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理書丨《痛點:挖掘小數據滿足用戶需求》

帶你理書丨《痛點:挖掘小數據滿足用戶需求》





馬丁·林斯特龍是世界上知名的品牌營銷專家,是迪士尼、百事可樂等多家企業的品牌顧問,是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品牌營銷領域有著非常高的評價。


現在,在大數據如此流行時,馬丁·林斯特龍卻提出了小數據,認為小數據有著大數據所不具有的優勢。在涉及到一些行為習慣時,大數據反映的並不精確,而小數據是通過對極少數人的觀察,得出結論。林斯特龍通過許多經典案例,解讀了小數據理論在營銷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先看看這本書的目錄吧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什麼是小數據呢?通過閱讀本書,你就會了解到小數據就是能呈現我們真實內在的個人化信息,可以是情感、喜好或者習慣等。小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微觀,是通過人的細節觀察得到的;一個是樣本小,大數據會抽取成千上萬人的信息,而小數據可能只需要蒐集幾個人的信息就夠了。

為什麼小數據能夠揭示大趨勢呢?

1.小大數據只能反映表面的信息,有時冷冰冰的,難以真正觸及顧客的需求,而小數據注重情感和心態。


2. 小數據能暴露顧客潛在的慾望,而且這些慾望還是未被滿足的慾望

3. 潛在的慾望能夠暗示人們的真實內在

4. 小數據的本質就是滿足顧客未被滿足的慾望


小數據改變營銷的關鍵步驟:7C法


案例分享

在2013年,一家全球穀物生產商生產的穀物早餐漸漸失去市場份額,這家公司就委託林斯特龍去幫他們設計一個新的包裝。林斯特龍通過走訪調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購買穀物早餐的人通常是婆婆和兒媳婦,於是林斯特龍開始研究印度的婆媳關係。起初,林斯特龍認為婆婆有決定權,因為他拜訪了幾家後,發現開門迎客的永遠是兒媳婦,而且客人坐下之後,兒媳婦坐在一邊,不說話,就看著婆婆。但是,進入到印度人的廚房後會發現,越靠近灶臺的調料顏色越鮮豔,而且讓人覺得有趣的是最靠近灶臺的顏色和婆婆衣服顏色差不多,這說明調料粉是婆婆喜歡的,於是得出來結論:在印度,做飯是婆婆說了算,那買穀物早餐的就是婆婆了嗎?林斯特龍還發現洗潔精的味道是比較西式化的,據林斯特龍觀察,這是比較年輕的兒媳婦喜歡的味道,所以洗潔精是兒媳婦選的。因此,婆婆和兒媳婦是分工合作,前者負責做飯,後者負責刷碗。林斯特龍發現,廚房是印度家庭的一個縮影,在選擇穀物早餐這件事上,婆婆和兒媳婦都有主導權,於是為了搞清楚兩者的喜好,林斯特龍做了一個實驗,他讓婆婆和兒媳婦分別選出她們代表新鮮的顏色,結果發現婆婆青睞越鮮豔的顏色,兒媳婦認為綠色才是天然的,並且她們有一個共識就是穀物早餐要新鮮,婆婆看包裝視點集中在包裝底部,而兒媳婦習慣從包裝頂部看產品。根據這些觀察。林斯特龍向包裝生產商提出了一種建議:把包裝底部三分之二的顏色設計成鮮豔的顏色,把剩餘三分之一設計成天然綠,這樣能同時使婆婆和兒媳婦感到產品很天然、很健康。生產商採納了這個建議,結果就是以往在選擇穀物早餐有分歧的婆婆和兒媳婦開始認同同一種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