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肛门直肠狭窄的分类方式

顾名思义,肛门直肠狭窄首先按照部位来分应分为肛门狭窄和直肠狭窄两种。肛门狭窄的部位为肛门或肛管,肛门为肛管的外口;肛管是直肠与肛门的交界,为皮肤覆盖,长约1.5~2cm。直肠狭窄部位多在齿线(直肠与肛管皮肤交界处)以上2.5~5cm处,直肠内慢性炎症刺激、手术损伤,直肠壁各层组织充血、水肿,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疤痕,失去弹性而致狭窄。

第二,按照狭窄形态分类:分为线状狭窄和管状狭窄。线状狭窄可位于肛管直肠的任何部位,呈线状,或半环或一周,其狭窄长度约0.5cm;管状狭窄呈管状,多位于肛管或直肠,腔道变小,长度可为1~2cm。

第三,按照病情轻重分类:①轻度狭窄:症状较轻,以排便不畅为主,大便变细。指诊时食指可通过肛门直肠,但麻醉下两食指不能通过,伴有轻度大便不畅。②中度狭窄:狭窄孔约1cm左右,术者食指通过困难,但小指可以通过,有明显的排便不畅,腹部胀满。③狭窄部孔径﹤1cm,术者小指不能通过,有些仅能通过筷子尖,伴有严重的全身症状以及慢性结肠梗阻症状。

一般来讲,狭窄越轻,治疗越容易,狭窄越重,治疗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