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自己掘墓,死了不要棺材的老陈



俗话说,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每年一到这个时节,我便想起老陈来。

老陈是山东人,那是七十年代初,村上吃大锅饭,种瓜的技术落后,于是便聘请了山东的老陈作为瓜客,侍弄十多亩西瓜。

老陈的技术确实高超,一季西瓜高产,个个西瓜瓤红籽饱,体大味甜,使队上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料西瓜一拔蔓,队长便要求老陈留下,务来年的西瓜。老陈就留下了,成了村上的一名编外社员。

冬天无事,老陈便在他住的沟边窑洞边杀羊,让村里的人享受一下关中美味羊肉泡。

老陈杀羊不为赚钱,单为打牙祭,改善一下生活。


每次杀了羊,他便请村上的老人小孩来吃羊肉泡。老陈的羊肉泡很便宜,只要能包住本钱就行。

这样一来二去,老陈的名声说不上大噪,可总算得上窗户上吹喇叭,在外了。于是,乡上的干部来吃了,学区的教师来吃了,村上社员的亲戚也来了。一时间,老陈的门前热闹了许多。


那时,我在学校当老师,动不动带几个朋友去老陈处享点口福。

老陈有一特点,对生人比熟人还要弄的肉多,并每次不要分文送给村上的高龄老人和残疾孩子一些肉和汤。他这一举动,很是感动村干部,队上有时分粮分柴火剩下的队长便说,给老陈吧。


老陈平时没事时,谁家盖房换炕打窑他便去帮忙,阿婆生日娃满月,小伙结婚,女儿出嫁,他也随个份子钱。这样以来,老陈已是名正言顺的村里人了。只是村上的户口簿上没有他的名字罢了。

就这样,老陈在村上一直住下来,一直干着他的工作务瓜杀羊帮忙。

后来我们才知道,老陈这辈子无儿无女,赤条条一身,无牵无挂,风里来,雨里去,家里灶爷为大他为二。

再后来,实行联产承包了,老陈也老了,仍然干着老营生,不同的是,老陈这阵儿给谁家帮忙,谁家都会硬塞点报酬。还有的就是这阵儿大家生活好了,凡是谁家待客或改善生活总会叫孩子去请老陈爷。

再后来,老陈老了,那一天,他杀了两只羊,买了二袋子馍,招呼全队人来他家吃羊肉泡。


席间酒足饭饱之后,老陈把大家领到他在沟边给自己建造的墓地。这墓地很简单,只有一口小小的窑洞,里边支了一张小小的床。老陈对大家说,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安排我的后事。这块土地这几十年来养了我,我的心在这儿,人在这儿,今后的魂也留在这儿。大家知道,我一生不爱钱,也不攒钱,所以我殁了后,大家把我抬到这床上,埋了就行。

后来老陈真的不行了,大家凑钱给老陈买了口棺材,并请了几个乐人,把老陈安葬了。

老陈走了,可如今每到种瓜的季节,大家总念叨老陈。

也许,老陈留给大家的不光是西瓜的甘甜,羊肉泡的美味,更重要的是做人品德吧。


作者简介:袁炳纲,男,一九五五年生,昭陵镇坡北村人。一九七二年建陵高中毕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一直执教于建陵镇坡北小学。一九九六年调到建陵教育组工作,二零一五年退休。小学高级教师,从小热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