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发力,商混进入倒计时,泵车、搅拌车是否会被淘汰?


最近,有一位从事推广装配式建筑的朋友给我发来信息,我们聊到了关于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在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标准制定,这势必会对当下国内的建筑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对于建筑行业混凝土供应方式的一大转变。那么,什么是装配式建筑呢?

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特定的场所生产出建筑物所需要的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再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现场通过装配的方式安装而成的建筑。

例如之前楼面都是通过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建造的,但是现在变成了在工厂把这个楼板生产出来,再运输到现场组装即可。这样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现场浇筑施工尘土飞扬的场面,也能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这种装配式建筑更像是工人在玩大型的积木搭建游戏,模板都是提前生产好的,只要按照说明书来安装即可,确实比混凝土现场浇筑要方便很多,也避免混凝土的污染和浪费。

在2016年2月6日,国务院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在第四点第11条也明确指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质量。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完善部品部件标准,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生产。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所以,综合来看,装配式建筑依然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而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欧美国家就已经开始了装配式建筑的尝试,对于一些小型的建筑采用了装配式的建造方式,并通过这个过程,积累的大量的技术经验和人才。

不过,目前国内在装配式建筑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大量的应用,传统的现场施工浇筑仍然占据主流,混凝土在商混站生产出来之后,被搅拌车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泵送机械来浇筑。而这种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势必会让商混站、搅拌车、泵车等设备被淘汰,因为集中生产预制件之后,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势必也会发生变化,不需要这么多的环节和设备支撑,这是不是意味着,搅拌车、泵车等设备会被淘汰呢?

首先,装配式建筑要短时间完全替代现有的建造方式,肯定是不可能的,虽然说像一些桥梁的建造已经大量的应用了这一方式,但是对于建造房屋来说,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种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如何?预制件的运输是否方便等等,也都会限制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同时再加上消费者对于这种建造方式还没有完全认可。所以,装配式建筑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全改变现有的建造方式。因此,商混站、搅拌车、泵车等设备,依然还有使用的必要性。

同时,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也需要提前把整个框架用钢筋混凝土搭建起来,这个过程也只能现场施工浇筑,还是要依赖现有的混凝土供应方式。

结构件运输费用高昂,也影响到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同时对于这种混凝土结构件运输的特种车辆,在国内依然很少见,毕竟一件预制件的重量也绝对不是普通的拖车能够承受得住的。

对于生产商混站、搅拌车、泵车的设备厂商来说,也需要居安思危,如果有一天装配式建筑真的占有了市场,这些设备势必会失去自己的用武之地,而像大型的履带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重型运输车等设备将会发挥最大的功效,因为预制件的安装需要大量的起重设备的参与,这也会导致工程机械行业的大转变。

装配式建筑是否能成为主流,我们并不能预测,但是对于新技术的态度,我们更应该保持不断的尝试和接受,也许你能抓住一个机遇,也许你也能让自己丢掉饭碗,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