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悲的女人有两种,一种是“斗鸡”,一种是祥林嫂


01

早晨8点钟起床,就听到楼下的女人又在开始“骂街”。

从内容上听,应该是对婆婆不满,大概意思是数落婆婆嫌弃她花钱多,婆婆办事不周到,婆婆欺负她。

整个骂声大概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女人的声音原本有些尖利,再加上一些气愤委屈的情绪,就更加穿透人心了。

在这期间,只到一个孩子的哭声,没有人哄,至于那个被骂的婆婆,没有一点声响。

搬到这里住了9个月多,隔三差五都听能到女人在家里吵吵闹闹,最严重的一次,女人一直骂男人:没用的东西、你是不是个男人、我找你算是瞎了眼等等,男人说了句:你再说一句,我就打死你。

女人不认怂,你是不个男人吗,你就不是个男人。

接着,就听到女人的喊救命声,还有男人的声音“打死你”,期间,一直夹杂孩子的哭声。

之后,是居委会和在小区散步的邻居,一起过去把他们劝住,男人被拉到外面,女人还在骂,像极了一只“斗鸡”。

除此之外,但凡在家里,就经常听到女人骂孩子。

孩子不吃饭,她就骂:“饿死你,饭做好你不吃,现在又要吃。”

孩子不写作业,她就骂:“打死你,让你不写,不写作业将来跟你爸一样,没用的东西。”

有一天晚上,差不多12点了,我睡得迷迷糊糊,被她骂孩子的声音吵醒。

听骂的内容,大概是孩子一直吵着不睡,她应该是追着孩子打,骂孩子是来催她的命。

孩子一边哭,一边喊:“妈妈不要打,我睡觉”。

在这一次次“吵架和谩骂”声里,不难想像,女人是怎样的面目狰狞。

自古以来,人们提起女人,总是天真的美好,如水般的温柔,娇柔的妩媚,哪个女人,年轻的时候,不是百合一样的清纯、玫瑰一样的妩媚,是什么让她变得凶悍无理。

02

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聊了4个多小时。

主要说的是,她的夫妻问题。

无非是,这段时间老公不出去工作,在家什么活都不干,两个孩子的每天都要在班级群里报平安、写作业、传作业。

不仅如此,一天三顿饭,一家人的换洗衣服,两个孩子不上学,家里整天闹得像垃圾堆。

一天下来,身心俱疲,累到骨头都要散架了。

她说:“平常他不在家也就算了,这段时间,每天都在家,也没有工作,整天就知道拿着手机,刷那些低级视频,像头猪似的吃吃喝喝,看着我被两个孩子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他却无动于衷,家里的扫帚倒了都不扶一下。”

跟朋友认识了七八年,他们夫妻关系一直不好。

朋友是个外表柔弱,却个性很强的女人,她总希望丈夫能像电视剧里的那样,体贴温柔,懂她怜她,但是她的个性,决定了她的说话语气和态度。

就算想让丈夫扫个地,她只会说:“地上那么脏,你不会扫一下。”

就像一根带着极重委屈感的直肠子,一句话就说得让人想反抗。不了解她的人,恐怕会觉得她不好相处。

其实,没结婚前的她,也是个阳光明媚的女孩,工作能力强,事事要做好,见人一脸笑,结婚后,意外怀孕,就辞职在家,当了全职太太,一连生了两个孩子。

如今的她,见到我们这些朋友,就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来来回回,总是对他老公的抱怨。

昨晚聊到最后,她表示无奈的说:“我也很讨厌现在的自己,一事无成,孩子没带好,夫妻关系也不行,整个人颓废得不行,就像一个废人,时而像一只斗鸡,看到老公的不作为,就想跟他吵闹,时而又像祥林嫂,逮着一个人,就想絮叨。”

特别同情她。隔着网络,都能感受到她的无奈和无助。

一个女人的挣扎,一个女人的矛盾,似乎都在身体里蠕动,等待爆发,又渴望拥抱。

03

这世上,有两种女人最可悲:一种是“斗鸡”,一种是祥林嫂

如,我家楼下的那个女人。

这世上,人们习惯了同情弱者,在外人看来,这个整天吵闹谩骂的女人,很难将她与弱者联系起来。

即使碰到有人来劝说,无非是,你要改改脾气,不要总是骂人生气之类的。

其实,她的强与弱,又有谁能懂呢?

