㬵片、感光元件都是方的,為什麼相機鏡頭不做成方的呢?

發哥自留天地


這個問題問得好,多年以前我也有同樣的問題,現在都釋然了。

首先我們來看,現在的相機,尤其是可交換鏡頭的相機,比如單反、無反、微單等等,在更換鏡頭的時候,都是要旋轉卸下、旋轉安裝鏡頭的,因為現在的交換鏡頭大多是卡口(早期的是螺口)的,拆卸、安裝都很方便,既是旋轉那必然要做成圓形的了。

卡口相機


其次,變焦鏡頭都是通過旋轉鏡頭的方式,來改變鏡片組結構達到變焦的效果,那麼除圓形以外的形狀又怎麼去旋轉呢。

變焦示意圖


再者,相機鏡頭由於嚴格的光學成像的物理原理限制,很難被做成圓形以外的形狀,即使能做出來,必然要耗費高昂的研發費用,而且還要經過市場考驗,與市面上的鏡頭和相機均不兼容,這樣的鏡頭,就算市面上有,你也不會買的。


平凡之旅3092


這是為什麼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由磚頭說開去

方形的東西方便堆疊,節約空間,並且在堆砌時相對穩定。於是古人逐漸將一些東西製作成方形。

與照片聯繫緊密的就是造紙了,紙張的形狀與閱讀、觀賞習慣相互影響,最後形成了“方”的習慣,試想看書籍做成圓形的話,它的印刷裝訂、擺放、閱讀或是壽命都成為了難題。

膠片和像紙因此沿用了方形或者連接成帶狀,這方便了相機、彩擴機或是打印機的輸送。

那麼鏡頭為啥圓的

有時候我們就不能只考慮“堆砌”啥的了。

首先是光學玻璃的特點,平板玻璃尚可,但用以成像的凸透鏡和凹透鏡是從中心到邊緣逐漸變厚或變薄,如果做成方形使用在鏡頭中,成像產生的畸變更難控制。機身和鏡頭的連接,通常鏡頭是擰在機身上,圓形就方便的多了。同樣可以製作成通過拉昇實現變焦的鏡頭,但他的阻尼不容易做到理想的效果,並且容易磨損。

所以只能將鏡頭做成桶狀,捨棄它的邊緣成像,取中心方形部分。正如裁縫不會因為憐惜邊角料,將布料裁剪一樣。


圈養野豬


相機鏡頭是由各種鏡片構成的一個鏡片組,在這個鏡片組裡有很多光學鏡片,為了達到設計的技術要求,這些鏡片從邊緣到鏡片中心的厚度是不一樣的,凸透鏡中間比較厚邊緣比較薄,凹透鏡中間比較薄邊緣比較厚。所以,根據鏡片的這些特點,在生產過程中圓片更容易生產,方片生產起來比較麻煩,再說了,方片的工藝也比較複雜,等於又要增加幾道工序,成本自然增加,出售價格也會提高,價格高的鏡頭,意味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比較低。因此,就沒有廠家會去生產方式鏡頭了,明白了嗎?。








lsc8058


這個原因其實很簡單:

照片是方的,是因為CCD或膠片是方的。

鏡頭是圓的,是因為圓形的鏡頭更容易加工,理論上可以作方形鏡頭,但成本太高,且使用不便,比如難實現變焦。

方形出片實際只是截取了圓形鏡頭中的一塊,如下圖所示:



平ge影像


說說我的見解。

從設計角度講,圓形設計和方形設計,並無太多高難度差異,特別是如今幾乎全部使用CAD的情況下。

但是,從加工製造環節說,難度就大大不同了。

一般來說,設計和製造原則,是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簡化製造工藝,用最優化的製造工藝達到目標,另一方面,從產品成本方面講,簡化加工工藝也就是相對降低了產品製造成本,有利於市場競爭,有利於節約資源。

方形物體,無論是從使用的便利性(例如鏡頭旋轉+直線運動)、設計和加工的複雜性(例如各種接口匹配和聯接等),還是成本的最優化性來講,都不是一個優秀的解決方案。

瞭解上述,所有的工程師們,都不會將鏡頭做成方的,這是使用設計製造優化法則決定的。


騎著攝


有方形鏡頭啊,不少工業鏡頭和醫用鏡頭就是方形的,富士龍鏡頭最多,醫用日立鏡頭都有方形的


隨心隨風911


相機的鏡頭的鏡片是凹凸,圓形的鏡片便於打磨,有方形的鏡片嗎?鏡頭是圓的便於調整光圈和焦距,它們是一個整體。


龍泉居士


1.相機利用的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在鏡頭的曝光區域是方形的,所以就是方形成像。2、大家習慣了方形的照片。3,連續的膠捲沒法做成圈形。


吾生閒人


這是我的想法,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e5790c7890e4c409d277870db25bf6b\

幽冥夜


成像與進光量不是一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