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现——带给企业价值质变

编者按:在上一篇文章:《 》中王翔老师提出,企业创始人或经营管理责任人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系统架构师”。那么,如何做好一名系统架构师?到底企业系统架构师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素质和思维方式呢?接下来,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秘笈”供企业经营管理者共同讨论。欢迎您持续关注!

01 企业应该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价值质变

企业家的两难处境:追求“规模效应”与应对“边际效用递减”

1、规模效应的陷阱

从经济学角度看,企业要赚钱,就要形成基本的产出规模,利用“规模效应(Economies of Scale)”摊薄固定成本,突破盈亏平衡点,获取利润。


2、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带来的尴尬

但是,众多企业的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实践结果并不理想、“规模不经济”现象比比皆是,原因何在?经济学又解释说,原因在于“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边际效用递减法则(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指企业所投入的单位资源,对产出的效用是逐次递减的。即,初始投资的收益很高,越投收益越低。

经济学科普曾用洋笑话“吃汉堡的聪明人”来解释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某“聪明人”细心地发现,自己吃到第三个汉堡时就饱了。于是很“智慧”地声称发明了既管饱,又省钱的妙招——“不吃前两个汉堡,只吃第三个汉堡”。运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来解释,这位“聪明人”的愚蠢在于无视前两个汉堡包为他累积的“充饥效用”。其中,第一个汉堡的充饥效用最大,带给他的满足感最高,第二个汉堡的充饥效用减弱,带给他的满足感递减,而第三个汉堡的充饥效用最低,带给他的满足感递减为零。这个满足感的递减现象即“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如下图。


企业艰苦创业,一旦适销对路想扩大再生产时,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就会奉上“葵花宝典”式的箴言:

第一句:若想产出翻番,必先投入翻番;

第二句:即便投入翻番,产出不定翻番。

企业经营者为什么这么难?怎么就会毫无悬念地陷入这种两难处境呢?


3、边际效用递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边际效用递减,与其说是经济学法则,不如说是统计学规律。企业从创业时的“两把菜刀闹革命(贺龙传奇)”,发展到七八个部门,百十来条枪时就会出现沟通不畅、信息失真、决策复杂、行动迟缓、执行不力的现象,从而直接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有一句只有东北二人转读起来才押韵的顺口溜,就极形象地解读了个中缘由,叫“银(人)上一百,形形嗮嗮(色色)。” 姑且不说人上一百,只要贵庙请了三个和尚,就会应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我们是否有更新、更好的办法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减少内耗、突破“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看似不可克服的“客观规律”呢?

02 系统学派管理思想靠“涌现”应对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涌现——挑战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利器


企业新的资源投入,直接关系到一个重要活动,整合(integration)。企业无论靠自生式发展,还是靠外延式并购发展,无不需要将新旧资源整合为一体化的系统,即古装电视剧提到的“大一统”。这个大一统的“系统”,其标准定义是:

“系统是由一组实体和这些实体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集合,其功能要大于这些实体各自的功能之和”。该定义的后半句,“其功能要大于实体各自的功能之和”即是系统的涌现(emergence)。

1、涌现是系统的魅力所在

涌现是系统的力量与魅力所在,是系统在运作过程中所表现、呈现或浮现出的特性。构建一家公司、一家企业、一个商业系统,在成就事业方面往往远远优于靠个人奋斗,其价值就在于公司、企业、商业系统会创生涌现物。理解涌现,是系统思维的目标;涌现的运用,是企业家作为系统架构师的艺术发挥之所在。

用两个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何为“涌现”?


第一个例子:越王勾践剑的启示

比如,本不坚硬的柔软的锡与易延展的铜,只要配比(4:21)合理,就可藉由铸剑大师艺术之手,锻造出坚硬无比、削发断丝的越王勾践剑,虽深埋地下2400余年而弥锋。宝剑之锋利,是藉软弱的锡与铜经熔铸所涌现出的特性。一旦将锡与铜分离解析,该特性便立刻消失。这就是涌现性!系统架构师炉火纯青的艺术发挥之所在。

