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男孩跳桥自杀,到底谁是杀人凶手?

4月17日晚上10点,卢浦大桥的车辆和往常一样川流不息,高架上的夜灯为迷一样的魔都工作着。然而,就在此刻,一辆白色的小轿车上冲出一个男孩,该少年纵身一跃跳下卢浦大桥,将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17岁,视频中我们能感受到看到中年妇女那捶胸拍地的痛苦,男孩母亲嘶声裂肺的哭泣在冰冷的夜晚中徜徉,耳边的鸣笛声显得是那么无力。于是我们会问到底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葬送了他花一样的年纪?

经过对这件事的简单了解,我们得知事情起因只是这个孩子在学校和同学争吵,在车上被母亲说了几句而做出的冲动行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会去想,孩子的母亲后悔了吗,她反思了吗?当然,事情发生到如此地步,谈后悔和反思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但是这件事情给社会带来的讨论热度却一直没有降低。那么,到底谁是杀人凶手呢?

凶手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显性也有隐性的。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家庭希望破灭的痛心,事情背后的是引以为戒的思考和教训,一系列有关教育的问题接踵而至。教育是双向的,教育是多面的,不管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孩子的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一定存在的,如果孩子是在包容和理解的环境中长大,对于这种很常见的同学关系处理问题,他的父母是完全可以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建议,那么事情的结果不至于如此糟糕。那对于孩子呢?他接受了义务教育也有很多年了,我们的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难道没有青少年心理上的辅导吗?对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对生命的态度问题难道不存在任何教育上不足吗?

所以,请不要只盯着孩子母亲教育的过失不放,我们整个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通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给孩子一点空间,让他们可以在青春的世界里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