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年,送你一份最全面的保险科普指南!


很多同行一提到『卖保险』就头痛,觉得客户总是爱理不理

不是说爱与责任吗,他们怎么就看不到我身上隐形的翅膀?

太正常了,孩子,因为保险是一个反人性的商品,弱需求,低频消费...

这几天,你要提到买房或者买球这两个话题,连街边的大叔大妈都能和你兴奋的侃上半天

为啥?能赚钱啊

你见过几个买保险最后买发财了的

但是,我们还是要天天讲保险,为什么呢?

我们见过买房买球,赌输最后破产跳楼的,你见过谁买多了保险要跳楼的!

像买房买球这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事,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赚赚赚,最大的缺点也是可以亏亏亏,而且琢磨不定

上到赢成人生赢家,下到亏得一夜回到解放前,都是它能干得出来的

如果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好比一个花心的高富帅,爱的时候轰轰烈烈,恨的时候凄凄惨惨


女主都对他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但保险就惨了,永远的备胎男二号

平时看不到他的好,关键时候都觉得有用

过了这个点,又觉得『你是一个好人,但我现在真的不想考虑』


可为什我们总是还得苦口婆心的来劝你买

因为行内培训有句名言:人可以等钱,但钱不一定等人

就好比你买了一套房500万,贷款300万,老想着要是涨成800万,老子就发了,所以每天还着房贷,你觉得也还行

甚至这时候有个神仙过来告诉你:骚年,两个月后你这马上就拆,补偿款要翻一翻

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兴奋过度,心跳加速,送医院:得,冠心病,马上手术还有得救,但要花50万,谢谢

我靠,钱还在房子里呢,卖还是不卖,虽然你知道再等两个月就能赚大钱


若是择时有效,你一定会在送医院前的90天买一份保险(一般保险等待期为90天)

如果能这样,保险公司也没得玩了


收益是需要靠时间来累积的,但风险并没有时间的概念

就算给你一个一年50%的理财产品,一场大病下来,不也全进去啦?而且哪来这么高

你看,再高的收益在人生风险面前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着喜提辽宁号的美梦前,一定要提前规划保险的原因


今天,我希望给大家配置保险一个最基本的思路和顺序,通过这次的小科普,能帮助你擦亮慧眼,绕过火坑

保险一般分为两大功能:风险保障和财富保全

今天这篇呢,我们就先讲它的保障功能,另外一个功能,我们下一期再讲

一般我把保障的配置思路分为4大类:

寿险,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

1

寿险

我们先说寿险,说粗糙点就是:死了才赔,说专业点叫:身故责任

很多同学坐不住了:这玩意买来干嘛,反正我这辈子也用不上,『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balabala...

等等,不带这样玩的,当初和你老婆结婚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说的


当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身故,必定会造成现金流的中段

也就是说原来两个人赚钱三个人花,现在是一个人赚钱两个人花;更有可能是原来一个人赚三个人花,变成没人赚钱,但有两人要花

这钱你让你老婆找谁要去,难道去找隔壁老王?


别忘了,这个时候,你得找『寿险』,托妻献子,帮助寡妇渡过难关这种事,找它准没错!

所以寿险它解决的是不能赚钱的问题

敲黑板

寿险里保障色彩最浓的,就莫过于定期寿险

它的好处呢就是:

价格相对终身寿险更便宜,在有限的预算里,在特定的年龄阶段给家庭建立一个最基本的保障,一般几千块钱就可以做到上百万的保额保障责任单一,大多数只含身故(也有包含全残)核保相对重疾险,更为宽松,可以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逐步加保


它的『坏处』呢,就是太便宜了,提成少,所以往往是销售不愿意卖,客户不愿意买,『皆大欢喜』

投保指南:

像定期寿险这种保障责任和产品设计都很简单的产品,价格是我们考虑的第一因素

都是Over了就陪,有些销售的话术就不太好用了:不可能又来大公司赔,小公司不赔;大公司赔的快,小公司赔的慢;大公司服务更好...这人都挂了,还要啥服务?

