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奏响复工复产进行曲

中国甘肃网3月17日讯 据新天水报道记者 马凯 邵兰霞 文/图

“当前,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有序恢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决心,巩固和拓展来之不易的良好态势,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精准稳妥、安全有效推进复工复产,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正常轨道。”在近日召开的全市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市委书记王锐的讲话掷地有声。

连日来,我市各地千方百计给政策、出实招,全力扶持企业应对疫情挑战、恢复正常生产。从企业车间到项目工地,各地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一时间,沉寂了良久的机器轰鸣声再度响彻天水上空,天水大地上又多了一些忙碌的身影。

车间内再次机声轰鸣

在甘谷县六峰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天水恒远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近百台缝纫机整齐排列,“哒哒哒”的缝纫机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飞针走线手法娴熟地忙碌着,一双双成品胶鞋整齐的堆放在产品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在流水线的检验关卡,刘君梅正拿起一双成品胶鞋,在工位上快速而仔细地检验鞋面,刘君梅在这家企业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原先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家里的几亩地和外出务工所挣的工资。由于要照顾孩子和老人,不能外出务工。刘君梅就到家门口的恒远鞋业找了个工作。来到车间后,由于认真负责,她被指派为质量质检员,负责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有了工作家里也多了一笔收入。“家里日常开支靠工资,现在企业复工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我也安心了。”

天水恒远鞋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加工、经营各种鞋类及服装类产品的股份制民营企业,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攻关、开发,现己具备各种先进的热硫化鞋类生产加工、生产工艺,如今拥有橡胶套鞋、作训鞋等30多个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和英美等国。解决了当地闲置劳动力1000余人,并可带动当地包装业及各种配套材料生产业的发展。

各项政策保驾护航

“你好,关于近期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税费优惠政策,小微企业能享受哪些税费优惠?”

“我们公司要复工,个别手续一时还办不齐,可否一边开工一边办理相关手续?”

自我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政务大厅联合办公区域的热线电话便响个不停,许多电话都是打来咨询复工复产的。

据悉,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我市自2月20日起,组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保障局等10部门进驻市政府政务大厅开展联合办公,重点从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着力推动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等11个方面落细落实55条具体措施,做好中央及省、市一系列政策的宣传解读、相关手续“承诺容缺”办理和“一站式”政务服务等工作,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确保各项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天水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陶勇告诉记者,联合办公以来,行政服务中心都会督促各部门对政策落实情况、电话受理及业务办理情况实行‘一天一汇总,两天一通报’制度,及时汇总反馈上报市委市政府。“我们对能够现场答复、办结的业务现场办结;对不能现场答复、办结的业务明确时限,按期答复、办结。所有受理、转办的业务均实行登记,明确办理时限,及时移交办结。”他说。

在此次联合办公中,市财政局积极筹措筹措防控资金、降低企业担保费率、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加大清理账款力度、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建立采购绿色通道等多种财政手段,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资金问题,让企业吃下“定下丸”,增添复工复产的底气。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市中小基金对已投的10家企业和将投的可转股债权企业利率在原有利率基础上降低1%执行,期限为一年,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减少利息106.52万元,每个企业可降低1至30万不等的利息。目前,基金已对天水华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500万元流动资金支持。”

除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外,我市各项目建设也都在各单位的协调下,进入复工状态,各施工现场更是塔吊林立,一派繁忙。

日前,记者在已于2月底全面复工的秦州—三阳川隧道工程现场看到,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建设场景。在各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不仅顺利开工还传来捷报,据了解该隧道开挖的总里程已经超过隧道总长的1/3。“对项目开工前期遇到的困难,市发改委积极组织协调,保障了项目物资供应,还积极为项目招聘当地工人,为返岗员工提供宾馆。现在,项目已经全面复工,不管是项目部还是拌合站的工人都已投身建设一线,目前项目各项进展都很顺利,我们力争2021年建成通车。”项目经理芮国荣说道。

不止秦州—三阳川隧道项目,在各部门“各显身手”,“各出绝招”的前提下,我市各重大项目皆已投入紧张的建设当中。

防控与复工齐头并进

“你好,先测一下体温。”3月12日,记者进入甘谷县千河源纯净水厂大门内,工作人员首先给记者测量了体温,接着向记者周身喷洒酒精消毒,再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洗手,最后经过详细的信息登记,所有进门程序才算履行完。

在大门口负责登记消毒工作的是职工郑晓伟,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好每天厂区及人员防控防护检查、消毒工作。“我们在门卫处设立出入人员信息登记及体温检测薄,建立职工上班前体温日检测制。厂部也坚持执行环境卫生日巡查制,对车间、配电室、库房、厂区每天进行专人检查,并保留记录。”郑晓伟拿着几本登记薄对记者说道。

在干净整洁的生产区内,自动化纯净水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员工们佩戴口罩、身着工作服,相互保持着适当的工作间距。同时,企业严格规定员工生产时更换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车间开启紫外线消毒装置,一天3次测量体温。“为了保障周边群众供水,我们春节期间一直没有停工。但在疫情防控方面,我们一直没有松懈。在第一时间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不同职责,多形式开展疫情防治知识宣传,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加强企业日常疫情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厂长李光润说。

为指导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推动企业稳步有序复工复产,市委、市政府一直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的工作要求,并于2月21日印发了《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在我市各项目现场,防控与复工复产也双线战役齐头并进。在秦州区建设路人行天桥建设工地,记者看到有多名施工人员戴着口罩正在有序施工。为缓解第一人民医院路段交通压力,2019年秦州区实施了市第一人民医院人行天桥项目。去年,该项目完成了桥梁主体的架设,目前正在进行梯道拱台的开挖工作。“为尽快投入实质性复工,目前,该项目施工人员全部在各地所在卫生院出具了相关健康证明。同时工地每天都会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确保复工工作安全有序推进。”天水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员刘海龙说。

当前我市企业项目大幅度复工复产,在做好复工复产的同时,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的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力争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统一起来,做到了经济社会常态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