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博物院實現“雲遊”博物館

本報訊(記者 張佳)2020年初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館40年來首次因疫情閉館。3月19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為滿足廣大公眾瞭解秦始皇帝陵和秦文化的需求,該院充分利用文物數字資源優勢,推出線上展覽實現“雲遊”博物館。

目前博物院在官方網站推出“數字展示”欄目,包含“全景兵馬俑”“平天下展覽”“四海一虛擬展示”“數字博物館”四大板塊。“全景兵馬俑”板塊通過瀏覽兵馬俑360°超清全景圖,將兵馬俑一號坑2000張4575萬像素圖片拼接形成高達500億像素的室內全景圖,公眾可通過電腦或手機進入全景兵馬俑板塊參觀;疫情出現後將大型臨展“平天下——秦的統一”變為線上“雲”展覽;利用數字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構建虛擬大型秦文化展,建成文物知識服務系統和秦歷史文化虛擬展覽;“數字博物館”重點呈現該院等省內博物館數字資源,為文物愛好者提供在博物館現場也無法實現的觀賞體驗。

除了展覽,博物院還推出“秦俑百問微講堂”線上學習內容,整理出公眾感興趣的180道問題,分秦始皇帝陵、秦陵兵馬俑、秦陵銅車馬三大部分,由專業講解員以音頻、文字、圖片等形式解答,連續播放90天。博物院聯合國內相關博物館與騰訊開展文物故事線上音頻項目合作,通過央視少兒、QQ音樂等平臺收聽;以“文物的時空漫遊”為題,通過多檔主題對話講述形式向5-12歲親子家庭發佈5期文物故事。

博物院推出的“雲”遊兵馬俑一號坑線上活動,介紹秦俑軍陣、考古發掘、修復過程,穿插秦代歷史故事,共有1354萬人次點擊觀看。線上課程讓學生居家不停學,兵馬俑VR公開課,在疫情期間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開放,講解員直播分享“走近VR世界第八大奇蹟”,通過VR技術瞭解兵馬俑歷史故事,讓學生在網絡平臺觀看一號坑遺址和文物,通過虛擬旅行讓同學們看“清”兵馬俑並愛上博物館。

另外,疫情出現後博物院針對大中小學生喜愛的藝術方式,取材於全國相關博物館文物素材,組織員工陸續創作“防疫漫畫指南”“執盾護卿——口罩的歷史”“復工防護提示”等系列漫畫,挖掘文獻歷史並用文物+漫畫形式宣傳公共衛生知識,在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的同時活躍青少年學生的業餘文化生活、調節長期居家時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