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的宮廷造像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兩廣總督楊廷璋,向宮中進呈了一批特殊的貢物:千年菩提葉。

在其所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跋文中,述及菩提葉的產地、加工、性狀及進呈之事:

粵中廣州府城內西北一里有光孝寺,……今此樹歷千年,其葉似柔桑而大圓。……寺僧採之,浸以寒泉四十日,浣濯去滓,細筋繚繞,薄於蟬翼,持贈遠人,比之綃縠。竊思此樹來自耆闍,種於震旦,以此靈葉普諸善根,有如貝多,宣示妙諦。謹裁製成冊,敬寫般若心經一卷。佐以葉一千瓣,恭呈御覽。

乾隆帝得到異地聖物,頗為珍愛,令人制成葉箋,鑲以淺豆青色絲絹。半年之後,《御筆菩提葉箋心經並題句》這件稀世珍品問世。

清乾隆三十二年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楊廷璋寫本) 故宮博物院藏

經摺裝,半開四行十字;菩提葉制箋,前有一瓣菩提葉。鈐“乾隆御覽之寶”、“秘殿珠林”、“秘殿新編”、“珠林重定”、“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諸璽。

清乾隆三十三年 高宗《御筆菩提葉箋心經並題句》故宮博物院藏

從《秘殿珠林》記載可知,乾隆元年(1736)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這四十年中,乾隆皇帝每在元旦(正月初一)、上元日(正月十五)和浴佛日(四月初八),無一例外御筆抄寫《心經》。

乾隆四十年以後,則發展到每月的朔日(初一)和望日(十五)都要寫經的慣例。乾隆皇帝還要欽定經書的裝池形式,對於題簽、套籤以及錦緞封面都要親自審定。

清乾隆五年 弘曆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故宮博物院藏

皇太后五旬萬壽時,“子皇帝臣弘曆恭進”的壽禮。

乾隆皇帝抄寫佛經,從政治上講,是為了鞏固政權、維護統治。

就其個人而言,是對於佛教的推崇,潛心向佛的具體表現。還有一些則是為父母祈福延壽,長養慈悲。

故宮博物院藏乾隆皇帝御筆寫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是他為其母后崇慶皇太后恭賀五旬萬壽所抄經書。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六日,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后死於圓明園的長春仙館,終年八十六歲。

皇太后死後不到一個月,即二月二十五日,乾隆就下諭旨:現今大行皇太后御發,著做金塔一座供奉。塔內供無量壽佛一尊。(清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

清 雍正帝孝聖憲皇后(崇慶皇太后)畫像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金髮塔 故宮博物院藏

金髮塔共用黃金三千多兩,由清宮造辦處承做,並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辦。

金髮塔設計式樣經乾隆帝欽定,而後經過三個多月的緊張趕製而成,安放在崇慶皇太后生前居住過的壽康宮東佛堂內。金髮塔以盤紋焊接和錘胎鏨花工藝製作,紋飾精美,造型高峻而玲巧,反映了乾隆時造辦處的高超技藝。

養心殿造辦處主掌宮內造器,下設館、處、作、廠等作坊,分工明確,設催長、副催長、委署司匠、庫守、蘇拉等,承應各項差務,所屬各種匠役約二百名。

據《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養心殿造辦處……掌製造器用,凡治器之作十有四……

但是,在宮廷製作藏傳佛教器物時,卻不得不提到一個特殊的機構,即是中正殿唸經處

中正殿唸經處,隸屬於內務府,是清帝首次在宮廷中設立的專管藏傳佛教事務的官方機構,最高長官為管理中正殿事務王大臣,其下還專設員外郎等官,具體承辦清宮皇室唸經、造辦佛像等事務。

中正殿區域平面圖(引自《乾隆於中正殿灌頂考》)

養心殿造辦處在製作佛像時,要與中正殿唸經處的畫佛喇嘛畫佛像、塑銅佛蠟樣,及如意館畫師們共同協作完成任務。較為重要的佛像製造,要由皇帝欽定、驗收。

這在《活計檔》中有大量記載:乾隆三十六年九月二十日,太監胡世傑傳旨,哲穆尊丹巴胡圖克圖著艾啟蒙畫臉像二幅,其衣紋著姚文瀚起稿,完時著喇嘛畫,得時裱掛軸二軸。欽此。

