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与主家有点过节,抬棺材时故意使绊子,当晚遭到报应

民间里办丧事时,有很多忌讳和讲究,因为没办法用科学的观点进行证明,所以笼罩了一份神秘的色彩,越传越神乎其神。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些忌讳和老讲究,还是得尊重,毕竟经过几百年的时间流传下来,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还是抱着一颗敬畏之心吧。

今天就讲一个抬重的人使坏心,不尊重死者遭到报应的故事。当某个人怀抱害人之心的时候,霉运和灾祸也离他不远了。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希望大家都拥有一颗宽容之心,放过别人也就是放过自己,对别人宽容也就是对自己宽容。当然了,老调重弹,这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切莫追究其真实性,更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



清朝末期,小山村的金老汉过世了,后人急忙通知亲戚,办起了丧事。请来阴阳先生算了出殡日期,然后请来响乐班子,吹吹打打地办起了丧事。

到了出殡的那一天,棺材是八杠的,抬重的需要八个人。出殡有个讲究,就是中途不能放下,否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也大不吉利。但是,因为山路难走,路途远,而且要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亲属都会扛着两条长板凳跟在后面,以防万一。

万一迫不得已要停下来,就把两条长板凳塞到棺材底下,棺材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在地上的。

抬重的人之中,有个叫董老二的人,和金家有点小过节,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过口角。乡里乡亲的,发生一点口角很正常,金家早就忘记了,哪晓得董老二会耿耿于怀?要是有深仇大恨,金家肯定不会同意让董老二抬重的。



偏偏董老二心胸狭窄,打算捉弄金家。抬重讲究力道平衡,力道平衡了,其实很轻松,力道不平衡,就很累。董老二故意不使劲,他这根杠子的力道就几乎压在另一个人身上。另一个人扛不住,所有的人力道都会加重。

走了不久,上了一个山坡后,董老二嚷嚷着要停下休息,说罢就往下蹲。他这一蹲,力道就偏了,金家的亲戚见势不对,慌忙把长凳子塞在棺材下,架住棺材。孝子们急忙跪下叩头,哭声一片。


休息了一会,继续前行。走了不到五百米,董老二故伎重演,又嚷嚷着要停下。结果只得停下,金家的孝子们又得跪下叩头。到了墓地,一共停了三次。

金家明知道董老二故意刁难,但是也无可奈何,只有忍气吞声。



中午吃饭喝酒时,按照老规矩,孝子要来给抬重的敬酒,要给每个人下跪。但是,下跪也就是个形式而已,那人会一把拉住,不让孝子跪下来。可是到了董老二面前,硬是让孝子扎扎实实地跪在了地上,他假装疏忽,埋怨自己太大意了,把孝子扶了起来。这分明是出孝子的丑。

董老二心里暗暗高兴,不住地吃酒,喝得满面红光,醉醺醺的。吃罢酒回家,董老二走在回家的路上,忽然觉得两个肩膀沉甸甸的,头也昏昏沉沉的,走起路来好生吃力,慢吞吞的,就像生了大病一样。

路上碰见邻居大麻子,大麻子好生奇怪地问道:“老二,你怎么了?生病了?”董老二吃力地说:“没病,我扛着棺材,走不动。”大麻子惊讶地说:“你胡说什么?好好的,哪里有棺材?”

董老二没有理会,继续往前走。才两里多的路,硬是走了大半个时辰。这条路,原本比较偏僻,走的人不多,就是碰见过大麻子,就没有碰见其他人。



回到家里,董老二倒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连晚饭也没有吃。晚上,他多次在梦中惊醒,高喊着“对不起”。第二天早上,老婆喊董老二起来吃早饭,发现他已经不能动弹了,急忙请来郎中医治。郎中开了药方,董老二吃了一个多月的药,才渐渐好转,却从此偏瘫了。

郎中说,这是酒喝多了引起的,董老二的身体本来就有不少毛病,酒喝过量了,加上兴奋过度,才会导致偏瘫。关键是,董老二的老婆大意了,如果早点医治,或许不至于此。

可是人们却不这样认为,他们悄悄地流传着另外的说法。有人神秘地说,这是董老二对死者不尊敬,被死者的魂魄缠身报复的。也有人说,这是董老二心存不善,遭到神灵的惩罚,是心肠不好的报应。反正越传越神秘,就是没人相信郎中的话。

郎中的话,或许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