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多数是"吃"出来的,"面部"出现3个症状,最好查下脑CT

脑出血,又叫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脑出血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等。

其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为什么说,脑出血多数是"吃"出来的?

1、吃过量脂肪

过量食用脂肪,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容易引起人体脂质代谢紊乱,而脑出血患者多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肪会形成或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2、吃过咸食物

饮食太咸,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高血压,则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重要因素。

有调查显示,当每日盐的摄入量超过6克时,中风的风险就增加17%。

3、饮过量酒类

长期大量饮酒,会产生让身体"生锈"的活性氧,且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量,增加血液粘稠度。

另外,还会加速动脉硬化,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加重!

4、吃过甜食物

长期摄入过甜的食物,身体难消化不说,还会在体内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瞬间让血糖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长此以往,不仅会诱发糖尿病的发生,还会导致人体的血管和神经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