乾隆十四年太監胡世傑傳旨:如意館做得青金佛三尊,著交中正殿畫佛像喇嘛開減臉像,應是何樣即開減何樣臉像,應染何發,即染何色發。欽此。

中正殿唸經處,是清帝首次在宮廷中,設立的專管藏傳佛教事務的官方機構。它的出現,是清統治者與藏傳佛教關係史上,很值得研究的事情。

中正殿內景(舊影像)

在清代早期,即順治至康熙早期,兩位皇帝對藏傳佛教的崇信並不是很確切。

但來自蒙古科爾沁部的孝莊皇太后,極為崇信藏傳佛教,還在皇宮之中,定期舉行佛事活動,順治與康熙皇帝多采取“默許”的態度。康熙三十六年,康熙帝在宮廷設“中正殿唸經處”,負責宮中藏傳佛教事務,併兼辦塑造佛像,此後宮中佛事活動開始走上了正軌。

康熙三十六年奉旨:中正殿供奉佛像,著喇嘛唸經,交與扎薩克達喇嘛管理。又議準於內務府三旗各管領下挑取披甲人二十八名充當鋪排蘇拉。又奉旨,派內務府司官二人與察罕喇嘛呼圖克圖辦造佛像事物。(《大清會典事例》卷886)

其後的乾隆帝對造像的重視則更有過之,他不僅在宮廷專門設立“造辦處”製作佛像,還親自參與造像的圖樣設計和造像過程的監督,幾乎所有重要造像環節他都親自把關定奪。

特別是當時受乾隆帝特別禮敬的

三世章嘉國師,參與了宮廷造像活動,充當顧問和藝術指導。

清乾隆 三世章嘉胡土克圖唐卡 故宮博物院藏

唐卡背面有白綾,墨書漢、滿、蒙、藏四鍾文字題記: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欽命中正殿畫佛喇嘛繪畫供奉利益畫像章嘉胡土克圖……

此唐卡為三世章嘉圓寂不久,乾隆帝為紀念他,命宮中畫佛喇嘛繪製的。

三世章嘉精研佛典,通曉梵、藏、蒙、漢、滿等多種文字,名聞蒙藏地區。

乾隆曾從三世章嘉國師學佛,以師禮相待。過從甚密。藏傳佛教極重師傳,尤其是修習密法,必須在上師直接指導下進行,才可達到解脫成佛的境界,所以強調修行者必須“視師如佛”。

章嘉親為乾隆灌頂傳法,乾隆向章嘉施頂禮佛足大禮,並說:章嘉國師從前是朕之上師,現在為朕之金剛阿闍黎。

清乾隆 乾隆皇帝佛裝像唐卡 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正中為乾隆皇帝,其頭頂為上師三世章嘉。

三世章嘉對於佛教造像極有心得。

據他的傳記稱:章嘉只要用手觸摸一下,就能查知佛像等物品製作的好壞,區別出是用印度的還是用西藏的新舊銅料製作的。

對唐卡的圖像的好壞也有很強的鑑別能力。《活計檔》多處記載,宮中大到佛殿建築,小到一尊佛像,一鈴一杵的製造,無不就教於章嘉:

乾隆三十六年……傳旨著三和金輝同去見章嘉胡土克圖,問造鈴杵如何對用響銅、金子、寶石之法。

乾隆三十八年……綠財寶天王、威積金剛等五尊成一堂配二層樓龕安供。著問章嘉胡土克圖此松石佛分二堂供,使得使不得。欽此。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初三……傳旨照佛海觀音菩薩法身著章嘉胡土克圖擬佛一尊畫樣呈覽。

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將紫金俐瑪釋迎牟尼佛、宗喀巴請至中正殿交章嘉胡土克圖呈覽。

