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現在的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

布衣的荒野


現在的中國人也未必能讀得懂明代的話本小說。

從時間上說,莎士比亞是中世紀文學家,距離現在幾百年時間,距離感也會形成隔閡。從語言上說,莎士比亞生活的時代正是中古英語向現在漢語發展的過程,就好像現在的中國人看明代文言文一樣有語言上的隔閡。

最大的隔閡是社會的發展形成的隔閡。現在社會的英國人對於理解比如:王室和工商業者以及新貴族的關係;農村圈地運動,矛盾激化;詹姆士一世王朝的腐敗等都有一定的理解困難。

莎士比亞作品的語言格外有特點,幾乎是獨樹一幟。運用了許多的古諺語、當時的俚語、民謠。這樣固然有生動性、時代性,但是也加強了現在這個時代理解的難度。

另外莎士比亞的作品代表性的就是劇作。中世紀的劇作有其本身的文學特定形式和規律,這也是形成現在理解有難度的原因之一。


沅汰


這問題並不成立。

簡單說,漢字和漢語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漢字、漢語本身博大精深,這意味著我們要真的花力氣來了解漢字,體會漢語。不能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就覺得自己自然而然就能夠閱讀詩經尚書了。這樣一來,自己先驕傲了,弄了半天,其實還是讀不懂。

大體,《詩經》是很難讀的,對於絕大多數只受過高中文言文教育的人來說,需要大量藉助註釋、字典、講解,才可以瞭解其內容。對英美高中水平的人來說,莎士比亞大致也是如此,甚至還簡單一些。讀起來確實有些生澀,掌握大意大致沒有問題——當然,要真的瞭解其內容,也需要大量藉助註釋、字典及學者講解。

隨便舉個例子,《詩經·國風·齊風》中有一篇叫《還》,其中一小段是這樣的: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之間兮。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假設我們自己以為自己很厲害,試著強行讀一下:

子,大概就是你的意思吧;還,大概是回來……——你回來啦!

遭,也許是遇到,“峱”字不認識……難道是什麼動物?——在什麼動物那裡遇到我了。

並驅?兩肩?大概——我們肩並肩一起驅馳?

揖,大概是作揖;儇字,又不認識。大概是說——這人說我什麼……

最後連起來:遇到一個人,動物,又並駕齊驅,最後怎麼了來著?

我們普通人讀詩經,很多時候就是這種狀況。大多數字我們以為自己認識,但其實理解地並不對。很多字還不認識,連起來,其實並不能讀懂。對照註釋,我們才知道這在說什麼。

首先,這裡的“還”不是回來的意思,是“便捷之貌”,就是身手矯健的意思。第一句說的是——這位大哥,真是身手矯健啊!

這裡的“峱”,也不是動物,是“山名”,讀若撓。所以說,第二句是說,在山裡你和我遇到了。

第三句,這裡“肩”,並不是肩膀的肩,“獸三歲曰肩。”本字其實是“豜(jiān)”,對,就是這樣的一個小動物。兩肩是說兩個小動物。這裡的並確實是一起的意思,但“驅”並不是說我們一起驅馳,而是說追逐捕捉。所以第三句講的是,我們一起捕捉那兩個小動物。

揖我,確實是對我作揖。關鍵是“儇”字,這字讀若宣,也作婘,是美好的樣子。簡單說,最後一句講,對我作揖,說我好樣的。

順便說一下,註釋是長這樣的:

某種意義上,對於英美讀完高中的學生來說,莎士比亞的難度與之相仿。舉個例子,我們知道莎士比亞的名句,生存還是毀滅,原文是: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 ’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 to sleep— No more—……中學老師會教,’tis 是it is 的意思。除此以外,比較難的詞彙大概只有sling,但打遊戲的孩子都知道slinger,就是扔石頭的兵,sling和箭矢並列,意思也可想而知了。


