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健康=身體健康,為何不能指望吃藥恢復健康?

活著的每一天,我們都會自覺補充營養,雖然你自己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為什麼需要這麼做。


科技在進步,人們對生下來、活下去的觀念也是日新月異,怎樣能健康又長壽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選擇在這一刻變得不容小覷。


每個生命體是由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有生命的,當機體內的大部分細胞均已老化,這個生命也必定到了垂暮之年。


細胞是人體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科學發現:人們患的所有病種的原因都可以歸為是細胞出了問題:

細胞有問題——組織就有問題——器官就有問題——系統就有問題——人就會得病!


01


我們為什麼要吃東西?


《探索》節目講過,人的一生以78歲為例的話,一生總共要吃掉550噸食品,這些食品就為了給細胞提供充足全面的營養!


如果把人體比做一間房子的話,那細胞就是磚塊,只有結實的磚塊才能構建起一幢穩固的大樓,如果你的細胞受到損傷,得不到充分的營養,那就好比是空心的磚塊、缺一角的磚塊、偷工減料的磚塊,這樣的磚塊壘起的房子你敢住嗎?不敢!



可是你知道嗎,我們現在70%左右的人處在不健康的狀態,他們就是住在這樣的屋子裡的人,也就是說有70%左右的人細胞得不到充分的營養。


02

生病,其實是細胞在喊救命


我們眼裡的疾病往往就是對各種病症進行分類,給予不同的名字。


血壓高了,被告知得了高血壓,醫院開出利尿劑來降低血壓;發現癌症了,被告知要切除、要化療。


然而,

世界上沒有一例胃病是吃胃藥治好的。

沒有一例高血壓是吃了降壓藥治好的。

也沒一例糖尿病患者是打胰島素治好的。

更沒有一例失眠症是通過吃安眠藥治好的。



但對我們的機體來講,藥物只起到控制症狀的作用,大量的藥物破壞了細胞生存的環境,傷害了細胞的健康,其他的各種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次出現。


因此,僅僅對病症進行分類管理和控制,是不會解決人的健康問題的。既然如此。惟一“治癒”的方法就是去恢復我們組織細胞的健康,排除它們的故障。


現代醫學認為世界上有數千種疾病存在,且每種疾病都有不同的起因和療法。身體各種機能的關聯運轉也必然導致疾病的相互關聯。這種醫學理念和人體自身的複雜性,導致我們的醫學系統非常紊亂,醫生們也只能靠套用條條框框來醫治病症。由於這類治表不治根的醫術,很多疾病變成慢性疾病。



20世紀最傑出的科學巨匠、生化學家羅傑・威廉姆斯博士指出:“一般來講,身體的細胞會由於兩種原因生病死亡:


其一,因為自身得不到所需要的東西;

其二,它們被自身不需要的東西所毒害了。


03

健康應該是所有的細胞

都以最佳狀態運行的身體狀態


人體本身就是一個高度精密的機器,功能紊亂了必定是某個器官有了問題,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修復器官功能,修復器官功能重點在於補充具有活力的幹細胞。


為什麼要主動進行細胞補充?


當你從懵懂的嬰兒長大成茁壯的青年,你的細胞也正是強大之時,當你承受生活的磨練,歲月的流逝,你的細胞也終將走向衰亡。



細胞損傷,累及著器官的損傷。細胞衰老,終造成人體的衰老。細胞變異,埋藏著腫瘤的發生。個人的誕生與發育來源於細胞,個人的健康與疾病根源於細胞。


簡言之,健康應該是所有的細胞都以最佳狀態運行的身體狀態。


細胞健康三要素: 再生、激活、調節

細胞再生


從細胞再生的角度,應該如何理解“養生就是養細胞,細胞好,健康就好”的道理呢?


我們的身體至少由60萬億個細胞構成,其中的絕大部分細胞都要定期更新。


紅血球一般能存活120天;

肝臟細胞大約150天;

胃腸道黏膜細胞只能存活2到3天;

味蕾由50個味覺細胞構成,10天到14天就更新一次;

肺部表面的細胞必須每隔2到3周進行自我更新;

心臟的細胞在我們的一生中至少要更新2到3次。


身體就像是房子,如果老得細胞死亡了,那麼就好比這幢房子有許多牆磚壞了,如果沒有新的牆磚來更新維修,必將是一幅破破爛爛的樣子,成為危房。而表現在身體上就會出現各種衰老現象和退行性疾病。



比如,老年人常見的貧血症就是紅細胞少了,關節炎就是軟骨細胞再生不足,肌肉萎縮就是骨骼肌細胞調亡了,心、肝、脾、肺、腎功能下降,以及抗病力下降,也都與細胞再生能力不足有關。


