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毛绒玩具厂,留守妇女家门口上班,手快的一月挣三四千元


安康岚皋县民主镇,从山上搬到集镇移民安置区的高厚菊在家门口的毛绒玩具厂上班,进厂第二个月就成了熟练工,按件计酬,一个月能挣三四千元。高厚菊有听力障碍,但她手快,挣的比别的姐妹多。


在岚皋秦巴山区,每个乡镇都有毛绒玩具社区工厂,大山里生产的毛绒玩具远销欧美。
王丽,24岁,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毛绒玩具厂从事管理工作。王丽觉得在家门上班挺好的,能多陪陪父母。
毛绒玩具厂不但解决了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到外地打工没人要的大叔们。这位大叔叫徐茂发,61岁,也和妻子一起来毛绒玩具厂上班。别看大叔做起针线活有点笨手笨脚,一个月也能挣2000来元。他们家从山上搬到集镇的移民安置区居住,家门口的社区工厂,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杨大凤,57岁,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就来毛绒玩具厂做毛绒玩具。厂里考虑到留守妇女要照顾家,照顾孩子的特点,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留守妇女顾了家,还能挣到钱。
只要你愿意,不管年龄有多大,你都可以到社区工厂上班。
毛绒玩具厂落户岚皋,当地妇联成立岚皋妹子志愿服务队,负责招工宣传动员。岚皋妹子志愿者们走村入户,积极动员留守妇女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在毛绒玩具厂,留守妇女的人均工资达1500元以上。
毛绒玩具产业节能低碳环保、生产技术简单、劳务需求量大、产品销路走俏,是就业扶贫领域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对于从山上搬到集镇的贫困户来说,是很好的就业渠道,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各色各样的毛绒玩具。据介绍,这些漂亮的毛绒玩具都是订单生产,远销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