在野武將


這就要從《詩經》的體裁類型講了。《詩經》是中國第一部現實主義的詩歌,和屈原的《離騷》是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對應。

既然是現實主義那就是記錄當時的生活狀態,稍稍的加以修飾,就連修辭手法也很樸實常見。而且中國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有斷過,牛人大佬層出不窮,各種對他的註釋多如牛毛。


你看不懂《詩經》沒關係,後世大佬給你注,注還看不懂,沒關係還有疏,疏還看不懂,還有補註,在後面還有各種文學宗師的傳記翻譯等等,舉例子就能把你的榆木腦袋敲開。

這是隻有中國才特有,啥叫五千年古國,這就叫底蘊。

英國不一樣啊,莎士比亞作為文藝復興後期的文學大佬思想是很超前複雜的,它的作品在當時有自己解釋還能還原,但沙翁一死就沒有人傳承下去自然隔了幾百年就不知所云。



所以為偉大的祖國和悠久的文化乾一杯!


禪雲的故事之家


能不能不要這麼盲目自大呢朋友?我想問問你身邊的中國人,不靠註釋有幾個人能讀懂詩經?就算靠註釋明白了詩經每個字的意義,又有幾人能敢說自己懂得風雅之旨?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朋友就屬於不學詩,所以都不懂怎樣合理、得體地說話的;孔子還說:讀詩經可以多識草木鳥獸之名,更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何其大也!詩經之大,恰是要讓讀詩的人學會謙卑,不自以為是。

那英國人是否就讀不懂莎士比亞呢?如果從專業的角度,的確普通人也真的未必就能讀懂莎士比亞的每一個典故、隱喻,尤其是他的歷史劇和十四行詩眾說紛紜,英美有專門研究莎士比亞的研究所、學刊,莎學比紅學還要複雜;但從普及的角度看,莎士比亞作為最偉大的英語劇作家,他的作品至今幾乎天天都有在英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劇院上演,並且有大量的改編、現代藝術手段的介入,讓這些劇作保持活力;電影取材自莎劇的作品,無論直接改編還是取某些人物原型發揮的,也非常多。莎士比亞的作品還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無疑比詩經要容易翻譯得多。

這些現代社會的藝術普及手段,絕對有助於普通的英國人對莎士比亞感到親切、能夠進入,當然也跟英語文學傳統從沒遭遇過一個大的斷裂有關,莎士比亞的作品一直在英國大學、中學的課本上是必讀作品,沒有被“革命”過,這是英國文學讀者的幸運。


廖偉棠


你要是說中國人能讀懂四大名著,能讀懂三字經,那麼我贊同你。

偏偏你要舉《詩經》,我可以坦率地講,能讀懂《詩經》的人真沒幾個,除了一些研究的專家。

另外,英國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沒“上古”到令英國人讀不懂的地步,他們在許多地方弄不懂,需要看專家的註解。而我們讀古籍時,何嘗不也是如此呢?

所以我說,你舉的例子不恰當!

我們和歐美人相比最大的優勢是文化延續了數千年,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文化遺產,而且我們的語言文字是一以貫之的。我們跟西方人相比,最佔優勢的是漫長的時間跨度,我們在有商周文字傳承的時代(為了不挑起爭議,姑且不提之前的五帝和虞夏),問問西方是啥樣子鬼才知道。一方面我們很早就有詩經尚書山海經這樣的上古的古籍,而且都用漢字記載流傳至今;另一方面我們從古至今一直有良好的治史傳統,一代代歷史都有文獻記載;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可以很好地繼承。

而西方能有什麼?歐洲幾個世紀刀兵相見,血流成河,各自堅持“自己的”文化和語言,即使勉強捏合在一起形成個“歐盟”也是個不尷不尬的“四不象”。他們有時也大言不慚地談“歷史”,許多“歷史”可以“精確”到年月日,他們憑什麼,其來路很可疑;西方人為了自家“有根”,他們只能搬弄“古希臘”、“古羅馬”,其實那時即使有文字,傳到他們那兒也已分裂成無數歐洲語言,他們哪有可以認同為“共同文化”的“共同祖先”?而且他們喜歡通過引用不明來源且動輒數十萬上百萬字的古代“偉人”的“鉅著”來給自己裝幌子,通過那些所謂“聖哲的著作”來給自己造勢和掌控輿論。

