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27国无一幸免,张文宏:后续发展不容乐观,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接下来的几周,欧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做好现有病例的诊断救治,更重要的是高效动员、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团结一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与此同时,我国主要面临的考验仍然会是较大的输入性风险。

文 | 海上客


这些天,一张由787公务机执飞的伦敦经停日内瓦飞上海的海报刷屏。据海报信息显示,这趟航班每个座位售价18万元起。此后,有媒体又从运营方了解到,目前这架公务机已经收到了100多个预定需求,主要来自伦敦。

3月以来,中国国内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中国境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却在短短两周内累计突破7万例,涉及140余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3月15日,在欧洲,疫情最为严重的意大利,确诊人数已经超过2万;西班牙一日增长2000例,累计确诊近8000例,成为欧洲第二大疫情国;法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000例;英国确诊人数已破千。

而就在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封闭国境、减少人员聚集之际,英国却抛出了“群体免疫”这一应对疫情的对策。

由于这一政策带有明显的“达尔文式”印记,消息一出便饱受争议,从而也引发了在英留学和生活的华人群体恐慌升级,催生了回国机票天价却仍然一票难求的情况。

“群体免疫”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坦白讲,是有的,尤其是对传播力较强而致死率较低的病毒。但科学界对新冠肺炎还知之甚少,就连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官网都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新的疾病,目前尚不清楚病毒到底是怎样人传人的。

海姐想说,在这种面对一系列问号的情况下,英国贸然选择这样一种“消极”的应对,无疑是拿全体国民的生命进行一场豪赌。

据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从当地时间3月14日上午9时到15日上午9时,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2例,累计确诊1372例;新增死亡14例,累计死亡病例35例。

英国政府,拜托你们“快醒醒”!


01


海姐注意到,就在英国政府正式宣布进入抗疫第二阶段——“拖延”阶段(Delay)后,现年93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居住。英国媒体报道称,如果英国疫情持续恶化下去,女王会和现年98岁的丈夫菲利普亲王撤离到位于英格兰诺福克郡乡下的桑德灵厄姆府进行隔离。

在民间,部分物资紧缺的现象已经出现。英国民众首先抢购的还是卫生纸和洗手液,这些商品基本是每天上货后就会迅速被人买走。除此之外,那些便于储存的食品也被一抢而空。

值得一提的是,在英国留学的抖音博主“请叫我李肖恩”发布短视频称,他终于理解了为何有同学会义无反顾地回到意大利,因为该同学表示“在这个国家,我感到不安全”。

据报道,目前已有超10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英国有必要效仿意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市镇间人员流动,同时限制大型集会”。

就连英国国际发展事务大臣罗利·斯图尔德也于3月13日在媒体电视采访中公开对英国政府的做法提出反对,“这种做法是对国际社会极其不负责任的一种政治决策,不符合科学”。

《柳叶刀》主编理查·霍顿(Richard Horton)等人3月14日在《泰晤士报》上撰文呼吁英国政府拿出支持其做出应对疫情现行决策的数据模型等证据

在“群体免疫”引发一片哗然之后,英国政府“顶不住了”,当地时间3月15日,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给出了新的解释。他在英国主流报纸《星期日电讯报》上发文称,英国政府将在本周发布一项紧急法案以对抗疫情。

该法案将“给予政府我们将需要的临时权力,以帮助所有人应对这一切”。并且,其中的措施考虑到了“最坏的情况”。

图|英国天空电视台

汉考克称,新冠疫情是“这一代人面临的最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英国已基于科学家的专业知识制定了一项抗疫计划,“群体免疫”不是其中的一部分。“群体免疫”仅是一个科学概念,而不是目标或战略。

这位英国卫生大臣同时呼吁生产商开始制造呼吸机等治疗时所需的医用设备,以增强国家医疗体系。据悉,英国计划在未来几周内采取行动隔离70岁以上的老人,并在隔离期间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协助。

事实上,根据英国政府前期发布的“作战计划”显示,为了避免短时间的爆发给英国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消极”应对的措施,希望尽量延缓疫情暴发的时间。“群体免疫”的背后,实则是医疗资源的紧张。

防新冠,勤洗手,这是英国人的防疫指南。英首相约翰逊告诉民众,洗手不能低于20秒,时长就是可以唱生日快乐歌两次。但当他自己亲自“示范”边洗边唱生日歌,结果却“翻车”了……

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其公众微信号“华山感染”中表示,英国政府通过放开疫情的防控,是不在防“感染”上花成本,而在防“死亡”上花成本。在控制疫情的同时不会因为严格的管控措施牺牲社会活力和经济发展,尽量减小抗击疫情的代价,这就是英国所行策略背后的逻辑。