其次看免责条款,像我们常见的瑞泰瑞和这款产品,它的免责条款就只有3条,而其它公司呢大多都有7条

比如吸食注射毒品,酒驾,动乱,战争,核爆等等

要是买了瑞泰,就可以赔,其它公司没包含这几款责任的,就不赔

很多朋友又要说了『啊啊,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啊』

保险本身就是把不确实的事情变为确定,你又何必纠结那么一点点概率呢


然后看等待期

,虽说瑞泰免责条款少,是不是就完爆其它产品了呢,也不是

有的产品等待期是90天,有的是180天

还有的产品针对非吸烟人群,价格有很大的优势;还有的产品以保额递减的形式出现,又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现金流带来的压力

最后,还要看健康告知啦,虽说大多的寿险都能买到,但每家产品的健康告知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以你的具体健康状况为准吧

香港的寿险较国内有一定价格优势,并且除外责任比内地更少

香港大都会的定期寿险 就是我帮客户推荐搭配最多的一款产品


当然但是如果单纯只为买个定期寿险,肯定也是没有必要单独跑香港舟车劳顿一趟了

2

重疾险

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大概就是指这种人走了,但买了寿险,还能给家里提供现金流的人

但是,他还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一场大病,那就意味着不仅不能赚钱,而且还要多花钱

所以这个时候,重疾险出场了

从经济的角度看,第二种情况对于家庭财富的消耗比第一种情况来得更加猛烈

就好比如果家里买了中石油,正好遇上股灾,第一种情况,也许还可以等股票回本,但第二种情况,那还不是火烧眉毛,砸锅卖铁、东拼西凑的要用钱?

不过,重疾险和寿险比起来,可好卖多了

它属于典型的『利已』型商品,而寿险呢,属于典型的『利它』型商品

反正就是:谁用谁知道,隔壁老王用不到

重疾险主要解决的是我们家庭收入补偿这块费用

就好比你在卖保险,一年能挣100百万,但一场大病下来,休息个三年,这三年的收入损失至少也有300万

毕竟这三年,房贷得还,老婆孩子的生活费,学费得给啊


所以我们一般建议:至少重疾险的保额要在年收入的3—5倍

敲黑板

我们最常见的重疾险分为:终身型重疾定期型重疾

一般建议配置以终身型重疾险为主,定期重疾为辅

国内现在的互联网保险里面,消费型的定期重疾有很高的价格优势

但是呢,这种产品在核保上就是4个字:简单粗暴,只要不符合健康告知

就木有机会了,所以它只适合身体非常健康的人群

但是你也不用担心,还可以选择线下投保,把情况如实告知保险公司,等待核保结果

总之呢,这类健康状况有点问题的朋友投保前咨询好你的保险顾问,看是需要同时投保几家公司呢,还是选择日常核保都很宽松的公司

因为已经到这个时候,你考虑的已经不再是哪家公司性价比更高,而是我能买到哪家公司,哪家公司核保结果对我最有利的问题了

毕竟你买保险,和那啥一样:你不能都这样子了,却非要选个那样子的...你说呢?


而保险公司的核保又是我们行业统称的:

迷之核保,绝对不是简单的业务员口中:我们公司核保能过,别家的严

某同行在群里问:『客户有乳腺结节,投保被责任除外啦,现在想不通,要退保,咋办,求支招,555』

某大神回:『叫她投X安吧,能过』

众人皆愕:『X安核保现在这么松!?』

某大神回:『不是,是他们的业务员比较松...』



所以如何投保,可以得到最好的承保结果,这还真得靠专业和有经验的老司机来给你投保的指导和建议了

当然,重疾险虽然买的人多,江湖凶险,也有很多客户会说


『哎呀,要是买了消费型重疾险,没得病,不是亏了?』


天,这是什么心态,难道有人买保险就是冲着得场病去的:

是不是你家里买个防盗门,这辈子没贼来撬,就买亏了?

