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中周卫国被保送德国军校深造,真实历史中,可能发生吗?

​在爆发抗日战争之前,我国和德国之间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十分融洽。举个例子来说,国民政府的很多军事官员都有过前去德国学习的经验。深受大众喜爱的《雪豹》,在这部电视剧中就有这样的剧情,其中这部剧的主人公周卫国由于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中央军校保送至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深造的机会,故事可能是虚构的,然而历史背景却真实存在。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会有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有人选择德国,有人选择美国,而最多的当属日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的交流只剩下了战争,别无其他。国民政府此时已经无法再将自家的军事人员送完敌国学习。而德国就成为了国民政府此时最信任的国家。两国各取所需,国民政府需要从德国进口武器装备,而我国可以向其提供廉价的矿石。这个时候的与德国关系十分友好。众所周知,二战时期,首要发动者希特勒起初是想要中国取代当时日本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关系之好。德国并没有因为中国当时的弱小而看不起,反而积极地寻求机会企图和我们建立良好关系。当时的日本对中国的狼子野心众人皆知,国民政府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频繁的和德国进行密切的军事交流活动。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批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海归,如邱清泉和黄维等人。

当时的邱清泉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一名,获得了赴德留学的机会。学成归来的他,在之后的作品中都有提及到在德国的所学所感。当时就是陆军少将的黄维同样被选派至德国学习军事理论。德国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先进军事理论。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同时,德国派出大量的军事顾问支持国民政府,其中包括著名的汉斯·冯·塞克特,其在当时赴华的军事顾问担任总顾问。多年之后,接任他的是法肯豪森。

说到法肯豪森,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法肯豪森一直坚定地站在了中国这一边。为抗战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即使希特勒想尽办法阻止法肯豪森留在中国,甚至用其家人的人身安全进行威胁,但是法肯豪森不为所动,仍然选择留在中国。在德日联盟形成后,很多在华的德国军事顾问被强制撤离。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德国顾问冒着舍弃德国财产和国籍的风险,选择留在中国,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大量德国顾问最后客死他乡,战死疆场。

当然这些来自德国的帮助都是由中国用当时德国稀缺的物资交换得来的。德国当时在西方世界受到了很多牵制和打压,导致自己国内很多物资的短缺。于是德国将目光放在了地大物博但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对于当时正在不断与日本有军事摩擦的中国来说,即便是高出国际价格的德国武器装备也像是雪中送炭。利益是决定一切的根本,由利益构造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网,利益决定了行动的方向。所以,德国能够接受国民政府派出的留学生也不足为奇了,这样看来电视剧《雪豹》的剧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完全是可以真实发生的事情。然而如果对周卫国当时出国留学的时间进行稍微的分析,其出国留学时间应该和邱清泉差不多,而作为黄埔九期的周卫国怎么能够和黄埔二期的邱清泉同时赴德留学呢?毕竟这是电视剧的剧情,可以理解,编剧也很难做到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