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审美

  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郑板桥

  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院子情结,它代表民族的性格是一种井然有序的温和。

  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赴美拜访建筑大师赖特,想要学习建筑理论。赖特却说:“回去吧,最好的建筑理论在中国”。而其中最美的是中国人的院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无论北京四合院晋商的大院,或是苏州园林,无一例外显露的是中国人“中和内敛,不事张扬”的处世哲学。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院子是中国人安顿生命、家人和精神的场所。古人再穷,哪怕用篱笆简单围一下,都要有自己的院子。一道墙围起来的不仅仅是院子,更是家庭的伦理秩序,是中国家庭独立的世界和天地。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院子,反映的是一个家族兴旺。自古至今,中国人都讲究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里面藏着独特的生活审美。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静谧的院子承载着百姓几百年的生活,散发着经久不衰的文化魅力。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苏轼《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院落给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供了安定、宁静、和睦、舒展的生活环境和历史记忆。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周密《疏影·梅影》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具有表象之外的意境之美。不仅看着漂亮,住着舒服,更有了与心的交融。

  霭霭四月初,新树叶成阴。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白居易《玩新庭树,因咏所怀》

  如今都市高楼林立,许多古老的人文地理已经逐渐消失,而这也恰恰成为现代人怀念它们的理由。

  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元稹《春六十韵》

  常会看到以“院子”、“胡同”、“巷子”等命名的餐饮休闲场所,这是都市人对传统建筑永不消失的情结。

  生活在繁华都市几乎人人都在压力超载中奔波,不自觉就开始向往、缓慢、安静的生活,而院子刚好代表了恬适生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吾心安处,即为家。院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强烈的符号,青瓦粉墙、木门铜锁,记忆中的中式院落,代表的是家族记忆和中国人骨子里最温暖的那部分。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老舍说:“我理想中的院子必须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从古至今,中国人的院落居住情结从未改变,它是休养生息的精神家园,让奔波不安的灵魂得到诗意的栖居。

  中国文人笔下:言情有院,明志有院,思乡有院,爱国有院,胸中有丘壑,自当有院子来承载。中国人的院子是情之所寄,也是志之所归。

  我们拥有一个庭院,别人能侵凌它、毁坏它,却夺不走它。当有院落,方得真我。

  感谢您的阅读,墨研建筑设计:探索东方美学,专注于中式建筑设计、中式室内设计以及中式园林景观设计。如果你喜欢中式建筑,东方美学的话,可以关注收藏哟!