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他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轨?其实都是你的原因

多年的情感咨询工作,出轨一直都是来访者咨询的热门话题,很多求助者问我,南音老师,我原谅了他,他也知道错了,会不会就不会再出轨了,我回答是可能吧,但是也请别抱太大的希望,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断,不少求助者很多天过后,告诉我又发现丈夫、妻子出轨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用到心理学上的一个知识,那就是“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指的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下“破窗效应”吧,比如一栋大楼,如果一扇窗户被打破了,没及时修补,那么你会发现,其他窗户很快也会被人砸破,甚至最终会有人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那里就成了犯罪聚集地。

又或者一个垃圾桶,如果有人扔垃圾没扔进桶里,而是扔到了垃圾桶外面,那么没多久你就会发现垃圾桶周围的垃圾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面对“第一扇破窗”,我们常常自我暗示:窗是可以被打破的,没有惩罚。这样想着,不知不觉,我们就成了第二双手、第三双手……“环境早就脏了,我扔的这点儿垃圾根本起不到关键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这么做的”,不少人会这样为自己辩解,然后垃圾就越堆越多。

“破窗效应”最早由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一开始应用在犯罪心理学上,解释了不少犯罪分子从“小恶”变成“大恶”的心理变化,这是因为“第一扇破窗”就是事情恶化的起点,没有及时修理,或者没遭到残酷的惩罚,会向人暗示自己很“幸运”,也没有人管,也不会损失什么,或者损失对自己来说不算什么,所以就会激发人们更大胆的破坏行为

举两个例子说明,例如横跨皖豫鲁冀4省,疯狂作案26起,杀死67人,伤10人,强奸23人的连环杀人凶手杨新海,也是从一开始的偷窃,升级为强奸再到杀人,在豫陕皖苏四省抢劫、强奸、杀人,疯狂作案数十起,共杀死77人的彭妙计团伙,一开始也只是小偷小摸,一步一步升级为抢劫、杀人、杀多人。


那么“破窗效应”在感情中的具体体现就是,另一半出轨了,痛哭流涕向你求情乞求原谅,保证自己不会再犯,你出于心软原谅了,可是不久后又发现对方偷食禁果的痕迹。

因为对于出轨者而言,一次两次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了已经,他的痛苦流涕下跪保证其实对他而言并没有损失什么,心里甚至还会想,下一次注意点不被发现就好。为什么他一直出轨,其实就是你的原因,反正有孩子,你不会走,反正这次原谅我,下次也会原谅我,你没有真正的让他感受到疼,他当然就会放任自己的行为!

同理,家暴如果被原谅,也是如此,很多事情一旦有了起始,再犯就一点都不难,罪恶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会越来越走向深渊。也许他现在表现良好,回归家庭,改变了很多,但是却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无非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罢了。

我不否认有出轨一次,真的知道错了,然后拼命对另一半好的人,他们把自己的“那扇破窗”给修补了起来,但是这仅为个例,你会是那个幸运儿吗?

“破窗效应”在感情当中,还有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比如一个人从没有对另一半撒谎过,可自从有一次不得已说了第一个谎言之后,发现后来撒谎的次数只会递增不会止步,无限的去放任自己。



“破窗效应”其实也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晚上睡觉前,你拿起手机对自己说,就玩几分钟,结果成了几小时。比如你今天发懒,吃完饭不想洗碗,很快地发现,很快就不光是碗不洗,然后你就会开始衣服乱扔,袜子乱丢,地也不扫,整个家里面很快就变得一团糟。

人,一旦放任自己一次,就会有以后的无数次,开始了破罐子破摔。人的废掉,都是从对自己小小的纵容开始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这么个意思。

很多企业规则定的很细很严格,对员工中发生的“小奸小恶”行为给予充分的重视,加重处罚力度,严肃公司法纪,就是为了避免“破窗效应”带来的损失,防止有人效仿这种行为,导致公司积重难返

很多公司,推行“红牌作战”的质量管理活动(最早起源于日本),推行5s,就是整理、整顿、清洁等,让工作场所整齐整洁,塑造舒适的工作环境,久而久之,大家都遵守规则,认真工作,产品质量也就更上了一个台阶。

回到情感当中,对于出轨的人,我的建议是给他们带来狠狠地惩罚,要让他们知道疼(非肉体上),他们才不敢再犯,比如离婚,净身出户,我想大概率他下一段婚姻就不敢出轨,那么你不想离婚该怎么办呢,方法很多,我这里不再累述,感兴趣的朋友,关注我就好,接下来我会慢慢更新。

“破窗效应”是人性中赤裸裸的黑暗力量,我们人生中的很多失败都来自它,那么如何正确的对待“破窗效应”,避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一、别轻易打破那扇窗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我们的失败,往往就是对最初的那个小诱惑、小妥协没有足够的重视,任由这“第一扇破窗”演变成击垮我们的罪魁祸首。所以从第一次就不“行动”开始,不出轨,不撒谎等等。

二、修补那扇破窗

要是很不幸窗户已经打破,那就尽快去修补他,不要放任不管,也许你的“破窗”是吃垃圾食品,也许你的“破窗”是喜欢迟到,那么就拒绝垃圾食品,每天早睡早起,从“破窗”着手,去改善,去坚持,你就能启动一个自律、自强的突破口,进而全方位地整顿生活。

三、从小事入手例如你有抽烟、喝酒、熬夜的习惯,你都想戒掉,选出你那个最容易戒掉的,例如熬夜,先把这个完成,给自己一些能修补“破窗”的自信,再去解决其他的。



我们都向往一个更自律、更完美的自己,那么首先就从拒绝最初的那个小诱惑、小妥协开始,不放任自己的恶,人生才会扶摇直上。

参考文献(部分):

《墨菲定律》 吉林文史出版社 鸿雁 2019

《犯罪心理学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玫瑾 2010

《破窗效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乔治·凯林 / [美]凯瑟琳·科尔斯 2008

《FBI心理分析术》 江苏文艺出版社 罗伯特·K·雷斯勒 / 汤姆·夏希特曼 2013

《社会心理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戴维·迈尔斯 (David G.Myers) 2016

我是南音,情感咨询师一枚,多年心理学研究,关注我,每天分享心理学上的干货,有想脱单、挽回婚姻的朋友们,更应该关注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