只有這樣比,我們才能說自己很優越。


bratskid


這除了有語言發展本身的原因以外,還和國家體制的延續有緊密的關係。只從語言特性去分析是不夠的。

首先,我們看一下語言特徵的原因。

English,我們一般喜歡叫英語。而寫的文章才稱英文。而Chinese,我們一般說中文。這在表音語言,如英法德俄等語言上沒有區別。而在中文中我們把口語稱為漢語,統稱中文。卻沒有中語這個詞。而用英語和英文區分口語和文章。

英語和中文的區別從兩個語言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不同。中國的語言是表語文字。(既表音也有表意在同一文字符號裡。如:輪論倫綸淪…等都是左邊偏旁表意,右邊是表示發音的部分。)是以視覺神經為主導的語言。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個人類使用左腦認知的文字符號。左腦是理論腦。觀圖,推理都是使用左腦來完成的。這也就說明了漢字是視覺效果的文字符號。哪怕不知道讀音,我們仍然可以理解字本身的意思。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各國的字體不同,但在交流上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商鞅的變法在秦國就不會成功。因為語言將是交流的障礙。

而英語是表音文字。在大腦的認知過程裡使用音樂腦的右腦理解。在它的語詞結構上,可以看出詞性(如,act- actor-actress-active-actively-action 等,從act這個動詞發展出名詞、形容詞、副詞等不同詞性的詞彙。但卻不知道意思只表示發音的語言)。是以聽覺為主要理解方式的。英語的書寫也只是音聲的複製而已。因為各地的方言及受外來語言的影響,在同一詞彙的拼寫上就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拼法。另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詞彙的發音上也發生著不斷的變化。隨著發音的變化,拼寫也會出現不斷的修改。加之,本身就沒有統一拼寫要求的英語,無論是從歷史上還是從地緣上,都很難找到一個系統性至始至終都貫穿到底的拼寫規則。因此,就產生了現在的英國人讀不懂莎士比亞著作原稿的情況。

但是,真正造成中國人和英國人對自己語言的歷史記載的理解差別,我下面要主張的第二點才是關鍵原因。

第二點就是國家體制的形成與延續的原因。

眾所周知,秦始皇統一了漢字。但這只是書寫問題。最主要的是西漢開啟了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凡是當國家官吏的人都必須通過科舉考試。科舉考試的內容,又是國家統一規定的古代書籍。在讀寫和理解作文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特別是西歐的歷史中很少見的,中國的皇帝也要進行書寫讀作的教育。(在西方,國王一般都是文盲。)這使得有嚴重方言干擾的中國,在國家的律令書寫上有了一個明確無誤的標準化格式。而這種國家制定的標準,無論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政權,都因它的效率性和完善性,延續了下來。也正是因為中國的這種制度的穩定性,日韓越等漢字圈的儒教國家都實行了中國的律令國體。

再看歐洲,在這裡我之所以不說英國,而用歐洲,是因為,現在的英國並不是歷史上意義的英國。過去的英國曾經在其它地區有它的領地不是殖民地意義上的殖民地國家。是傳統的有繼承權的領地制度)。反之也成立。因為歐洲是一個領地及邦國的國家概念。與我們中國的國家概念完全不同。(曾經英國還包括法國諾曼底地區。)