故宮梵華樓外景

梵華樓內景

六品佛像

乾隆時期宮廷造像,以六品佛樓成堂佛像最具典型性。

它把藏傳佛教顯密諸神匯聚一堂,對藏傳佛造像作了全面的、規範化的詮釋。格魯派針對修密者不同根機(靈性、悟性)將密宗修習內容根據程度的深淺、成就的大小分為四個層次:

下品根機者修事部密法(功行品)

中品根機者修行部密法(德行品)

上品根機者修瑜伽部密法(瑜伽品)

上上品根機者修無上瑜伽部密法

其中,無上瑜伽部,又分為父續(無上陽體根本)和母續(無上陰體根本)兩部。加上大乘佛教(即“顯宗”、般若品),共稱“六品(部)”。

在這個系統裡,所有的藏傳佛教眾神,都按照藏密修行的階段或者尊神的地位高低依次定名和排列,再根據這個系統鑄造銅佛像。

最著名的例子是梵華樓的732尊銅佛像,分別分為顯宗和密宗兩大類,密宗又分為五品依次排列,每尊銅像上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尊名和品名。

梵華樓-壁上佛格

清乾隆 黃銅自在行母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銅除諸障菩薩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銅文殊菩薩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銅清淨光遊戲神通佛 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琍瑪,是藏傳佛教金銅佛像中最貴重神聖的品種。

選用多種貴重材料合金鑄造,乾隆時,宮廷造辦處成功製出了此種佛像。據清代宮廷檔案記載需用紅銅、金、銀、自然銅、鋼、錫、鉛、水銀8種金屬,再添加鑽石、五色玻璃合鑄而成,但這種技術只有尼泊爾工匠能比較熟練掌握。

四十五年(1780),乾隆帝在整理六世班禪的禮物中,發現了這種不同色澤的銅造像,派人向他的隨從諮詢;得知這種合金稱為紫金琍瑪,只有尼泊爾工匠能做,現有一個簡單的配方。

乾隆帝命人根據配方試驗這種特別的合金,此後再經過配方改進,紫金琍瑪配方定型以後,只造無量壽佛,基本成為乾隆帝祈求世壽綿長的重要造像材料。

清乾隆 紫金琍瑪釋迦牟尼佛 清宮造辦處造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四十六年 紫金琍瑪宗喀巴 清宮造辦處造 故宮博物院藏

紫金琍瑪的珍貴之處,不僅在於其配方獨特,而且用料也極為名貴。不僅有今天看來仍十分昂貴的金、銀等貴金屬,還有從西洋進口的五色玻璃面等。

所以,每次紫金琍瑪造像的鑄造,均是根據乾隆帝特諭而作的。

造辦處先將所鑄佛像配方用料的情況一一開列,詳細呈明,反覆做模,得到乾隆帝同意以後才能開鑄,而且每次鑄造的數量均不大,鑄造完成之後,一些重要的佛像還要請至中正殿,由國師三世章嘉胡圖克圖慶贊以後才供在佛堂中。

紫金琍瑪在宮中的鑄造始於乾隆四十六年,止於乾隆六十年或稍後幾年,留下的作品數量較少,成為清代後期宮廷造像的標誌性作品。以後不再成造,技術失傳。

清乾隆 紫金琍瑪六臂大黑天 清宮造辦處造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五十九年 紫金琍瑪金剛總持 清宮造辦處造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六十年 紫金琍瑪無量壽佛 清宮造辦處造 扎什倫布寺藏

清乾隆 紫金琍瑪吉祥天母 清宮造辦處造 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製作時間不同,工匠來源不一,乾隆宮廷造像風格複雜多樣。

除了由宮廷設計製作的,數量很大的成堂佛像和特殊珍貴的紫金琍瑪,造辦處當時還仿製了西藏、克什米爾、斯瓦特、尼泊爾風格的佛像精品。

這些造像工藝精湛,線條規整,亦是乾隆宮廷造像的珍品。

清乾隆 仿喀什米爾黃銅釋迦牟尼佛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仿喀什米爾金質釋迦牟尼佛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西藏風格紅銅金剛亥母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西藏風格紅銅大輪金剛手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西藏風格黃銅大威德金剛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尼泊爾風格青銅白救度佛母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尼泊爾風格銅文殊菩薩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銅鎏金獅犼觀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