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素琼:战武汉的文山“巾帼英雄”

心里装着病人,也装着战友

2月19日晚,医疗队抵达武汉后便马不停蹄进行了分工。惠素琼被任命为二片区的护士长,负责分管来自文山、玉溪的护理人员。虽然旅途疲惫,但惠素琼没有丝毫松懈,立即召开各小组协调会议,商量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作为一名护士长,需要了解每一位队员的业务能力、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专科特长等,做到人尽其能,发挥团队的最大优势,才能更好地抗击疫情。”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来自不同医院、专科的护理人员,惠素琼没了睡意,而是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整理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

第二天一早,惠素琼开始详细了解每一位队员的具体情况,在医疗队临时党委的领导及总护士长的指导下,根据队员优势,将队员们安排在感控组、后勤保障组、组长、队员等各自适合的岗位,形成“总护士长——片区护士长——组长——组员”的垂直管理体系。后勤保障是队员们打好一线战疫的关键,来自文山州人民医院的ICU骨干男护士被安排到后勤保障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深人静了才能入睡,要忙着准备所有医护人员三餐等体力活。他说:“虽然没能冲在抗疫一线有点遗憾,但看着大家吃饱穿暖、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我也就很开心了。”

“这里毕竟是疫区,感染风险高,作为护士长,我其实内心也有担忧和害怕,生怕不能完完整整地让每一位队员安全回家。”即便已将任务责任到人,细心的惠素琼还是一一进行检查、确认,张罗着队员们对穿脱防护服、医院感控,减轻心理压力、收治管理新冠肺炎患者的技巧等内容进行强化培训,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到极致。

在队友心里,惠素琼是一个“严厉却更有爱”的护士长,队友们甚至调侃说:“护士长都单身呢,怎么就有了妈妈的感觉!”进驻病区后,惠素琼会紧盯着每一位值班护士穿戴合格后才放行到病房为患者进行治疗。她带领着大家交接班,交代每一个患者的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你们感觉怎么样?如果不适应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在病房里,总能看到惠素琼忙碌穿梭的身影,不仅要了解患者的情况,也要了解队员的适应情况。

在层层防护装备下,护目镜会起雾,全身像蒸桑拿一样,没多久就湿透了。面部也会被N95口罩勒得生疼。一名刚进入病区的护士因为过于紧张,加上层层防护服闷热的原因,进病房不久就开始出现呕吐、头晕等情况。惠素琼立即将她替换下来。接下来的时间,每一次惠素琼都会陪着她进病房,在旁边加油鼓劲。很快,这名队友克服了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她感激地说:“如果没有护士长的陪伴,我不会那么快适应防护服下的工作状态。”

在大家眼里,惠素琼还是一个善于总结、思考和爱学习的人。每天忙完病房的工作,她会督促队员们不断学习、培训,聊聊工作、生活和心理状态。她每天都会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当然,她也会留一段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时间,学习新冠肺炎患者护理知识,探索护理方法。特别是她在出发武汉前就开始关注的呼吸操,可以增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愈后生活质量。经过反复钻研,惠素琼指导队员带入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作为一名护士长,惠素琼最大的心愿,除了帮助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战胜病情、康复回家,就是能让自己的战友们都“好好地来,好好地回。”出征武汉后,她写了一篇题为“相隔一米”的日记,溢满了她对战友们的关心和爱护之情:“我的战友,我想给你一个拥抱,但是不能,我们之间,需要相隔一米;我想帮你擦擦汗水,但是不能,我们之间,需要相隔一米……”

“我们来,就是要帮助他们健康回家!”

“爷爷、奶奶,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护士长惠素琼,昨晚睡的还好吗?”“睡的挺好的,谢谢你们了!”清晨,接管病房内,惠素琼笑容满面地向病人们打着招呼。虽然裹着厚重的防护服,病人们看不到她的笑容。“但他们感觉得到,作为一个护理人员,你积极乐观的态度会对病人有很大影响。”惠素琼说。她一边了解病人情况,一边检查指导护理人员开展床旁交接后续,这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基础护理,发药,静脉输液,打扫病房,处理污物,为患者接热水,配液,换液体,病区消毒,垃圾处理……各个班次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因为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惠素琼在州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的时候,就获得了患者们的交口称赞。到了湖北武汉,这里的患者同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一天查房,当惠素琼走到27床的床旁时,发现患者神情落寞,问什么也不回答,只是紧盯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一动不动。老人只是重复强调要办理出院。经过了解,惠素琼才知道这位患者的儿子也同样感染了新冠肺炎被隔离,而老伴又不能自理。老人既担忧但又不想让家人担心,所以很少给家人打电话。住单间的他,又没有说话的对象,情绪更是低落,吃不下饭。惠素琼立即找来了主管医生,给患者详细解释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和愈后情况,这一解释就足足站了近半个小时。

随后的时间里,惠素琼都会细致交代每班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注情绪波动情况。她自己也抽出时间倾听患者的就医感受、烦恼等,让患者情感得到宣泄。惠素琼鼓励老人与家人联系,彼此鼓励,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慢慢地,老人脸上出现了笑容,也逐渐配合治疗,他说:“感谢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冒着风险来拯救我们,等疫情结束,一定邀请你们品尝一碗我们武汉最有名的热干面。”

惠素琼对病人的用心往往体现在一些生活细节上。在参与送饭的过程中,她发现因为天气寒冷,送到一半的时候饭菜就冷了。为了让患者能够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她向医院申请添加了微波炉,并增加了送饭的护理人员,保证每一份送到患者手上的饭菜都是热乎的。当看到有些患者依然食欲不佳,惠素琼就与总护士长、队员们商量,将配给自己的水果和点心留出来,打包送给每一位患者。

“希望他们能早日战胜病魔,与亲人团聚。”为做好心理护理,惠素琼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带头制作出院健康宣教卡片,书写“致患者的一封信”,鼓励他们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惠素琼和队友们的精心护理下,目前,患者已陆续治愈出院10人。看到出院患者脸上灿烂的笑容,惠素琼觉得一切的苦和累都值得!

“我们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健健康康回家!”面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惠素琼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但她的温柔细致和过硬娴熟的业务,已被大家牢牢记在心里。

“我已躬身入局,势要共渡难关!”这是许多驰援武汉医务工作者立下的誓言,也是惠素琼和战友们正在拼尽全力所做的。

在武汉疫区,惠素琼和文山医疗队的另外20名医护人员写下了“火线入党”申请书,并郑重递交给临时党支部。她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深刻地明白,党员的身份意味着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舍小家为大家。在国家危难之时,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要在疫情一线,证明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我要尽己所能,扛起身上所负的责任;我要用最大的努力,直到全国战胜疫情的那一天!”

制作:黄荷 冯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