以上的原因就是造就了語言混亂的現象主要原因。現代的英語有40%的詞彙來自於法語。最早的歐洲通用語是《聖經》用的語言是拉丁語。那是上帝和教會才可以使用的語言。世俗人使用的就是千差萬別的地方方言。這也就造成了英語從一開始就是相互之間產生了隔閡的語言。到現在這種現象仍然存在。例如,美語和英語,澳大利亞的英語和英國劍橋英語。就是英國本土本身也有蘇格蘭英語,愛爾蘭英語等不同的英語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差異會越來越大。

再過幾百年後,中文仍然是漢字。人們仍然可以讀懂四書五經。但那時候的英文會如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世界文化介紹人趙莉萍


中西方文化根源的不同,以及中西方在教育文化上的不同。在中國,從接觸知識開始,我們先學習的是語文數學,而詩經論語也成為了知識課上主要的教學範疇,而近世紀的西方國家,由於科技革命的爆發,更多的學習的都是自然文化知識,以及物理化學科技常識。我記得,我們接觸物理化學一般都是在初二初三才開始,而從小學開始,我們一直都是以數學語文為重,而詩經論語都是必備的科目,這種教育方式,有利有弊,但是僅在真正文化傳承方面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於英國,雖然也有相關文化課,但總體對於文化方面而言,遠遠不如中國知識分子,因為中國從科舉制開始,一般都是詩經論語文化的傳播者,只要科舉制還在,中國詩經文化就會得到傳承,而在後期,科舉制雖然消失,但如今中國後期的考試形式,依然與科舉制有一些相像之處。並且,在教學過程中,中國教師所講的比較透徹,一般理解不會很難,再將這種學識融入到考試要題當中,更激發了學生們學習背書的熱情,如此一來,詩經論語這一類書籍,無論是誰都可以在離開學校的生活當中,在腦海中根深蒂固。這也是中國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幾千年而不斷的主要原因。

而中國詩經之所以好理解,是因為詩經的創作者素材都來自於平民生活中,所描述的都是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小到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到王公貴族的生活外交,正所謂,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在古代,當這種詩歌唱出來時,人民很喜歡聽,並且很容易接受,最終一段時間也成為人們飯後消遣打發時間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也是之所以詩經能夠流傳下來的本質原因。但反觀莎士比亞,英國人本身刻板的價值文化,又有幾個人沒事飯後去品讀枯燥的莎士比亞哲學呢?雖然兩者在當時的世界,同樣具有很強的價值影響力,但再強大的文學思想,如果沒有人願意傳承,依然會處於銷聲匿跡的狀態。


新概念傳媒宋晨聲


坦率說,這種問題有很強的娛樂性,值得思考。

中國人能不能讀懂詩經,英國人能不能讀懂莎士比亞,那要看是誰在讀,誰在代表中國人和英國人。

我倒並不是說我讀懂了莎士比亞或者說很多人讀懂了莎士比亞,別人懂不懂,我沒有做過調查。我也沒有經英國人推選,代表他們承認讀不懂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在當代的影響如何,有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在網上查看一下,互聯網時代,英文資料很容易獲得,我就不摘抄翻譯了。


但是我是一箇中國人,倒有資格談談我個人看到的一些“讀詩”、“讀經”的現象。《詩經》裡面有“彼黍離離”,宮城尚在,但雕樑畫棟,只剩得斷碣殘碑付與蒼煙落照,長滿黍苗。這個大概就是所謂“讀懂詩經”的現狀,有多少人在讀《詩經》,讀懂了《詩經》?網上到處都是“心裡有座墳,葬著未亡人”、“猶恐夢中思上邪”這樣的原創句子,這叫做讀懂《詩經》嗎?

不說《詩經》,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讀曲歌》裡南北朝佚名所作的小詩:“打殺長鳴雞,彈去烏臼鳥。 願得連暝不復曙,一年都一曉。”,很多人讀懂了嗎?如果讀懂了,為什麼網上這麼流行據稱是日本人高杉晉作的“三千世界鴉殺盡,與君共寢到天明。九尺二間掌燈過,唇紅猶附火吹竹。”?這幾句話,一看就是日本人按日語的詞法句法翻譯過來的,竟然大行其道!讀懂了《詩經》的人,有什麼想法?日本人學中國古詩作詩,作錯了,現在反倒向中國輸出這些模仿之作,讀懂了《詩經》的人,應當作何感想?