細胞總量減少了,人體就像是火爐缺少了煤。火爐因少煤而不旺,人體則會因為細胞減少而各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老病號總會覺得渾身乏力、懶的動彈,不是這疼,就是那疼,整個人都會是病懨懨的。


人體超過70%的細胞死亡而得不到再生時,我們的生命也就終結了。疾病造成的細胞損傷,必須通過細胞修復和再生促使疾病康復。


如果房子著火了,我們會怎麼辦?大家一定會首先撥打119尋求消防隊滅火,消防隊把火撲滅以後,我們會遇到麼問題?


自然是重建。


房屋重建,我們需要重新蓋房的建築材料。而我們要想戰勝疾病,需要的是細胞的建築材料——營養。



生活中,之所以會有那麼多老病號久治不愈,之所以又會有些人的病總是反反覆覆發作,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人只注重通過藥物“消防隊”的作用,來消滅“火源” (即病因),而忽略營養是構成細胞、修復細胞“建築材料”。


所以,我們要想讓身體擺脫疾病的困擾,就必須積極補充細胞營養,把損傷的細胞修復好,讓細胞得以再生。


總而言之,細胞的再生就是人體最重要的自我修復、自我治療機制,營養的這種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代替不了的。


細胞激活


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一切正常的活動,都需要細胞的“努力”工作才能實現,如果細胞懶洋洋的甚至出現消極怠工或者罷工,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比如,心臟的心肌細胞不努力工作,我們就會心率過緩脈搏無力;


胃腸的細胞不努力工作,胃腸蠕動無力,消化液分泌不足,我們就會便秘、腹脹、食慾不振;


內分泌腺體細胞不努力工作,就會導致本應該被消耗了的血糖、血脂沒有被消耗,而是殘留在血液中,從而導致高血糖、高血脂;


肌肉和關節細胞不努力工作,我們就會覺得渾身無力、肌肉痠痛、患上慢性關節炎。


此外,我們的皮膚乾燥、手足冰涼、毛髮稀少、記憶力下降、智力下降等問題也都是人體的相關部位的細胞不努力工作造成的。


這時,最重要的是要給細胞補充特定的系統營養,讓細胞吃飽、吃好。只有這樣,細胞的新陳代謝才能正常,就像汽車加了油才能跑的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細胞的激活和汽車加油是一樣的。只有細胞努力工作了,心肌供血改善了,胃腸功能正常了,該代謝的血脂、血糖代謝掉了,人體就健康了。


總而言之,給細胞提供系統的營養,是激活、加速細胞的新陳代謝,增強細胞的工作能力、抵抗能力、戰鬥能力的根本!


細胞調節


大家總會碰到這樣的事情,有的人睡不好覺,總想著找個大夫調一調?有的女性出現了盜汗、例假不規律也要找個偏方調一調。還有人最近總感冒、沒精神,也想要調一下。大家都在說調,到底要調什麼?


其實,人體有一個“神經--內分泌”網,它是我們生理代謝的指揮中心。我們體內控制內分泌的工作主要是激素,包括性激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生長激素、泌乳激素等等。



控制神經工作的則是兒茶酚胺、乙酰膽鹼等神經遞質。這些激素和神經遞質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神經一內分泌”這個指揮中心指令錯誤了,就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壞了,那麼交通自然就亂成了一鍋粥。


比如,我們常見的失眠、記憶力減退、黃褐斑增加、血壓異常、血脂異常、血糖異常、過早衰老等,這些都是“神經一一內分泌” 網絡中的細胞功能紊亂的表現。


所以,我們要想改善這些問題,就需要通過補充特定的營養,調節細胞的代謝速度,讓工作過快的細胞減慢,工作過慢的細胞加速。當細胞都回復到正常狀態時,這些症狀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就拿糖尿病來說,它的根本原因是胰腺細跑工作能力下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其它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



通過補充特定的系統營養,一方面調節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調節胰腺分泌細胞的工作能力,增加胰島素分泌,這樣可以讓血糖逐步得到控制和改善。


具體地說,細胞的調節就是通過營養干預,使細胞功能處於或恢復到穩定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整個人體來講,人體功能的實現是通過全身器官、組織細胞的調節最終實現的,而人體功能調節的本質是細胞調節。


所以,細胞調節絕不是僅僅調理局部損傷的細胞,同時還要調節全局一一人體八大系統。當全局與局部的調節達到一個平衡狀態,我們的身體才能處於一個生理穩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