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樊胜美到《安家》房似锦:有什么样的家庭,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01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在出生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大多数出生在形形色色的小康家庭,但是也有少数人是像中了大奖那样含着金钥匙出生。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父母而言,她的出生就像是一种“错误”,或是她悲惨人生的开始。

往往拥有这种人生的女孩居多,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与延续,有些家庭会“重男轻女”。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有些父母会以牺牲女儿的幸福和生活,来成全儿子和家庭。

重男轻女在书上的解释为:“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而这种早该消失的思想,却还在折磨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从“樊胜美”到“苏明玉”,再到热播剧中的“马邦尼”和“房似锦”,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议。其实现实中的这种女孩子,是一个更大的群体。

《安家》中的房似锦,很努力,高业绩,而她却活得很“艰难”。

且不说上海这种大城市的高消费水准,只是算房似锦的工资加提成,卖出去一套房子提成不低。

她租房住,不爱化妆,也不计较吃穿,能吃饱穿暖就行,可是,她没有多少存款。因为,她有一个用金钱,怎么也填不满的父母。

房似锦回一趟老家,回来之后全身上下只剩五十七块钱。父母亲情和家庭成了房似锦的包袱,让她的人生充满了压力和不幸福。

02

原生家庭的带来的痛,一辈子填不满。

房似锦,她活得有多努力?

为了客户的需求,她能日晒雨淋,她能熬夜加班,而她呢,穿得便宜,住最便宜的“凶宅”,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是她的家却变成了一口填不满的井。

她说过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无奈:“朋友我可以绝交,爱人我可以选择离婚,但是血缘至亲,你告诉我怎么断?”

在母亲眼里,房似锦就是一个赚钱的工具,生下来就该自生自灭,侥幸活下来就不该在她身上花钱,更不应该供养她念书。

但是她长大了,赚到的每一笔钱“不给娘家还能给谁”。

当妈的和当弟弟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一个强硬的去抢去闹,一个服软攻心,目的就是掏空房似锦,榨干她的每一滴血汗钱。

在她父母的眼里,她能不能吃得好,睡得香,有没有人嘘寒问暖都不重要。只要死不了,还能赚钱继续当摇钱树就好。

而《安家》中的案例基本上都是根据真实发生的故事改编,房似锦的“原型”女孩所遭遇的事情,更加鲜血淋漓。

尽管旁人都为之动容,谴责原生家庭无耻,但是一句“她毕竟是我的妈妈”让人对她充满同情又无法伸出援手。

世界上没有一种痛可以感同身受,这种人生也只能自己去改变。

有一个填不满的原生家庭,女人的人生就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奉献一生温暖,换来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冷漠相待。

03

女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为了自己的亲人即便是受尽委屈,也会默默独自承受。

樊胜美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她的身上没有一根刺,所以比房似锦显得更软弱可欺。

她没有房似锦在事业上的“攻击性”,她把赌注都压在了男人身上。

她想嫁个有钱人,摆脱原生家庭无穷无尽的纠缠。她的爱情之路变得不单纯,这就是有些女人在原生家庭过不好时,会选择的第二条路。

母亲蛮横逼迫要钱,哥哥不负责任“潜逃在外”,父亲重病瘫痪住院,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身上。

樊胜美的父母,生养她都没有怎么上心,反而,在后来对她的索取越来越多。

在这一类女孩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被自己最亲的人“掠夺”的经历,都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感受不到母爱和关怀。

明明被原生家庭拖累到已经无法承受的地步,但是内心深处渴望亲情,就算是知道没有人会爱她,也不愿意与这个家彻底决裂。

樊胜美,为父母付出所有,却没有被善待。无法拒绝来自家庭的索取,让自己一次次陷入窘迫之地。

她为什么会不断付出?其实,樊胜美也只是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获得家人的接纳。

越是不爱,越是孤独,越是孤独就越想获得认可,然后就无法拒绝他们的索取,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把自己拽向深渊。

原生家庭只想着索取,只会加重女人的包袱,无法给予她想要的亲情。

04

真的是这样,有什么样的家庭,便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人的未来,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米奇·阿尔博姆在《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中写道:“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每一个人在父母那里受到的影响都是最深刻的印记,即使长大成熟变老,这个印记都不会改变。

徐静蕾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婚主义”,她在采访时说道:“我爸爸妈妈从我小时候就在吵架,而且吵得特别凶,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心理阴影。”

也正因为如此,她无法面对自己的婚姻,生活在恐惧中,对婚姻变得无法接受。

甚至到她成年之后,和父母一起都非常紧张,害怕他们一言不合,就又要吵得天翻地覆。

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有时会潜藏在心间一辈子。

演员王鸥也是说自己对于感情的理解很悲观,在她三岁时父母离婚,童年记忆中都是争闹不休和无休止的相互埋怨。

回忆起这段童年记忆,总是让自己难过和害怕,这种情绪一直伴她成长,让她对婚姻、爱情甚至是自己的人生的认知都产生了偏差。

孩子,尤其是女儿,在原生家庭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总是被父母索取,她的人生就不会很明媚。

05

家庭能成为一个女人人生的助力,也能成为一个人人生的阻力。

家庭无法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超越原生家庭。

好多人会对自己生活不幸福,人生惨淡不停地去埋怨自己的出身,觉得自己如此失败,都是拜不好的原生家庭所赐。

我们每个人,都想在出生时,就抓一手好牌。但是,也许我们握得一手好牌也不见得会赢。

因为,在人生的路上,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去“经营”,怎么面对生活的考验而把一副烂牌打好,让自己更有机会去赢。

这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就像房似锦卖房子,林茂根一出现,她就能知道这个人身价上亿,而其他人都一脸蒙圈。而她,嗅到了机会。

是的,机会在任何人面前都是平等的,看你怎么去争取,怎么磨砺自己。

卢梭说:“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胜利都是坚持不放弃才能拥有的,任何痛苦都能变成你成长的动力,才能和自己的过去和解,才能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想要超越原生家庭,就得改变现状,学会拒绝,积极向上,超越自己,掌握命运,迎接更好的明天。

-END-

今日话题:

怎么才能超越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