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源区: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

3月13日上午,晋源区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区委书记李永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对全区2020年“三农”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农寿传达省委、市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区委副书记、党校校长李福贵主持。区领导霍晓勇、朱永军、靳玉琴出席。



李永强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深刻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创新转型先行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生态宜居标杆区为奋斗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奋勇当先的精气神,坚决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努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李永强要求,要以建设花卉产业园区为总抓手,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打造南部城郊农业示范区。以建设全省一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花篮子”基地为目标,按照“龙头带动、园区承载、品牌引领、项目支撑”的思路,以“花卉小镇”为基础,以“七三公路美丽经济廊道”为引领,扶持康培集团、梅芝园艺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壮大振华园艺、新鑫龙腾、森泰等花卉市场,吸引省内外花卉企业入驻园区,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实验田,加快建设山西花卉交易中心,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全省最大花卉集散地,实现花卉产业从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打造创新转型发展招牌产业。以“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品牌化打造”的思路,在三家村、万花堡、长巷、东庄等地,新恢复发展晋祠水稻1000亩,实施晋祠大米加工、包装提升行动,新建1000余平方米加工厂房,提升加工能力,推动晋祠大米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抓好“晋祠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打造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以政策扶持、技术引领、标准化创建为突破口,新增玉露香梨、草莓、樱桃等特色水果种植1000亩,建设枣元头玉露香梨、东街樱桃等10个全市一流的标准化精品果园,打造西山特色水果产业带。以北河下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为引领,在古城大道两侧新建1000亩高标准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实施南张村300亩食用菌基地改造项目,推动设施蔬菜向标准化、特色化、无公害化方向迈进,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走中药材种植发展之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田园风光、民居村落、民俗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旅游”,将窑头、店头、赤桥等旅游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打造成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实施晋韵稻香文旅综合农业开发项目,完成北庄头和花塔两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提升大寺荷风苑、赵家山怡荷园、圣沅佳昕观光园等农业旅游点品质,扶持发展民宿产业,开发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康体养生等多类型乡村旅游产品,打响独具魅力的晋源农旅文融合发展新名片。


李永强要求,要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点,推进“百村景区化”、农村饮水安全、晋祠泉域水源置换工程,完成剩余45个村的水源置换通水任务,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加速晋泉复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争创“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区。实施3156户农房抗震改造,完成5000户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改水一体化实施、污水一体化治理、管护一体化运行,让群众既愿意用,又用得放心、用得舒心。实施村庄清洁和环村绿化行动,打造“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乡村美景,推动“美丽家园”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整治“门前三包”,创新农村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养护模式,让乡村建设得美、管护得好。加快花塔小学等农村学校和姚村教师周转房建设进度,新改建10个农村老年餐厅,补上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以城乡居民文明素养和发展技能“双提升”工程为抓手,开展家政服务、养老护理、餐饮烹饪、电子商务等技能培训,做到应培尽培,提升农民就业技能,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李永强要求,要以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统领,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建设信息顺畅、运作高效、服务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善区镇(街)两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启动土地经营权在平台上的流转功能,健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实现交易市场运行过程程序化、运行方法规范化、运行质量目标化。

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机制建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委托代理制实施,形成“一班人马、两套账目、三块牌子”的政经分离新模式。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探索物业增收、旅游增收、电商孵化增收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试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捆绑抵押贷款做法,释放农民的股份权能。做好全市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李永强要求,要以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为主攻方向,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成18个行政村撤并任务,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实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在畅通渠道、事要解决、源头治理、帮难济困、依法处理上下功夫,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妥善化解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农民工资、环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推行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街)。要实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推进,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长效机制。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制止非法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防止封建迷信蔓延。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级平安创建活动,创建一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和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弘扬道德新风。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


李永强强调,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各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建设,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深化“三基”建设,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党委备案管理和“四议两公开”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区级联审常态化机制,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发挥党组织在农村各组织中的领导作用。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加大在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要加强“三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干部队伍。要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三农”人才队伍。


李永强强调,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当先、实干担当,全力建设创新转型先行区、文旅融合示范区、生态宜居标杆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六镇(街)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区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区驻阳曲县对口精准帮扶办公室成员在电视电话会议室参会。六镇(街)有关负责同志、分管“三农”工作负责同志,“三农”重点村负责人在各镇(街)分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