第二个例子:芯片的奥秘

再比如,美帝近来对我国实施高科技围堵,使芯片成为热词。芯片又称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家最熟知的芯片是中央处理器CPU。CPU的基本单元是“三态逻辑门”。所谓三态逻辑门,原理类似水龙头。如果用1表示水龙头出水;0表示水龙头不出水的话,当且仅当管道内有水(1)且阀门打开时(1),水龙头才出水(1),这就是“三态逻辑”。人类将几十亿个极度微小的“三态逻辑门”晶体管封装一体,就构成了被誉为计算机大脑的CPU。由此可知,CPU的“智慧”是将平凡无奇的“水龙头”作系统化架构所涌现出的特性。


以上两个例子,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企业系统架构师应该利用涌现,架构出优秀而卓越的企业系统,实现企业价值质变。

2、涌现:让企业实现价值质变

涌现是一种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渡,是在微观主体进化的基础上,宏观系统在性能和机构上的突变,在这一过程中从旧质中可以产生新质。涌现的价值在于,它不仅能抵抗“递减”,反而能“涌现”出新质。

国际著名系统大师约翰·霍兰在其专著《Emergence:From Chaos to Order(涌现:从混沌到有序)》中提到,涌现现象是以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它比单个行为的简单累加要复杂得多。涌现性告诉我们,一旦把系统分解成为各组成部分,这些特性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系统架构师不能将企业的各资源,各部门、各员工的整合,视为还原论的“加和式整合”(类似企业总工资等于各员工工资算数和),而要视为“涌现式整合”,要致力于架构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企业系统,来挑战“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让企业变得价值连城、企业会因为有价值而强大。

3、系统的力量体现在功能、性能和其他属性的涌现

当把各部件整合为一体系统时,最明显、最关键的涌现物就是功能。功能(function)是系统所做的事情,譬如它的动作、产出或输出。我们架构某个系统,是想让其涌现出预期的、令人满意的主要功能(如手机的通信功能),这项功能,通常与系统所产生的好处有关(手机带给使用者的好处是可以无缝沟通)。

除功能外,系统还会涌现出性能(performance)。性能就是系统运作或执行功能的好坏程度,在企业系统中性能又称绩效。

除性能外,系统还会涌现出其他属性,如常规五大性:可靠性(reliability)、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可操作性(operability)、安全性(safety)、鲁棒性(robustness)

对应企业系统,可靠性,就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可靠交付的程度;鲁棒性,就是企业抵御外界环境突变维持正常运转的程度,或可称耐造性。

4、用系统架构艺术创造“涌现”,实现企业价值质变

涌现性是如此有用、如此奇巧、如此精彩、如此值得艺术发挥,企业系统硬茬架构师的你,何不操练起来,拿出绝活,在自己的企业一试身手、一鸣惊人呢?玖系统管理咨询致力于训练企业经营者的系统思维,以一系列工具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助力企业形成具备“涌现”能力的系统化管理组织,从而有生命力,自适应力,有灵魂,有价值。

欢迎继续关注,我将把与大家分享和共同探讨如何做好企业的“系统架构师”作为我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乐趣的事业!

本号专注于用系统思维、系统理论以及系统方法论理解企业、构造企业、指导企业运作。

以协助企业的成长(growth)与发展(development)为宗旨,我们将持续提供系列专题、系列视频、系列在线课程。我们的专家团队还提供线下的系列辅导与咨询服务。

N I N S Y S

玖 / 系 / 统

以系统思维助力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发起人:王翔

师承“系统管理学派”企业系统模型发明人艾伦·布拉奇。艾伦·布拉奇经典著作《九系统组织》《战略执行》《流程圣经》译者。专注系统理论及方法论研究、教学与咨询14年。主要研究领域:企业系统的战略解码、战略执行、系统化组织绩效改善。

服务内容:

玖系统管理咨询致力于:

以系统论为基础的管理理论总结与研发;

系统管理方法论及工具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中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研究;

通过咨询、工作坊、培训等多种方式为中国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助力。

具体成果体现在通过经营管理者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改善,实现企业的系统性提升。

服务方式:

1、专题培训(请私信索要课程内容)

2、定制化开发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养规划

3、企业创始人、CEO、高管教练、顾问服务

4、企业管理咨询

5、培训、咨询机构产品开发合作

玖系统ID:(ninsys)

以系统思维助力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