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 小年,归心 似箭

2020年1月17日 (腊月廿三 )

传统前程浩荡小年快乐

万事期待

小年是春节的序曲。

如果说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小年则是狂欢前夜的兴奋与忙碌:“祭灶”——回顾过去一年的得失,“洒扫”——清理家院的积尘,“忙年”——期待新春的来临……

关于小年的时间,各地不尽相同。

历来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其意是:官家小年为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南宋之前政治中心多在北方,受此影响,故而北方小年为腊月二十三,而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则多以腊月二十四为准。

具体时间虽有不同,但小年过后,无论南方北方,都要开始准备辞旧迎新过大年,这其中许多风俗大致是相同的。

民俗活动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古人多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奉灶王为一家之主,是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民俗活动

糖瓜粘

老话说:“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糖瓜以麦芽、小米熬制而成,含有微小的气泡。拉伸成长条,就叫“关东糖”;搓成扁圆形状,就叫“糖瓜”。

用灶糖轻轻在灶王爷的嘴上涂抹一下,恭送“灶王爷骑马升天”,希望他吃着欢喜,能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酥酥脆脆的糖瓜,不仅黏住了灶神爷的嘴,也锁住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

民俗活动

窗花对联

喜鹊登梅、燕穿桃柳、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和合二仙等等......

一刀一剪中,万物生灵都活了起来,等到窗明几净后,张贴于窗户上,红红火火。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或对偶工整,或简洁精巧。

心中祈福纳祥瑞,总把新桃换旧符。

于是,年的喜庆就来了。

民俗活动

扫尘洗浴

小年这天,要将屋子清扫一遍,扫去之前一年的晦气与不如意,希望来年诸事称心。

早年间。生活水平较低。洗浴这件如今日常的事,在当时却是一件郑重的事。

到了小年,身上也要洗得干干净净。除洗浴外,民间还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寓意从头开始。

新的希望,就是在这些细节里,逐渐明朗清晰起来。

小年已至,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小年,是回家的钟声。

君自故乡来,应归故乡去。人这一生,从离家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还好,借着约定俗成的日子,让我们可以安心归来。

最后,环太湖艺术城祝大家小年快乐,鼠年吉祥。

- END -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