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房子拆迁三套房给你弟,我搬你家住”“妈,我是捡的吗”

二胎政策正式放开之后,很多夫妻都选择了生二胎,相信他们的初衷是给自己的孩子多个伴儿。即使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甚至还有个兄弟姐妹可以说说心里话。

做父母的可能没有想过,如果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话,那么,他们所有的爱都会给这个唯一的宝贝。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的话,即使再小心翼翼的父母,也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这也是钱钟书与杨绛夫妻只有一个女儿的原因。
戴圣说,“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戴圣的形容,是一个幸福家庭兼备的形与神,也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只不过,这个世界上圆满与完美的事情太少了,我们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遗憾、委屈、不公甚至是忽视。
有的是朋友、同事、陌生人带给我们的,有的却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带给我们的。这样的事无可避免,更像是一种人生常态,一直与我们如影相随。

晴晴有一个弟弟,尽管这个弟弟只比她晚出生五分钟,却几乎夺走了所有属于晴晴的关怀和爱护。小时候,晴晴过年的时候只能穿别人的旧衣服,而弟弟每年都有新衣服穿、新玩具玩,这在晴晴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她总是在想,如果我是弟弟该有多好,或者是,如果没有弟弟该有多好。


考大学的时候,晴晴放弃了家门口的重点大学,而是跋山涉水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念大学。那个地方山青水秀,可以让晴晴忘记父母带给她的阴影和伤害。离开了家,她就算眼不见心不烦了,父母要如何宠弟弟都随他们去吧,晴晴想要拥有自己的新生活。

老家传来拆迁的消息时,晴晴已经在异地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公寓,感情发展稳定,下半年就要结婚了。晴晴从未把拆迁的事和自己扯上关系,她知道无论家里分得多少现金和房子,都和她没有关系,她也从来没有抱过希望。


第二年,父亲因车祸突然去世,晴晴回老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难得和弟弟、母亲坐在一起说会话。母亲的头发都白了,弟弟也长成大小伙子了,晴晴看着她最亲的人,总觉得有说不出口的陌生感。
母亲跟晴晴说,“闺女,房子拆迁三套房都给你弟,我搬你家住。”晴晴愣住了,刚开始她还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既然房子全都给弟弟了,为什么母亲要搬来和我一起住呢?她是为了不给弟弟添麻烦吗?还是担心将来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晴晴回答道,“妈,我是捡的吗?”这么多年来,晴晴一直在心里念叨这句话,从来没有说出口,这一次她是真的忍不住了。她能明白父母的重男轻女,可是她无法接受,他们把一切都给了弟弟之后,还想要和她一起安享晚年。这么多年,母亲何曾给过自己这样的爱啊?
显然,母亲对晴晴的话哑口无言,她没想到晴晴会这样说。她永远都不会明白的是,她曾经给过晴晴的失落和绝望,痛苦和压抑。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往往更偏爱小一点的孩子,或是家里的男孩子。这对另一个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心里上会留下很大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抹灭。
晴晴就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只因为她是个女孩子,就在小时候尝遍了人间冷暖。晴晴是幸运的,也是勇敢的,她跳出了自己从前生活的圈子,去另外一个城市做全新的自己。有的人,差的就是晴晴的勇气和决心,以及面对现实的力量。
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可是,第一步之后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路会越走越宽,阳光会越来越灿烂,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林肯说,“亲人不睦家必败。”
亲人之间,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应该是最团结、最和睦的关系。有缘成为亲人、家人,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此生应当珍惜才对。
决定生二胎的夫妻,已经有二胎的父母,一定要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样都是亲生骨肉,千万不要因为他们的年龄、性格、相貌、能力等等,采取不公平的方式对待他们。做父母的也要学会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那个被冷落的孩子,你会作何感想呢?
好好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一转眼,他们就长大了,离开你的身边了,甚至不再需要你了。让你的臂弯,成为他们最温暖的怀抱吧。
—END—
话题互动:你们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