每个的收入入不敷出,公婆的数落,孩子的调皮,丈夫的无能和不作为,没有人体贴的温暖,这些看上去感同身受的事,其实没有人能替她承受,充其量也只能表示同情。

更多的是,付出了最多的辛苦,却也是得到批评最多的人。

第二种可悲的女人,就像朋友那样,见人就诉苦,浑身上下充满负能量。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所以,从一个被人同情的人,变成人都躲的人,并不是人心凉薄,而在于她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喜欢靠近负能量,而多数人都生活在喜忧参半的生活里,人生实苦,谁又有多余的空间,去容纳他人的负能量呢?

“斗鸡”也好,“祥林嫂”也罢,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她们最渴望的始终是最亲密的那个人,给予的关心与爱,包容与接纳,鼓励与支持。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选的。

选择嫁给什么样的男人,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处理婆媳问题,每一种关系,都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

她们看似困境的人生,每一天都充满了选择和答案。

而最关键的,她们想要过B种生活,却选择了A种生活,但是,又不愿意在A种生活里,沉在当下,收敛和调整自己,过好当下的日子。

人最大的烦恼,不是钱不够花,爱不够用,而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又不愿意在现在的生活里,找到一点微光,生活的苦和碎,身边人的冷与颓,不满与渴望交织,委屈与无奈纠缠,成就的不是“斗鸡”,就是“祥林嫂”。

王尔德说过:“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这几年,人们一直在倡导,人要懂得爱自己。但是,怎么做才是爱自己呢?

具体到女人来说,需要明白三点:

1、没有十全十美的女人,不要苛求自己做到人人满意

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有多种身份。不同的是,男人往往只需要做好一两个身份,就会被人点赞。

而女人,哪个一身份没有做好,就会遭到指责。

所以,女人总想让自己,既是好妻子,还是好妈妈,又是好员工,也是好女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女懂事,成绩优秀。

可是,人吃五谷杂粮,不是铁打的,事事求全,更有可能的,是事事不顺,被所有压力压得透不过气。

其实,女人不妨像男人一样,挑选一两件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事,把它做好就行了。

当我们把这些事做好,其它的缺点都会被忽略。

2、懂得示弱的女人,更容易得到幸福

一个事事争强好胜、得理不让的人,一个懂得迂回、言语温和的人,理所当然,更多的人会选择后者。

这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

尤其在家庭生活中,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

男人喜欢吃得辣一点,女人喜欢吃得淡一点,这都不违反原则,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不退让,你就退步。

女人最大的优点,不是女性的柔和美,而是坚韧的弹性。

可以利用这个弹性,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对方自我改变,而是直统统采取“改造”的方式,向自己爱的人撒娇、退让,都不丢人,也不代表你爱多一点,他爱你少一点。

这是女人必须学会的智慧。

3、懂得做一个“六亲不认”的女人

看到丈夫和孩子不管孩子,妻子生气,整天吵闹。

其实,比起没有爸爸的互动,孩子更害怕看到爸爸妈妈的战争。

而从人与人关系的角度,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对于孩子,你和孩子之间是母子关系,你们关系的好坏,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选择怎么做;而丈夫不管孩子,那是他和孩子之间的事。

孩子既没有请求你去帮他跟爸爸理论,丈夫也没表示,觉得亲子不系好,希望你从中调和,那么,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会处理得怎么样,就跟妈妈没关系。

这时候,不如静观其变,或许这就是孩子与父亲的相处模式,即便会有什么样的缺憾,那也是孩子在成长路上,命定的经历,只有靠他自己去填补。

其实,女人如果能清楚的界定“做好自己的事,不管他人的事”,会活得很轻松。

当一个人身心都感到轻松时,心态也会慢慢变好,人豁达起来之后,再去一件件解决存在的问题,才是事半功倍的。

人生不易,希望每个女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