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拆解:陶瓷濾波器和一個有源晶振,原理介紹及部件解析

早前拆解過一些聲表面波濾波器等等各類器件,今天拆解一些各類陶瓷濾波器給壇友解悶,再贈送一個有源濾波器的拆解。

下圖是陶瓷濾波的基本結構和原理,由鋯鈦酸鉛等粉末高溫燒結壓鑄的陶瓷片經高壓直流極化後形成具有壓電效應的壓電材料,具有壓電效應和諧振選頻功能。

和普通晶振晶體特性類似,因此通過組合可製成各類陶瓷諧振器或者濾波器等器件,下圖是其等效電路,和晶振差不多。

下圖是一顆455khz中頻陶瓷帶通濾波器

塑封

塑料外殼樹脂灌封,三引腳。

顯微攝影

底部

剝離部分外殼後露出電極片

一共四顆陶瓷片,兩個稍厚,兩個薄一些。

抽出一片,中間有個金屬墊片負責固定和保證接觸良好。

另一面有個彈性墊片壓緊

第一顆陶瓷片,表面鍍銀。

另一面中心部位鍍銀(這個面積根據設計需要,可以微調諧振頻率),

側面

第二片陶瓷,薄一些。

雙面鍍銀,且面積一樣。

全部取出後,兩個厚的完全一樣,兩個薄的也是一樣。

電極分佈,底部有個絕緣墊片,負責隔離u形電極片。

通過陶瓷片的組合獲得設計功能

全部部件

下面也是一顆中頻陶瓷帶通濾波器,通帶頻率較高。

反面

側面用膠將兩層粘合起來

加熱後分離頂蓋(這幾張對焦不太好),兩個梳狀陶瓷片。

拿下一片

反面

全部取下

陶瓷襯底上有膠質絕緣層,刮開可以看到鍍銀電極引線。

其實每一片陶瓷片有多個電極度層,實現多個陶瓷諧振器的整合,減小體積。

反面

這個就更小了,也是陶瓷帶通濾波器。

多層壓接在一起

反面

除去底部外殼

去除上蓋,中間還有三層,中間是隔離層,只有中間兩層是陶瓷片。

去除頂蓋後

準備分離中間三層

刀片撬入

由於分離需要經過高溫加熱變得很脆,有些碎裂。
電極分佈走線形狀更加複雜

中間的隔離層

這個是巴倫濾波器,有濾波功能同時還具有單端轉差分和阻抗變換的作用,多用於tx輸出到rf功放之間的濾波和差分變換工作。

體積比較小和一粒米相當,現在的此類濾波器會更加的小,和芝麻類似。

陶瓷粉末燒結封裝了,很難拆解了。

粘到手指上磨一下,除了一些電極沒看到什麼。

燒紅冷卻暴力分離,也只看到一些銅色電極,內部結構已經融為一體了,陶瓷材料也和上面不同,通體純白,無法繼續分解了。

下面是一顆高頻rf帶通濾波器,工作頻段ghz以上。

側面,同樣陶瓷燒結封裝。

底部

無奈同樣暴力分解

和上面如出一轍,也只能看到一些多層引線電極,但是不是鍍銀了,是紫銅。
看來以後想獲得真相也越來越難了

最後贈送一個13mhz有源晶振,金屬外殼已經去除。

反面

陶瓷基材,類似厚膜工藝。
一顆奇特的可調電容,用來微調震盪頻率。

拆下來看看

估計很多壇友也沒見過這樣的微調電容,我也是第一次見,一顆異形mlcc電容上鑲嵌了一個可調部件。

底部

刀片分離

分離後

作用原理

旋帽反面特寫

墊圈

旋帽正面特寫

整體的反面,一顆6腳震盪ic,和外圍組成振盪電路。

這個是晶振了,6腳的,其實4個腿兒都是地。

磨去金屬頂殼

分離

看到晶體了

雙面鍍金,和電極靠銀漿連接。

側面特寫

全部殘骸


拆解結束。

謝謝觀看!

關注數碼之家網瀏覽更多精彩資訊、拆機圖文DIY

技術交流請聯繫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