中國文化優秀古老,不錯,但如果因此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目無餘子,沒有什麼意思!又不是我們寫的《詩經》!我們讀不讀得懂莎士比亞還在其次,先守住《詩經》這點地盤再說吧!


搙巴底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漢字和漢語的神奇。

漢字:自目前考古發現可證實的漢字產生以來,漢字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多種字形的變化,但這些變化並不是完全的更新,而是有規律可循的逐漸變化,而且每次變化都有傳承和聯繫,並不是切斷兩者之間的聯繫,就是現在我們也可以隨時而便捷的查詢每個漢字字形變化的歷史軌跡。


漢字不但每次變形的軌跡脈絡清晰,而且漢字的數量相對穩定,常用漢字的數量在3500—5000個之間,除了異體字之外,很少有新的字被創造出來。正因為其穩定性,所以漢字的流傳變化不大,而新的概念往往通過單字的組合變化的詞產生,這樣即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不至於落伍,又很容易辯識理解。譬如“計算機”這個詞,儘管是幾十年內才發明的新東西,但這三個單字不論簡體還是繁體都很好辨認,這種組合所表達的意思也十分容易理解。正是通過這種字的新組合不斷擴大我們的認知邊界。

漢語:漢語的表達簡潔,語法穩定,自春秋戰國漢文化繁榮以來,漢語也創造了十分燦爛的語言表達形式,詩詞歌賦散文等百花齊放,但每種語言形式句法相對穩定規範,即使由個別的超出常規的句法,但也有規律可循,而不是雜亂無章,讀兩千五百年前的《詩經》、《論語》並不比百年前的古文複雜到哪裡,甚至一千多年前的唐詩宋詞比百年前的古詩詞更膾炙人口。

反觀英語,自歐洲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以來,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革,各種新概念、新理論、新事物層出不窮,而英語新詞不像漢語那樣靠單字組合產生,而是要衍生或新造很多全新的單詞,其變化之大甚至相當於一種新語言的產生,所以今天的英國人要讀懂400多年前的莎士比亞談何容易。


2.思想傳承的連貫性。

自近百年的封建社會結束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之前的兩千多年時間裡,封建社會除了改朝換代之外,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社會組織方式和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化較小,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超穩定結構,思想文化也是以儒家為主的超穩定結構,除了宋代的理學和明代的心學吸收一些新元素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之外,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傳承遠遠大於變革的部分,這就使得今人理解古人的思想並不太困難。

3.一代代文人的努力。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與一代代文人飽學之士的努力和傳承也密不可分。就以一直流傳至今的五經四書為例,經過幾次大規模的註解和推廣,如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陸德明、宋代的朱熹及清代一大批“樸學”學者,對這些文章進行“傳”、“箋”、“疏”、“證”、“釋”、“注”、“集”等,使這些文字、文章、思想流傳至今併為我們所理解和認識。

綜上所述,以上幾方面尤其是包含在漢字和漢語裡的神奇智慧是我們今人依然能夠讀懂兩千多年前的漢語詩文,而其他很多語言如英語則不具備這些優勢和條件,所以,英語國家的今人讀懂四百年前的莎士比亞都很困難。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幾千年雖歷經磨難仍絃歌不輟的緣由。


歸去來76564325


悟空怎麼能拿莎士比亞的作品和詩經相比?二者就不是一個年代的作品!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相當於中國的明朝,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有幾個高中生看不懂?而同時期的《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又有多少中國人看不懂?《詩經》產生於西周,真的懷疑那個年代英國有沒有字母符號產生?莎士比亞寫的原著未必有幾個英國人看得懂,幾個所謂的劇作品的內容和情節都是後人加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