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他们在追逐什么… …

“多少面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 …”

第一次听童安格的《把根留住》貌似还在读中学,听起来带有些许的忧伤,赶上青春年少故作深沉的年纪,简单并快乐的哼唱着。

而立之年过后,当耳边再次响起这首旋律时,似乎才懂得这首歌所蕴含的道理。人们常说“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不再少年”。童安格的许多歌曲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似乎也蕴含着许多无以名状的道理。

抛开这首歌当时创作背景,单从歌词而论。就像歌曲里唱的那样,“他们在追逐什么”。试问我们:又在追逐什么?

名利、权利、金钱等等这些看似虚无缥缈,但又切切实实存在的关乎我们个人命运的东西。我们日以继日的追寻,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下过。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自豪、骄傲、甚至可以吹嘘。

为了生活四处奔波。跨区域工作、恋爱、生活。住洋房、开大奔,享受着物质改变的一切。


观今宜鉴古。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徐霞客游记》;药王孙思邈;“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为中国解放事业默默奉献的若干风云人物。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成就了伟大的功绩。难道他们所处的时代比现在好吗?为什么现在的我们不能有当年的成就?没有了当年的豪言壮志?为什么我们安于现状,乐不思蜀?

追逐的到底是什么?

种种疑问,值得深思、慎思…


当然 成年人的世界很累,为了苟活没有过多的时间思考人生。生活早已被设计好,不用额外过多的思考,只需照章进行。一切似乎都合情合理。

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智者作法,愚者制焉。同样值得深思、慎思…

长久的惰性思维模式、拜金主义,已经禁锢了我们的灵魂。我们貌似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和平年代,应该响应老子的“无为而治”。

深不知:敌人窥伺、蓄谋已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当旋律再次响起 “一年过了一年,啊一天又一天,让血脉再相连,擦干心中的血和泪很,留住我们的根”

我们是否应该时刻紧紧留住我们的根,不要等血和泪痕之后重新认识呢?然而,我们追寻的根是什么呢?

历史滚滚向前,还看古今,答案清晰又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