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胶》原著:有这三种“观念”的人,正在“毁灭”自己的幸福


文|吾恩淇

有人说,《双面胶》的作者六六是“痛吻现实”的时代写手。我在看她的那些作品时,也对这一说法表示赞同。

《双面胶》里,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宏大的气势格局,六六仅仅用最简洁平实的对话,就揭露了婚姻里最丑陋的一面。

看到主角李亚平和胡丽鹃不幸,其实,也好像就看到了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家人朋友。试问那些已婚人士,谁没有在婚姻里彷徨挣扎过?谁没有在婚姻里受过或大或小的伤?谁能在面对家庭里的一地鸡毛时,依旧可以淡定如磐石?

没有一丝诟病的婚姻,几乎不存在。真实的婚姻,本就不是浅显易懂的。而想要过好这一生,唯有用心经营。

我总结了《双面胶》里不可取的三个生活观,希望对大家婚姻的经营,能起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作用。

毕竟,谁都想拥有幸福,而不是毁灭幸福。

第一个错误的生活观来自于李亚平:把妻子当成“垫脚石”。

李亚平并没有多爱胡丽鹃,其实,他最爱的是他自己。而他娶胡丽鹃,有很大的功利性,就是要胡丽鹃当成他的“垫脚石”,帮他在上海这个大城市里站稳脚跟。

娶胡丽鹃,不仅能有房子,还有了依靠。

当李亚平的目的达成以后,胡丽鹃对他而言,作用就越来越小,那么,他对胡丽鹃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李亚平把一切便宜占尽后,他开始挑剔胡丽鹃不贤惠,指责她脏话连篇、不懂礼貌,甚至,在他们发生激烈的争吵时,还会动手掐胡丽鹃的脖子。

我最初在看《双面胶》时,觉得李亚平对胡丽鹃越来越不好,都是亚平妈给搅合的。但后来,我反复翻看这部小说后,我发现李亚平之所以“前后两张脸”,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胡丽鹃在他心里,本身就没那么重要。

所以,当亚平妈改造胡丽鹃,并且对她区别对待时,李亚平完全默认,从未替胡丽鹃说过一句公道话。

像李亚平这种踩着妻子上位的男人,现实生活里真的还有很多。他们都很自私,只想自己如何能活得潇洒快意,全然不顾妻子的感受。

《蜗居》里的宋思明也是这样的男人。他把宋太太当成了事业的“垫脚石”,因为有宋太太,才成就了他在事业上的一帆风顺。然而,当宋思明名利双收,手握巨大的权力之后,他想的并不是如何更好地回报妻子,而是包养了另一个女人郭海藻。

原著里,宋思明在临死前的那一刻,脑子里的人是郭海藻,而不是他的妻子或女儿,我当时就想,一个男人,该有多凉薄,才能做出这么“损妻”的事?

宋思明和李亚平一样,他们都太自私了。而面对他们的自私,他们的妻子又是何其的无辜?

一个不善待妻子的男人,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因为妻子,是一个家的另一半支撑,你毁了她,家也跟着坍塌了。

把妻子当成垫脚石的男人,也不过是图了一时的痛快。他们忽视了这种丑陋行为下掩藏的祸患。

宋思明毁了宋太太的一生,而他自己,也不得不畏罪死于车祸。李亚平打死了胡丽鹃,他也定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他们因此而得到幸福了吗?

第二个错误的生活观来自于亚平妈:家里的男人是天。

我一直都觉得亚平妈是个很悲惨的女人,她嫁给亚平爸爸以后,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年轻时,她受她婆婆的压制和改造,最终成为了一个“失去自我”的女人。

亚平妈这一生,先是为亚平爸爸而活,后来又为李亚平而活。她的喜怒哀乐,都取自于家里的男人。因为,她深信,家里的男人,就是天。

原著里,亚平父母刚到上海以后,胡丽鹃看到他们时内心有这样一段描述:“特别是婆婆,身架子本来就不像东北人,纤细瘦弱,又套得密不透风,感觉都快给棉袄压垮了。公公一如既往地甩着两只手在前头走,留下婆婆拎着大包小袋,滴里嘟噜得腰都直不起来,一路小跑跟着。”

亚平妈身材瘦小,却拎着大包小袋,亚平爸爸却甩着两只手在前头走,可见,在他们家里,亚平妈活得多么卑微。

我觉得对亚平妈来说,更“悲”的,还不是她付出,而是身为一个女人,她觉得她本该如此。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真的很令人惊悚。

亚平妈苦着自己,就这样窝窝囊囊的活了几十年,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人格,又何谈什么幸福呢?

女人,最怕的就是作践自己。

电视剧《奔腾年代》里,常汉坤一直视自己的弟弟为天,所以她看不惯常汉卿宠爱金灿烂, 于是,金灿烂对她说:“我又不是资产阶级娇小姐,我是半边天,不是寄生虫,用不着男人宠。”

金灿烂独立,有主心骨,从未想到过依赖男人,所以她也定然不会把自己的男人奉为天。这样的她,即便是高嫁,她也从来都是不卑不亢,独立自持的。

女人,就该像金灿烂这样硬气的活。

因为,在婚姻里,本就没有高低贵贱,只有携手同行。

第三个错误的生活观来自于胡丽鹃:不舍得放弃早已支离破碎的家。

我真心劝那些婚姻破碎的女人,要懂得及时止损。千万别学胡丽鹃,在两家已经打得非常仇恨的情况下,还勉强维系着。这样做,只会让结局更加糟糕。

易卜生说:“婚姻是人生的一大考验。”

既然没有考核通过,守着那张分数惨淡的考卷又有何用?你该做的,是努力备考,然后最终收获到一个满意的分数。

胡丽鹃在自己怀孕,母亲中风,李亚平父亲被气死的现实下,依旧选择和李亚平母子和解。并且,和解以后,她继续纵容亚平妈在自己家里兴风作浪,她的不作为,让人看了痛恨到牙痒痒。

但没办法,我也理解她,全是因为她的不舍得。她不想她的孩子没有爸爸,不舍得就这样和李亚平分道扬镳。

但她的不舍,最终成为了一件杀死她的“利器”。


我想说,她们这个家庭的破碎程度,已经没有任何留恋的必要了。这种情况下,若非要被那一纸婚姻所束缚,最终,你会为他的错误而买单。

破镜难圆。

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拔出了。胡丽鹃最终被李亚平生生打死了。这样的结局,太触目惊心,但也的确是现实所至。

翻译家陈望道说:“离婚不过是收拾敬衰爱亡残局的一种不得己的办法。”

六六也说:“时间就像河流,只能向前奔走,无法回头。人不能同时踏进不同的河流,也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幸福。既已逝去,就随风吧。”

婚姻虽然破碎了,但前路漫漫,只要你肯往前走,说不定,就遇到了更美丽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