征文日期:即日起至4月4日。投稿邮箱:3411706595@qq.com (请一投一稿)。文末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等。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审: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