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向4国用兵,硬杠美俄和欧盟,埃尔多安能让土耳其重温帝国梦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用在当下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身上似乎比较合适。在“重振奥斯曼雄风”这一梦想驱使下,埃尔多安领导下的土耳其正以中东北非地区为舞台,不仅同时在中东北非对多国用兵,还强势抗击美国和俄罗斯这两条超级“过江龙”,一时间大出风头。

当地时间3月14日,土耳其战机对伊拉克北部山区展开空袭,打死11名库尔德工人党武装分子。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军事打击行动不会因为胜利而稍有松懈,将会继续在伊拉克北部展开空袭。而在本月初,为报复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打死土耳其军人的行动,土耳其对叙利亚政府军发起了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虽然在俄罗斯出面下,双方达成了停火协议,但埃尔多安表示,土方保留自己回应叙政府军行动的权力。

3月11日,土耳其出动10架F16战机,进入希腊在爱琴海的领空,以报复此前希腊战机在伊姆雷斯岛、特内多斯岛的挑衅。早有准备的希腊空军出动同等数量的F16战机外加8架幻影2000,对土耳其战机展开拦截——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格斗,希腊战机频繁使用AIM9X导弹锁定10架土耳其的F16,最终迫使土耳其战机返航。最后是北约出面与希腊、土耳其紧急磋商,才令这次冲突没有演变成大规模交火。

与此同时,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也在继续。目前,利比亚政府军、土耳其军队和利比亚国民军都在整军备战,一场新的大战正在酝酿。

土耳其同时对多个国家直接出手的行为,展示了它作为中东霸主的强势。然而,埃尔多安的风头不止于此。这一系列行动中,土耳其还迫使美国、俄罗斯和欧盟这三个当今世界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和集团对其采取了让步或妥协姿态。

众所周知,叙利亚政府是在俄罗斯支持下挺过持续9年的难关的,叙利亚政府军能够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得益于俄罗斯的直接军事支持——可以说,俄罗斯就是叙利亚事实上的保护国,在伊德利卜打击叙反对派的行动,也是俄叙联军发起的。即使这样,土耳其在打击叙利亚政府军时仍然没有给俄罗斯面子,造成叙政府军的巨大损失。土耳其与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土耳其逼着俄罗斯承认了它之前的军事行动的“合理性”。

同样,埃尔多安也没给特朗普面子,它不仅完全不顾美国反对购买了俄罗斯反导系统,还在出兵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中,直接对美国支持的“人民保护部队”大打出手。对此,美国居然还以撤军的形式,为土耳其军事打击行动让路。

相比之下,欧盟则是直接让埃尔多安给弄得快束手无策了。曾经土耳其十分渴望加入欧盟,但欧盟却爱答不理,欧洲的老大帝国们还居高临下地对土耳其内政外交指手划脚,埃尔多安一怒之下使出了“大杀器”,土耳其不再扮演难民涌入欧洲国家的“隔离墙”,甚至还驱赶大量难民从希腊进入欧洲,逼得欧洲一干大佬们不得不求着埃尔多安协商,深怕难民危机会重新在欧洲上演。

乍一看,土耳其的这一番表演可以说风头无二——同一时期对四个国家展开军事行动,逼着美俄两个超级军事大国和欧盟妥协让步,俨然再现了奥斯曼时期的风采。

然而,土耳其的表演真的就像表面上那样的风光吗?恐怕未必。土耳其之所以敢于同时对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展开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三个国家早已经被美欧国家先打烂了,土耳其只不过是在这些国家最虚弱的时候欺负一下“老弱病残”罢了。当它试图以同样的方式对付希腊时,就差点儿吃亏——战机被锁定后的撤出,暴露了土耳其的真正军事实力的差距。

事实上,俄罗斯对土耳其的拉拢与让步,除了基于布局整个中东的战略的考虑外,还有明显分化土耳其与北约及美国关系的意图,只是土耳其被俄罗斯当作了棋子而不自知或者装作不知。美国对土耳其的纵容在于,它近年来一直谋划着从这一地区撤出,但又不想在撤出之后让这一地区落入俄罗斯的手中,也就让作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在这一地区扮演搅局者的角色。欧盟的考虑就更简单了,土耳其境内的400万难民本是要冲向欧洲的,出点小钱小惠让土耳其继续扮演阻止难民“隔离墙”的角色,完全是本小利大的买卖。

有句话说,“人前多风光,人后多沧桑”。土耳其大出风头的背后显然代价巨大,四处用兵让经济上本就有限的土耳其不堪重负;打击叙利亚、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为它在身边树立了两个长期的敌人;与美国和欧洲国家关系的疏远使土耳其融入西方的梦想正在落空;与俄罗斯关系的绑定则更加加剧了美欧国家对土耳其的不信任感,迫使它不得不依靠俄罗斯这个数百年的宿敌。

这样的土耳其,风光的背后其实就是困局。奥斯曼时代的荣光早已成为过去,土耳其根本就不复当年的国力和地位——以有限的国力硬要去玩转不可能的任务,土耳其为埃尔多安的奥斯曼梦想买单也许就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