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易中天、于丹的百家“当头炮”阎崇年,清华教授听了都崇拜

故宫谁没去过?就算不是生活在北京,旅游也必定会去打卡一次。

那要是问你去没去过1000次故宫,能点头肯定的就只有寥寥几人了。

然而这位已经85岁的老先生,在过去的70年里,带着自己积淀的历史知识参观了1000多次故宫。

他就是阎崇年。

阎崇年讲过自己早年的经历,一次去故宫开会,就看到导游催着游客在故宫里“赶路”,“赶紧走去下一间了,哪有时间细看啊?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

就是这句话,让从小热爱历史的阎崇年下定决心研究紫禁城。

他说:“不跟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的话,那故宫就是黄琉璃瓦盖的一堆房地产。”

多年之后,阎崇年的《大故宫》出版,仿佛是时隔数年对那个导游的回应,正式又诚恳。

他这“第一坛好酒”,连清华教授都崇拜

听到阎崇年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是既熟悉又陌生,但如果再提及“百家讲坛”里的《清十二帝疑案》,一定有人记起这个侃侃而谈的主讲人。

2003年的时候,有一个节目一直徘徊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收视率的末位,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就是“百家讲坛”。

但是阎崇年的出现,拯救了这个即将消失的节目,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康雍乾盛世帝王,原本枯燥无味的历史人物,幻化成他口中鲜活有趣的12个帝王。

他将大清王朝296年的兴衰荣辱讲得透彻,也让新版的“百家讲坛”从此一炮走红。

其实阎崇年录“百家讲坛”,也完全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最初节目组的想法,是让12个学者来分别讲12个皇帝,阎崇年也只是被邀请来讲清太祖努尔哈赤。

但是首次录播的情形,让编导确定了就是他。

第一次的“讲坛”设在了人民大学的多功能厅里面,七百多名观众挤满了走廊。

阎崇年回忆道:

“当时,我倒没有太紧张。往台上一站,就把所有事情都忘了,脑子里都是努尔哈赤。我滔滔不绝,讲了很长时间。后来我问编导,现在讲了多长时间了?

她说,已经整整60分钟了。”

节目播出之后,效果超出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见到阎崇年,都崇拜地告诉他,

“我一定要告诉你,我和爱人都非常喜欢听你讲。”

就如易中天的评价,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的“当头炮”,刘心武是“拐腿马”,而他则是“过河卒”。

如果没有阎崇年当时的临危受命,也不会有后来刘心武、于丹、易中天的红火。

“要讲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的准备”

距离阎崇年老先生上一次录制“百家讲坛”,已经过去七年,2012年的时候,他用64讲来主讲《大故宫》的系列。

沿着各个人物的生命轨迹,以时间为轴,以建筑空间为主,让紫禁城故事“落地生根”。

而他为了这场关于紫禁城的讲演,也用了数年积淀。

且不说超过1000次的参观,光是紫禁城的平面示意图,他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挂在家中餐厅的墙上,每天都在琢磨。

阎崇年给参观故宫的师生进行讲解

早在1949年,阎崇年第一次去过故宫之后,就埋下了对故宫好奇的种子,到了后来研究明清史的时候更是兴趣浓厚。

那时,他借着每天去故宫里的档案馆翻查明清档案的机会,天天跑向故宫,顾不上吃喝,一杯白开水,几个窝窝头就草草解决了。

到最后,连故宫看门的大爷都熟识了他,看到阎崇年一来,就会热情地去迎接他。

为了研究透彻“大故宫”,阎崇年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他八次探访台北故宫博物院,多次前往沈阳故宫、南京故宫、颐和园……

一般人找不到的史料,他能找到;其他人不敢提的观点,他敢说。

在这勇气和才能的背后,早已不是一个讲师的身份,而是拥有深厚学术功底的学术大家。

正如阎崇年自己所说:

“要讲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的准备。”

也正是对故宫如此深厚的研究以及知识储备,让他在七十多岁高龄依旧登上“百家讲坛”,用自己生动的话语向读者和观众讲述紫禁城里的故事。

教孩子“天、地、人、己”,而不是在校考第一

泡在历史和故宫里成长的阎崇年,对人生和教育也有自己的体悟。

无论是做人,还是教育孩子,“四合”都是他坚持至今的方法和道理。

《孟子·公孙丑》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而阎崇年认为只有“天、地、人、己”都合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天合要求顺应天时,地合即为适应环境,人合包括与人和睦,己合则是两种平衡。

生理平衡和心理平衡能够让自己劳逸结合,也避免心里郁闷。

如今由于社会压力,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迫患上了一定的心理疾病,重视教育的同时,家长也要记得帮助孩子调节自己的心理平衡。

“北京精神病患者比例高得出奇。咱们做家长教育子孙,都希望他们在校考第一,考重点大学,很少教育他们四合,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处理天、地、人、己的关系,这个受益终生。”

阎崇年如是说。

做到“天地人己”的四合,更要有深入钻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这些都是阎崇年老先生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