『还有啦,现在买个50万,说不到时60岁得病的时候,通货膨胀,钱早就不值钱了』


停,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你已经预知了未来:你真的是到了60岁才得的病

你要是有这本事,还买啥保险,直接买球,你先留言告诉我,这场世界杯哪个队会赢

当然,如果你还是介意通货膨胀,这点需求,香港的重疾险是可以满足的

香港的重疾险一直是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比如:保额分红,部分公司可保儿童先天性疾病,癌症三次赔付(间隔期3年)

但国内的重疾险除了没有保额分红这一块,其它方面也进步很大:轻症豁免,就医绿通服务这块,都有它自身的优势

由于两地核保、理赔的差异,客户购买时选择适合自己情况进行配置就可以

香港重疾险不是港险销售口中的那样完美无缺,但也决不是国内销售口中的洪水猛兽

3

医疗险

医疗险就和我们平时的车险一样,买一年保一年,消费型的,没出事,保费就白缴了

以医疗行为的发生为条件,也就是说看完病,拿着发票再去报呗

重疾险,以约定的疾病发生到理赔程度为条件

也就是说一旦达到合同中所约定重疾的赔付标准,保险公司即可赔付,至于拿到这笔钱,你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游戏人生,没人管

你要问我:医疗险,好不好?

一年几百块的保费,癌症最高可以报销达几百万

你老只要买一份,进医院花的那些冤枉钱是不用再担心了

那是不是买个医疗险,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天下我有了?

No

医疗开支虽可以报销,但对咱来说,患上一场重疾,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后期的收入中断损失,康复照料费用才是大头


所以医疗险要买,但你不能对它报有太大期望

毕竟是一年一买的短期险,今后的涨价和停售都是它自身的风险

在重疾险面前,打个辅助就行啦


它和重疾险的关系,基本属于:好基友,一起走,谁也离不开谁


敲黑板

我们常见的医疗险分为:

低端医疗:价格便宜,杠杆高,如市场上常见的百万医疗,有一万元的免赔额

典型代表就是众安的尊享e生,几百元的保费就能撑起几百万的保障

中端医疗:零门槛的住院或者门诊费用报销,有的能支持医院的直付服务,适合看重医疗资源和理赔体验的人士

典型代表就是MSH的欣享人生永安乐健一生

高端医疗:全球受保,保障额度高(有的能高达几千万),适合看重医疗品质和海外医疗资源的朋友

这一点香港会在保费定价上比国内有一定优势

4

意外险

『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这句话我们都要听出茧了

但很多朋友在意外险的选择上容易进入两个误区

一个是觉得价格便宜,保额高,这『性价比』真不错,但不知道保障责任是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


上次我有一客户告诉我,他之前买了很多保险,都买到千万保额了

正在我暗自佩服其身价之际,一看,结果买的是一堆意外险,还是航空意外险...

意外的理赔概率一般在4%左右,要买,但是起的保障有限,特别是买之前你得看清它的保障责任,也就是保啥的

意外险的保障内容一般分为:意外身故,意外医疗,意外伤残

当然意外怀孕这种是肯定不赔的


还有的朋友以前中了电销的毒,买了一堆返还型的意外险


这种产品从来都是不推荐客户购买

第一,意外险的产品年年都在更新,每年都会有新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出现

第二,意外险对健康几乎没有要求,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配置

所以根据需求,搭配一个消费型一年一买的短期意外险就可以啦

敲黑板

意外险香港和内地差别不大,建议根据需求配置国内的意外险就完全可以


今天讲了这么多,不知不觉都3000字了, 你们也该看累了吧

下期我们接着讲保险的财富保全功能,它的主角是子女教育金和咱们的养老金...

很多朋友觉得这个比较难卖,收益太低...

真的是这样吗,那你可得好好看看下期的文章了,但前提是你得来一个赞,给我好好写下去的动力呀

我也准备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下次遇到前来咨询的小白客户,就靠它来个最基本的打底科普了,免得每次都来得重头讲个1、2、3

节省了大家的时间,时间都能更好的花在刀刃上,那可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