但张文宏同时也指出,这样的一种“群体免疫”方式看似理论上可行,实际上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仍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海姐简单做一道数学题,以六千多万英国人口计算,如果真的有60%的人口感染,却没有产生“群体性免疫”,那么按照英国给出的1%的致死率,将有近36万人因此丧生。

难怪英国首相说出了这样的话:“新冠疫情是这一代人遇到的最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坦白地说,更多家庭将有亲人逝世。”


02


全球疫情形势显然已经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

用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话来说,欧洲已成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

目前欧洲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和死亡病例超过中国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每天报告的病例比中国疫情流行高峰时还要多。

但除了英国之外,身在“震中”的部分欧洲国家同样也只是采取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消极措施。

比如,瑞典官方12日决定停止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统计,该国也将不再对轻症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检测。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以前大范围检测太耗费资源,政府没有能力对每个确诊病例进行追踪,现在医疗系统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保护弱者,完全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但对老人和高危人群的检测仍将继续,以免他们在医疗体系中传播病毒”。

又如德国,虽然还算不上“消极”,但对于新冠疫情仍然是以“疏”为主。德国总理默克尔说,由于当前既无疫苗、亦无特效药,假如这种情形一直持续下去,根据此前的大传染病暴发的经验,专家估计德国最高可能达到60%-70%的人口被感染。现在的重点是要争取时间,让德国医疗体系不至于超负荷而崩溃。这番话无疑透露了德国面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不绝对扑杀,也不完全放任。

这些做法不仅让本国国民焦虑,也让全球网友揪心。

世卫组织发言人亚沙雷维奇就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强调,任何国家都不能把“无力回天”当借口,自暴自弃。他明确表示,现在不是相互指责的时候,而是救命的时候,“不少国家正在经历中国此前经受过的考验,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方法,他国可以参考”。


03


目前,与其他受到新型疫情攻击的国家不同,英国尚未禁止大规模聚会或关闭学校,并表示不相信这些措施将阻止暴发。但事实上,据公开报道披露:英国已有多所大学发现确诊病例,包括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拉夫堡大学等。

张文宏教授在《张文宏:大流行状态下的国际抗疫与中国应对——国际战疫动态与展望(二)》一文中指出,中国已经迈过至暗时刻,但是现在欧洲突然成为疫情的新中心,因此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原本以为中国控制良好,世界也会同步控制,像新加坡、日本以及韩国等东亚国家都做得非常好,但从目前各国坦然接受新冠病毒的广泛传播现实来看,新冠病毒疫情后续发展将不容乐观,英国等‘佛系’抗击疫情国家将变成病原输出国,为医疗资源更加不发达的地区带来更大的威胁”。

文章进一步指出,按照当前全球的抗疫情况,本场疫情在今年夏天结束基本已经不可能。如果意大利和伊朗的疫情继续向纵深演化,那么新冠的跨年度疫情风险越来越大。

在海姐看来,接下来的几周,欧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做好现有病例的诊断救治,更重要的是高效动员、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团结一致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与此同时,我国主要面临的考验仍然会是较大的输入性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个时候,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只有让“震中”尽快稳定下来,这场全球性的“巨震”才有望平息。


征集令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迎来了春天,《新民周刊》也迎来了新闻线索和故事征集的第二弹。

如今,经历了一个多月休眠的城市正在逐渐苏醒,各行各业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

不论您是企业老板、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又或者,您是老师、家长,还是学生本人……我们希望了解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的困难,或暖心故事。

如果你是抗疫一线的医生护士,疫情期间拍下了珍贵的摄影作品,也欢迎联系我们投稿。

当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故事,我们仍然欢迎。

希望广大读者朋友,提供相关线索,说出你的故事,让我们用新闻留存这一切。

《新民周刊》新冠肺炎线索征集值班编辑联系方式(添加时请简要自我介绍):


周一:应 琛 微信号:paulineying0127

周二:金 姬 微信号:gepetta

周三:黄 祺 微信号:shewen-2020

周四:周 洁 微信号:asyouasyou

周五:孔冰欣 微信号:kbx875055141

周六:吴 雪 微信号:shyshine1105

周日:姜浩峰 微信号:jianggeladandong


如你需要捐赠物资,可与以下两位工作人员联系:王勇:WangYong-SH 吴轶君:rommy150708(添加时请注明“捐物资”,方便工作人员快速通过您的申请,谢谢。)


新闻是历史的底稿,你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线索!


大家还都在看这些

· 欧洲足球几乎成了全球抗疫的反面典型,它会推倒一张怎样的多米诺骨牌?

· 口述实录 | 到处扣押物资的德国,感觉像在撞大运……

· 中国医疗队支援意大利,背后有三个原因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

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