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效、有序、尊严,上海口岸联防联控工作详细解读来了

3月1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口岸与交通组获悉,为严防境外输入,相关部门在安全、高效、有序、尊严等方面不断完善,明确各方职责,通过联防联控优化各项流程、快速反应,建立高效、顺畅的指挥体系,以封闭通道式的方法和措施,环环相扣、分段分类进行交棒。

启动“130程序”,最大限度查找风险人群

如今,联防联控的工作重心转到了口岸。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口岸部门制定了入境人员分流通关的大流程方案。

第一步,口岸部门对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航班实施100%登临检查。登临检查时,乘务长会对航程进行报告,包括是否有旅客发烧、吃药等情况,并在报告书上签字。检查期间,如果发现机上有发热的入境人员,发热人员将第一时间在廊桥口办结入境手续,由疾控中心安排120车辆直接送至定点医院。

第二步,入境检疫。对来自重点国家的入境人员,从廊桥开始,即直接采取物理隔离的形式,在封闭通道内完成口岸部门入境检疫手续。口岸部门负责审核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的登记、流行病学调查等手续,以及完成多次测温筛查,对入境人员分类贴标。志愿者负责第一时间将重点人员关键信息录入“健康云”系统。若筛查发现有症状的入境人员,由疾控中心安排120车辆由此区域直接转运至定点医院。整个口岸部门的作业区,于两大机场内设置了91个流调岗。

在此过程中,口岸部门创新了工作模式,即在入境检疫环节,启动“130程序”。具体而言,在流调过程中没有明确症状,但经综合分析发现仍有高风险的入境人员,口岸部门筛查后对其进行采样和核酸测试,类似“120程序”,将其送到指定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

而后,按照入境申报的要求,口岸部门完成检查,入境人员从该区域正式出关,进入到分流环节。护照贴有绿标的旅客进入自由区域,贴有黄标的旅客进入封闭运转环节。自3月13日零点起,护照标签颜色由原先的红色、黄色和绿色变为黄色和绿色。护照贴有黄色标签的旅客将按流程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口岸通关大流程自登临检查、入境检疫、边防检查、行李通关、出关分流至地方闭环运转等六大环节,环环相扣。各部门建立专项联络机制,各方面进行信息排查、联合分析比对、交互人员入境往返等相关数据,最大限度把风险人群查找出来。与此同时,实现小流程内的闭环处置,确保高效有序。

提升通关效率,做好高效有序服务

上海口岸部门优化工作流程,提升通关效率。目前,从飞机抵达停机位到旅客离开机场,基本可以将时间控制在2个半小时左右。

在提升效率方面,口岸部门优化、调整了前台询问方式,加快旅客通关速度。目前,旅客在边检区域的等候时间平均控制在35-40分钟,尽量做到专区和非专区等候时间一致。

口岸部门以日报形式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口岸防控工作进展和成效,加强对上海口岸入境人员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且,选派精通小语种的民警,组成外语志愿者服务队,为旅客提供外语引导、证件查验、政策解释等服务。

日前,在上海两大机场,每天来自8个重点国家的航班约为20架次,入境旅客为1500-2000名,口岸部门辟出专门的机位、桥位。在机场内部,开辟了专用通道和区域,从重点国家入境的旅客下飞机后都有相关通道和安排,避免和一般旅客混流。旅客到达机场后,对于防控程序可能感到迷茫,也会有志愿者在现场引导。

口岸部门强调,联防联控机制下,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高效有序的服务。刚开始,检疫时间和旅客逗留时间都比较长,通过流程优化和各环节间的磨合,做好旅客的及时分类、告知引导,设置待检点等等。当前,从飞机抵达停机位到旅客离开机场,基本能将时间控制在2个半小时左右。

安排足量专用120急救车,落实转送防控

上海市卫健委支持口岸部门联防疫情输入,在市内严防扩散。对于口岸入境检疫有症状的人员,安排足量专用的120急救车进行转送,落实“车等人”的工作要求。目前,全市共有7家定点医院专门对口两大机场,接收有症状人员的排查和诊断工作。

针对“130程序”,市卫健委组织市疾控中心,调派了15名专业人员入驻两大机场,在现场协助甄别和转送,协助与各区做好衔接;严格落实海外输入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排查、追踪。目前已追踪、管理到密切接触者400余人,对排查中发现在外省市的密切接触者的情况,已向外省市发送协调函。

上海市公安局在负责现场巡查、秩序维护的基础上,加强服务,保障两大机场700余辆车次的转送工作。落实相关居家隔离的措施;出入境管理局专门制定了对于重点国家入境人员的执法指引,细化工作流程;在数据支撑方面,对于“健康云”、口岸部门入境健康申报、出入境等数据,补全、查实相关人员的入境信息和落脚点,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流调工作。

上海市交通委协调江苏、浙江两省专车接驳,通过高效的机制做到及时报备,获得信息后在道口立即放行接驳车辆;协调铁路部门进行重点国家入境人员前往外省市的转运工作,安排专门区域候车,安排专人送上列车,并与车组人员对接,确保转运人员在候车和列车上的有效防控得到落实。3月3日至3月12日,上海铁路累计转运248人。

根据大流程,上海市民政局开展口岸入口管理和社区落地管理。衔接过程中,在机场设有人员集散点,对人员进行分流。除了集中护送,对有私家车接送的旅客,对私家车和人员信息进行核实,第一时间推送到本区指挥部。入境人员进入小区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村委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和翻译志愿者落实属地居家隔离观察。

各区接送车辆停靠在指定区域,集中护送时专车上每人必须规范做好防护,护送结束后“一趟一消毒”。入境人员开启居家隔离后,各街镇严格执行发热筛查“零报告”制度。

上海口岸部门强调,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不能完全追求速度。尤其是流调质量的高低差别很大,工作速度一快容易出现纰漏。航班有大有小,大飞机入境人员多、情况复杂,因此都要一一进行排查。各部门正在把握质量和速度两者间的平衡,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同时,不影响口岸的顺畅运行。希望社会和市民给予充分理解。

上海口岸部门表示,加大口岸的防控投入要做到效益最大化,要在口子上最大限度地管住境外输入,做到口岸防线是牢的、是严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